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落地,為中國經濟注入新活力|新京報社論
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基礎制度的重要安排,更是在當下動盪國際環境中提升資本市場抗風險能力的有力舉措。
隨着創業板註冊制正式落地,科創板壓力將進一步有效分流,形成差異化市場定位,也給了本土公司新的融資通道。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社論
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實現註冊制之後,深交所創業板也開始了註冊制試點。經過近4個月的努力,8月24日,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家首發企業集體上市交易。而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下一步將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做好全市場註冊制改革的準備。
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推進,對於在內外經濟環境日益趨向紊態中尋求增長機會的市場主體來説,首先意味着通過公開市場融資以促進企業發展的門檻,又被拆除了一道。也就是説,創業創新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時,不再需要在審核制情況下面臨漫長的排隊和嚴苛的審核,而是在保障上市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將選擇權和判斷權交給市場、交給投資者,這不僅能最大程度減輕企業的融資負擔,也給了投資者更多元化的投資標的。
特別是當以中概股為代表的中國高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創業公司,在海外遭遇政治經濟上的多重不確定性之時,創業板的註冊制跟進不僅是給公司和本土投資者以更多選擇的機會,也是為企業的下一步決策提供了信心支持。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基礎制度的重要安排,更是在當下動盪國際環境中提升資本市場抗風險能力的有力舉措。
2020年4月底,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宣告了證監會創業板改革和註冊制試點開始。6月12日,證監會發布了包括《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深交所、中國結算、證券業協會等發佈了相關配套規則。
對於創業板未來的功能定位,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業板與其他板塊錯位發展,找準各自定位,辦出各自特色,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在定位上,改革後的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而此番在創業板落地註冊制,無疑將為更多成長中的創新企業入市提供便利,增強中國資本市場的吸引力,進而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從當下來看,在科創板註冊制已試行一週年的基礎之上,創業板改革將能夠充分借鑑科創板的改革經驗。由於創業板設立已有超過10年曆史,其面臨的狀況與科創板存在諸多不同,但這恰恰意味着存量資本市場改革的啓幕: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次將增量與存量市場改革同步推進,是全市場實施註冊制改革的承前啓後關鍵步驟。比如,明確在審企業銜接安排、再融資和併購重組涉及公開發行的同步實施註冊制等,都是為存量資本市場推進註冊制提供改革參考路徑。
據普華永道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科技、媒體及通信(TMT)企業IPO數量共計55起。科創板成為內地TMT企業的主要上市選擇地,38%的內地TMT企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在此之前,這些公司的第一選擇往往是海外或港股市場;而此次創業板的註冊制正式落地,能夠進一步有效分流科創板壓力,形成差異化市場定位,也給了本土TMT公司以新的融資通道。
自2009年10月開板以來,創業板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佔比也超七成。在註冊制改革的推動下,目前創業板對擬上市企業有了更多更大的包容性,當創業板引領的存量資本市場改革不斷前行,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創新創業企業不用再遠赴海外,可選擇在國內的創業板上市,實現資本市場和公司發展的同頻共振,從而有效提升中國資本市場抗風險能力,護航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編輯:何睿 校對: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