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措施為企業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今年前5個月,用於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0萬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萬多億元。下一步,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30萬億元。
今年以來,金融政策持續加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用於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0萬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萬多億元。5月末,廣義貨幣(M2)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分別為11.1%與12.5%,均明顯高於去年。其中,M2增速為近3年來較高水平,已經連續3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在展望下半年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期表示,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30萬億元。
支持措施強有力
今年以來,一系列強有力的支持措施為企業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今年前5個月,用於實體經濟的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0萬多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萬多億元。
從“量”的方面看,降準帶來了更多增量資金。今年以來,央行3次降準共釋放了1.75萬億元的長期資金。從2019年至今年5月,央行共實施了8次總量和結構性降準,共釋放長期可用資金4.45萬億元,3次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尤其是3月底增加1萬億元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其規模前所未有。”植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表示。
金融支農支小的力度也在進一步加大。央行在增加支小再貸款額度500億元的同時,今年以來,還向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10個重點省市部分地方法人銀行提供了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隨後,為支持各地復工復產,央行增加了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共計5000億元;4月20日,央行再次增加涉農、小微和民企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
金融支持“量增價減”的趨勢也更加明顯。從“價”的方面看,央行引導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下行。年內,央行已經兩度下調再貸款利率。在2月26日將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從2.75%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的基礎上,7月1日,這一利率再度下調。
從數據來看,這些舉措成效凸顯。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速由今年3月的11.5%上升至5月的12.5%,信貸餘額同比增長13.3%,較2月份提高1.1個百分點,同比4個月連續上升;廣義貨幣M2增速連續3個月站上“兩位數”,結束了之前長達35個月的個位數增長;狹義貨幣M1由年初的不到1%升至5月的6.8%,表明企業的經營活動趨向活躍;貨幣乘數由2019年12月的6.1%上升為今年5月的6.8%,創下4年來的新高。連平認為,截至目前的各項金融數據變化表明,相關貨幣政策工具的逆週期調節,使得流動性有明顯改善,金融正在逐步滿足實體經濟的緊迫需求。
“二季度以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呈現回升跡象。”易綱表示,展望下半年,貨幣政策還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帶動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將超30萬億元。
資金直達實體經濟
“直達實體、寬信用將是一段時間內貨幣政策的核心思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表示。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更加註重“精準滴灌”和“直達實體”。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提出,綜合運用並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
市場利率今年以來持續下行,不同期限的國債和地方政府債的收益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LF利率下調牽動LPR同步下降,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25個基點,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37個基點。連平表示,這些舉措有效地推動和引導了實體經濟融資利率的下行。3月底人民幣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比去年高點下降了0.6個百分點,降幅超過了MLF中標利率和LPR的降幅。
6月1日,央行創設了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政策可覆蓋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本金約7萬億元,央行則通過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億元再貸款資金,鼓勵地方法人銀行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同時,央行通過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向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提供資金支持,預計可帶動地方法人銀行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約1萬億元。
“央行創設的這兩個工具更市場化,具有普惠性和直達性特點。”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説,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可以通過定向的流動性釋放,增加相關領域信貸供給,滿足實體經濟需求。
易綱表示,通過降低利率讓利、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推動讓利、銀行減少收費讓利等3種方式,金融系統預計今年將向企業讓利1.5萬億元。
貨幣政策將繼續發力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二季度例會提出,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國內防範疫情反彈任務仍然艱鉅繁重,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風險和挑戰。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在此基調下,預期政策“暖風”仍將持續。未來央行將更加關注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縮短貨幣政策的傳導鏈條,“打通堵點”以提升政策的“直達性”。具體而言,將進一步落實新創設的直達實體工具,更加倚重政策的結構化、精準化,信貸側重小微企業、製造業。
連平表示,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會收緊。但貨幣政策可能與上半年有所不同,將更加靈活適度,政策將進一步突出“精準滴灌”,引導貨幣流動性直達實體經濟、防止資金空轉。預計央行有可能待特別國債順利發行完畢之後,通過降息、降準及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引導市場利率適度下行。
“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規模還可進一步擴大。”連平建議,目前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已在2%左右,“價”上進一步下行空間雖有但不大。相比之下,“量”上並沒有明確的“天花板”,特別是與當前嚴峻的外部疫情和經濟環境、實體經濟迫切的融資需求,以及與銀行業的實際投放規模相比,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的總體規模並不大。
連平認為,部分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僅為短期專項用途,而外部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可能需要1年到2年,甚至更長時間。國內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農村經濟實體面臨的流動性和融資困境可能會在未來一個時期內繼續存在。因此,在支持鼓勵中小銀行加快補充資本的同時,進一步放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重點向中西部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傾斜,有助於緩解這些中小銀行的經營壓力,更好地調動其紮根地方、專注服務小微、民企和三農的積極性。從政策實施角度看,適當放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如再增加8000億元,實際上也能起到降準50個基點的效果,但可以豐富貨幣政策工具使用的多樣性,更加精準地服務好實體經濟中的薄弱環節。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