半年業績解讀丨實現整體盈利 非主營業務成寶馬渡過寒冬利器
數據告訴我們,寶馬仍然還是那個最會賺錢的汽車企業,成為上半年為數不多能保持利潤為正的車企。
8月5日,寶馬汽車集團(BMW)發佈財報稱,受疫情影響,二季度未計息税前虧損6.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上年同期為息税前盈利22億歐元;淨虧損為2.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1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4.8億歐元;汽車部門當季息税前利潤率降至-10.4%,上年同期則為6.5%。這是該公司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但結合第一季度5.74億歐元的淨利潤,寶馬在上半財年,仍實現業績為正。
寶馬集團二季度營收從上年同期的257.2億歐元降至199.7億歐元。汽車交付量暴跌了25%,但亮點卻是中國銷量實現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寶馬集團仍在中國共交付329069輛BMW和MINI新車,其中二季度銷量為21.26萬輛,同比增長17%。
對全年表現,寶馬首席執行官齊普策(Oliver Zipse)表示謹慎樂觀,雖然利潤將遠低於2019年,但是不至於出現虧損,全年汽車部門的利潤率應該維持在0%-3%左右。
相較於其他車企巨頭,寶馬可謂跑贏大盤,不僅二季度虧損程度更低,上半年還保持了整體盈利狀態。然而,世界範圍內的疫情擴散仍給寶馬的盈利能力造成了巨大的負擔。
《出行財經》認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時,寶馬的銷量也會隨之爬坡,實現全年盈利的目標應該不成問題。但二季度的虧損受到平攤之後,寶馬的盈利狀況相較去年將進一步下落。
疫情壓力下的十年來首次裁員
據路透社報道,寶馬集團股價在業績公佈後一度下跌4%。一些分析師表示,該公司的息税前虧損程度超出了他們的預期。該公司表示,汽車業務的息税前虧損遜於預期是拖累業績的主要原因。由於此前經銷商因疫情被取消配額訂單和工廠的停工,導致寶馬交付量受到重挫。
此外,據德國媒體當地時間6月19日報道,雖然寶馬從3月中旬開始復工復產,但由於市場需求不足,即使該集團已將34000名員工調整為短時工作制,依舊難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因此,寶馬管理層經過數週的協商,決定削減6000個全職崗位,並大規模取消臨時工和短時合同。
這是寶馬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實施裁員計劃。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寶馬在全球擁有13.4萬名員工。因此,此次裁員總數佔到寶馬員工的17.6%。
大規模裁員計劃背後顯示出疫情之下寶馬的資金壓力。寶馬雖然未像其他車企巨頭一樣,在去年就制定出大規模的裁員計劃,但處於疫情帶來的巨幅銷量下跌的壓力之下,寶馬也坐不住了。即使是像寶馬這樣擁有完善業務搭配的大型跨國企業,也不能在全球範圍內盛行的疫情之中獨善其身,實施裁員計劃可以看作寶馬降本增效戰略的一部分。
一季度助推,實現上半年整體盈利
得益於一季度的盈利狀況,寶馬今年上半年整體保持盈利。
5月6日,寶馬集團發佈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實現營收23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783億元),同比增長3.5%;息税前利潤13.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06億元),同比增長133%;淨利潤5.74億歐元,同比下降2.4%
結合寶馬最新公佈的二季度財報,寶馬集團二季度未計息税前虧損6.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淨虧損為2.12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1億元),可得出寶馬集團上半年實現整體盈利,淨利潤約為4.5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7億元)。
在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一季度,虧損成為各大車企的關鍵詞,但寶馬卻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儘管寶馬集團在財報中表示,息税前利潤大幅上漲的核心原因是,寶馬集團在去年一季度支付了14億歐元的歐盟反壟斷罰款,因此導致去年同期的基數較低。
但對比寶馬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如果刨除14億元罰款,寶馬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息税前利潤為11億歐元。這意味着,即便不受14億歐元罰款的影響,2020年寶馬集團第一季度的息税前利潤仍保持同比增長的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寶馬在全球共交付BMW、MINI和勞斯萊斯品牌新車共47.17萬輛,同比下滑20.6%。其中,BMW品牌累計交付新車41.18萬輛,同比下滑20.1%;MINI品牌交付新車64449輛,同比下滑23.4%;勞斯萊斯交付新車853輛,同比下滑27.2%。新能源汽車方面,第一季度寶馬累計交付電動車30692輛,同比增長13.9%。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一季度銷量下滑幅度達到20.6%,但寶馬一季度營收卻實現了同比3.5%的增長,達到232.5億歐元。這説明除了汽車業務之外,寶馬集團旗下的金融服務等非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也非常強,這也將成為支撐寶馬集團度過寒冬的利器。
財報顯示,寶馬集團上半年累計交付量為96.3萬輛,其中歐洲市場交付同比下滑32.3%,美國市場同比下滑29.5%,中國市場則出現復甦趨勢,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
其中,寶馬集團在第二季度共交付了48.5萬輛汽車,同比減少25.3%。今年二季度,寶馬集團在德國市場的銷量為4.82萬輛,跌幅高達46%;美國市場銷量為5.62萬輛,同比下滑近40%;但是寶馬在中國市場卻實現了17%的同比增長,銷量為21.26萬輛。
中國市場的銷量回暖為寶馬集團的虧損擴大覆上了一層防護網,給予其較大的市場信心。這也説明在疫情控制得當的情況下,集團銷量將迎來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根據2018年華晨中國與寶馬集團公告的協議,華晨中國所持有的華晨寶馬25%股份擬作價290億元出售給寶馬集團,該交易預計將不遲於2022年之前完成。受合資股比調整影響,寶馬集團從合資公司分得的利潤將大幅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寶馬和MINI品牌的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4%至61652輛,預計下半年將繼續維持增長趨勢。
面臨挑戰,寶馬研發投入不減
雖然營收和銷量與上年同比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相關數據顯示,寶馬集團的研發投入與去年同期保持相同水平。
2020年上半年,寶馬集團研發費用共計27.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25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7.96億歐元持平,繼續保持較高的投資力度。寶馬方面表示,現階段的研發投入主要用於推進電動化進程,如BMW iNEXT相關。
不久前,寶馬集團宣佈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重點之一,並提出減排階段性目標——預計到2030年,單車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可持續戰略的實施將貫穿整個價值鏈——包括從原材料採購、零部件供應鏈、到車輛生產以及車輛生命週期結束的全過程。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 “可持續發展和數字化是未來十年的關注焦點。在充滿挑戰的當下,我們需要設定正確的方向,推動公司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到2021年底,寶馬集團將在全球提供BMW i3、MINI Cooper SE、BMW iX3、BMW i4及BMW iNEXT共計5款純電動新產品。下一代BMW 7系、未來的BMW X1和BMW 5系將提供四種驅動形式,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配備48伏技術的汽油和柴油驅動系統。到2023年底,寶馬集團將在全球提供25款新能源車型,其中一半為純電動車型。
此外,今年6月寶馬集團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旨在為中國提供更多的充電設施以及開展技術方面的合作。
到2020年底,寶馬將為車主提供超過27萬根充電樁,其中將包括8萬根提供快速充電的直流充電樁。在全國覆蓋超過5萬公里高速公路,讓電動車長途駕駛成為可能。此外,寶馬還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制定大功率充電技術標準、研發即插即充技術和車-樁-網互動技術。據稱,未來一輛純電動車有望在10-20分鐘內完成一次充電。寶馬將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一同在BMW經銷商建設太陽能充電站,其產生的電能還可以供經銷商運營使用。寶馬首座充光儲一體能源示範站將於今年在北京落成。
在疫情壓力之下,寶馬大手筆的研發投入是為了提前迎來其電動化的轉型。而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更將促進寶馬向永續型公共事業公司的轉型,為其盈利創造更多的途徑 與可能性。
《出行財經》認為,寶馬集團完善的業務搭配為其提供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憑藉着一季度的亮眼表現,寶馬跑贏大盤,實現了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盈利。鑑於中國市場的逐步回暖以及寶馬在華合資公司股比的提升,寶馬在未來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但由於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的蔓延,寶馬集團今年的盈利狀況將低於去年。同時,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將為其未來營收創造更優越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