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註冊制審核首周 16家上會企業全過關
本報記者 吳曉璐
創業板註冊制下,平移企業IPO項目審核加速。
創業板上市委自本週一首次開啓註冊制審核以來,截至7月17日,已進行四次審核會議,16家上會企業全部過會,其中14家為IPO項目,2家為再融資項目。第一批(13日)過會的3家擬IPO企業,已於7月16日提交註冊。
市場人士表示,創業板註冊制下,企業IPO審核加速。創業板上市委的提問緊緊圍繞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三個方面,沒有“超綱題”,可預知性比較強,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理念。
創業板註冊制開啓首周審核
深交所網站數據顯示,截至7月17日,創業板註冊制下已受理296家企業的IPO申請,其中有14家已過會(包括3家已提交註冊的在內),30家已問詢。據創業板上市委會議第5次、第6次和第7次審核會議公告,下週至少還有12家擬IPO企業將上會。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後發現,本週過會的14家擬IPO企業中,來自安徽、北京和浙江的各有2家,來自福建、廣東、河北、湖南、陝西、四川6省份的各有1家。從募資規模來看,14家擬IPO企業計劃合計募資130.69億元,平均每家擬募資9.33億元。其中,有5家企業計劃募資超過10億元,美暢新材計劃募資23.36億元,為本週已過會計劃募資最高的企業。
創業板上市委在第一週先後四批審核的14家IPO企業全部過會,對於這樣的結果,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創業板實施註冊制之前,證監會IPO審核就已淡化實質性審核,逐步過渡到對IPO披露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的審核,在審企業對IPO項目的審核具有承接性。“可以看到,在註冊制下創業板的IPO審核速度非常快。”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陸序生表示,目前深交所基於在審企業在證監會的審核順序以及現有審核成果,按照註冊制的程序和規則要求,有序推進在審企業的審核工作。
上市委審核提問可預期
《證券日報》記者對創業板上市委本週四次審核會議結果公告梳理後發現,對於已經過會的14家擬IPO企業,上市委所提的問題普遍為3-5個,所關注的問題多為企業毛利率變動、與同行存在差異的原因及合理性、經營模式的可持續性、重大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和公司應對措施等方面。
華泰聯合證券執委張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委會議主要圍繞發行條件提出一些問題,包括企業財務數據披露的準確性,與同行業相比一些異常數據的解釋説明等。因為目前已上會企業都採用的是第一套上市標準,跟公司的財務情況、持續經營能力密切相關。“上市委會議關注的問題,體現了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改革方向。”
太平洋證券投行部董事總經理王晨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委關注的問題,主要圍繞業務開展、會計處理、與同業比較等方面,都是圍繞創業板對發行條件、上市條件、信息披露等三個方面的要求,可預知性比較強,沒有“偏題”和“超綱題”,這也是註冊制審核的最大特點。企業只要嚴格按照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去準備材料,基本都沒有問題。
在企業需要進一步落實的事項中,大多數企業需要進一步落實,或在招股説明書中補充披露,但傑美特、大宏立、聖元環保、安克創新等4家擬IPO企業並沒有需要進一步落實的問題。
張雷表示,“擬IPO企業需要進一步落實事項的多少,主要是跟企業信息披露的質量有關。如果信披質量較高,該披露的問題都説清楚了,就沒有需要補充披露事項,註冊速度也會比較快。另外,也與這些存量企業在證監會審核的時間比較久有關。從證監會平移過來的項目,大多信息披露質量還是不錯的。”
“企業信息披露做得好,上市委問的問題就少,需要落實的問題也自然少。如果企業按照這三個方面充分準備,自然就沒有需要落實的問題。”王晨光表示。
王晨光表示,註冊制實施以來,資本市場迎來一個嶄新面貌。現在創業板IPO註冊程序,對申請、受理、問詢、上市審議、註冊等各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時間限制,讓擬上市企業也有了明確的預期。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