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暴漲後A股疫苗板塊突現回調,是熄火還是蓄勢,他們有話説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財經

乘着新冠疫情的東風,A股疫苗板塊在今年一鳴驚人。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八個月,疫苗指數從年初的接近1300點一路上漲至近4000點,累計漲幅超過200%。期間,一大批概念股也因此成為傳奇,如兩個月漲了5倍的西藏藥業、號稱中一簽賺44萬的康華生物、年內最牛新股萬泰生物等。

不過,從最近幾天起,行情開始有所逆轉,在8月6日~13日期間,A股疫苗指數連續6個交易日下跌,累計跌幅超過20%。受此影響,此前偏多的市場情緒漸漸轉為謹慎理性。

因疫情而發酵

今年這一波的疫苗股行情主要還是受新冠疫情影響。

以西藏藥業為例,雖然被市場定義為“疫苗板塊的大牛股”,但事實上公司並沒有疫苗業務。不過,正是因為在6月15日公告了與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事宜後,西藏藥業的股價才真正走上“牛途”,從當時的55.9元/股,一度衝高至170元/股。

公開資料顯示,斯微生物研發的新冠mRNA核酸疫苗目前正處於臨牀前研究階段。根據雙方合作協議,西藏藥業將根據斯微生物新冠疫苗、結核疫苗及流感疫苗的研發進度,向對方分階段投資3.51億元,獲得相關疫苗全球獨家開發、註冊、生產、使用及商業化權利。

除了西藏藥業以外,疫情發生後,其他醫藥企業,特別是已有疫苗業務的上市公司也紛紛各顯神通,通過自研、合作或投資等不同途徑競相佈局新冠疫苗賽道。

從上市公司疫苗開發進度來看,以剛剛在科創板上市發行的首隻“A+H”疫苗股康希諾最為領先,公司與軍科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已經完成II期臨牀,III期臨牀即將啓動。其次是智飛生物,公司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目前已進入II期臨牀。

復星醫藥則通過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獲得德國BioNTech公司許可,在中國獨家開發和商業化後者的新冠mRNA核酸疫苗。目前,該疫苗已在國內進入I期臨牀試驗。與其齊頭並進的是沃森生物,公司通過與蘇州艾博生物合作,同樣切入新冠mRNA核酸疫苗,該款疫苗在2020年6月底進入了I期臨牀。

DNA疫苗方面,蘇州艾棣維欣聯合美國Inovio Pharmaceuticals共同開發的新冠DNA疫苗已經進入I期臨牀。而早在今年2月份,康泰生物便與艾棣維欣就新冠DNA疫苗的研發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此外,康泰生物還拿下了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授權合作,將負責後者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AZD1222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研發、生產、供應及商業化。

在這一波的疫苗行情中,雖然並非人人都是“西藏藥業”,但上述這些公司仍舊普遍收穫了不少的漲幅,而像沃森生物、康泰生物更是就此成為了“千億市值“新貴,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遊資、機構齊力共推

大漲之後,回調總是不期而至。那麼,現在的疫苗板塊已經是燙手山芋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先從板塊上漲的推手看起。

“我覺得疫苗這一波行情更像是遊資行情,因為疫情波及了全社會所有人,影響較大,導致新冠疫苗的社會認知度和熱度也高,因此形成了一種熱點題材,符合遊資的投資偏好。”在談到對此次疫苗行情有何看法時,私募A研究員這樣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他的説法不是沒有依據。從西藏藥業來看,公司此番人氣高漲部分是因為該股是遊資大佬葛衞東蟄伏三年的公司,也因此,西藏藥業被一些人視作是“遊資票”。

另外,從近期沃森生物的龍虎榜來看,也有一線遊資的身影頻繁出現。以8月5日龍虎榜買入前五席位中的國泰君安證券上海江蘇路營業部為例,該席位今年以來累計上榜金額接近200億元,排在所有營業部的第4位。

而遊資操作風格往往簡單粗暴,以期迅速獲利了結,因此短線交易頻繁。如沃森生物8月5日、6日龍虎榜顯示,光大證券北京金融大街營業部5日現身買入席位,6日即反手現身賣出席位,且兩天的上榜金額均在2億元以上。此外,在6日的龍虎榜中,還有中信證券深圳濱海大道營業部同時現身買賣兩側,買入與賣出額均超過2億元。

不過,有趣的是,西藏藥業日前公佈的半年報顯示,在二季度,華夏鼎沛債券型基金新進成為了公司的前十大股東。據前述私募A研究員所稱,債券基金股票倉位一般較低,卻如此大手筆買股票,成為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是比較罕見的。

那麼,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説明,機構資金同樣青睞疫苗概念呢?不同於遊資,機構資金一般更偏好基本面良好的白馬股,追求長線穩定收益。

從公募基金二季度持倉來看,情況的確也是如此。統計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持續加配醫藥,從持股變化來看,在創新藥產業鏈、疫苗、器械、原料藥以及抗疫獲益公司上加倉較多。其中,智飛生物、沃森生物Q2基金持倉數較之Q1均有明顯增加,另外,康泰生物的持股市值也有較大增加。

常態化的預期

雖然在大多受訪者看來,由於個股估值已在高位,因此目前的疫苗板塊並不適合跟進,但也有人背道而馳。比如私募B的一位研究員就告訴記者,其所在公司最近接近1億資金重倉了某疫苗股。

對方:虧了。

對方:不過沒事,我們還有一個億,跌了繼續加。

“我們是對行業及公司基本面進行投資,疫苗我們認為是醫藥中最好的賽道,即便下跌幅度也有限,我們看好未來疫苗大品種落地和提價週期。”對方表示。在一級市場上,記者同樣瞭解到,有些投資機構在今年以來也加大了對疫苗項目的關注度,不過對於前期疫苗二級市場的表現,不少人亦覺“泡沫太大”。

雖然可能暫無介入良機,但不可否認的是,不論是偏多還是偏空,目前市場對於疫苗的關注並未消退。在一些投資人看來,從表面來看,儘管前期新冠疫苗題材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短期情緒的發酵和升温,但其中並不乏從基本面出發的價值投資邏輯,而這種邏輯或會貫穿於投資全程。

“目前新冠疫苗的研發仍未結束,因此誰家的產品最終將脱穎而出還是未知數。不過,我認為引爆此次疫苗行情的核心並不在此,真正的原因是市場預期新冠疫苗的接種在未來會成為一種常態。”來自私募C的一位投資經理這樣告訴記者。

“所謂‘常態’,也就是説,以後新冠疫情大概率會和流感類似,因為病毒容易突變成為新的毒株,因此需要像流感疫苗一樣不時根據新的毒株調整生產,以保證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他繼續解釋道。

“目前正在開發中的新冠疫苗的最大意義是接種後先把感染人數控制住,以抑制病毒突變的可能。但這些疫苗都是依據單一毒株而研製,是單價疫苗,由於病毒突變形成不同的毒株,因此未來多價疫苗可能更符合現實需求。”對方進一步表示。

2018年,因為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的影響,疫苗曾在一段時間裏讓各路資金避之不及,然而不到兩年後,整個產業便改頭換面成了“香餑餑”,這其中當然離不開長生疫苗事件後,國家對疫苗產業監管力度的加強,包括首部《疫苗管理法》的出台等。未來,新冠疫情又將如何影響A股疫苗板塊的後續表現,《科創板日報》記者將予以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