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英科醫療開盤再漲停!今年首隻十倍牛股出爐,來梳理下醫藥板塊投資邏輯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作者:時代財經 高隆

7月15日,英科醫療漲停開盤。

以去年底收盤價16.59元計算,今年以來,其區間漲幅達1011.33%,成為今年當之無愧的兩市第一牛股。

這也是上次牛市(2015年)後,A股出現的第一隻漲幅超過10倍的個股(剔除上市新股)。

由於新冠疫情爆發,全球一次性防護手套需求激增,英科醫療的業績“亮瞎眼”,上半年業績預計同比增長超25倍。

與此同時,與抗疫相關的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普遍大增。

反映到股市,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板塊近一週連續大漲。7月13日,板塊指數再大漲3.76%,共35只醫藥股收穫漲停。7月14日,隨着大盤調整下跌0.44%,7月15日早盤再次逆市上揚。

振德醫療證券部的人士告訴時代財經,上半年公司防疫產品業績增長快速,訂單飽滿,而且其他產品也增長超過55%以上。不過隨着防疫行業競爭的加劇,後期具有不確定性。

其股價也表現搶眼,自7月1日以來,最高漲幅超過100%。7月15日,在經過前兩個交易日大幅調整之後,早盤又開始翻紅。

貫穿股市的一條投資主線

事實上,在本輪牛市,醫藥生物板塊“春江水暖鴨先知”,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啓動,至今漲幅喜人。

而且從歷史數據來看,A股市場漲幅最好的就是醫藥股。

東方財富證券分析師郭志強稱,統計A股歷年上市公司漲幅(上市時股價至6月下旬數據),雲南白藥以371.29倍排名第一;其次是恆瑞醫藥,2000年上市的,漲了330倍;第三是長春高新,1996年上市,至今漲305倍;之後是國農科技和片仔癀。

“前十名都是醫藥生物板塊。”

另外,從2008年市場低迷到目前的漲幅數據,排在前面的是長春高新、康泰生物和愛爾眼科。從2015年6月上輪牛市暴跌後的數據,漲幅靠前的是康泰生物、兆易創新和韋爾股份。

在A股,醫藥生物板塊具備長期投資價值。郭志強稱,目前板塊整體市盈率偏高,但長遠來看,“好的公司永遠是有價值的”。

7月1日,郭志強專門開通了“醫藥生物行業投資價值分析”的視頻直播,但當天午盤醫藥股遭到打壓,全天板塊指數下跌1.24%。

郭志強稱,直播是要教大家價值分析的方法,如何找到好的公司,找到有成長性的標的,直播內容不作為投資意見,只是參考。

對於個股以及投資時間節點,他並不做推薦,只是告訴大家,“醫藥生物行業目前的估值已經比較高了。”

事實上,當前醫藥生物板塊整體市盈率水平處在近10年的高位,僅次於2015年6月份的牛市高點。

也就在7月1日,大盤在券商股強勢拉動下,走出了一波壯闊行情。

僅僅五天,大盤瘋漲400多點。到7月9日,上證指數衝高到3456.97點,短短7個交易日,大盤比6月底上漲了15.82%,再現“瘋牛”行情。“牛來了”的呼喊聲,跑步進場的催促聲,漸次而起。

之後幾天,大盤開始盤整。而此時,醫藥板塊再次上揚,7月13日板塊指數大漲3.76%。

事實上,在今年上半年,A股醫藥生物板塊已經大爆發,上半年累計上漲達40.28%。而且在上半年個股漲幅排名中,前五席均被醫藥股包攬,其中英科醫療漲了近8倍,之後是碩世生物、未名醫藥、奧翔藥業和振德醫療,均有2倍以上的漲幅。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者表示,A股今年漲得最好的就是醫藥股,只是在近期券商股“摧枯拉朽”式暴漲中被淹沒了。

其表示,“喝酒吃藥”是這輪牛市的主線之一,貴州茅台今年3月份跌破1000元,現在已經漲了70%多。

郭志強認為,從投資配置角度,投資者應該配點醫藥股。他在直播中説,有一次偶然看到一位投資朋友的自選股中沒有醫藥股,他就覺得很奇怪,一問其沒有做過研究,他就勸説趕緊補上這個短板。

而對於未來醫藥生物板塊走勢,他説,“還要看行業業績增長能支撐多大的上漲空間。”

另外,從近一週融資融券數據看,市場資金一直大幅流入醫藥生物板塊,近期板塊融資餘額連創歷史新高。

醫藥生物板塊的投資邏輯

7月13日晚間,道恩股份發佈業績預告,稱公司上半年淨利潤約5.21億元—6.16億元,同比增長560%—680%。

作為全國最大的聚丙烯(PP)熔噴專用材料生產商,道恩股份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訂單猛增。

道恩股份證券部的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公司產品受疫情影響增長很快,但具體以半年度報告為準。

另一家生產口罩所需熔噴無紡布的上市公司,延江股份7月14日的業績預告也稱,上半年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520.28%-700.72%。

其證券部的一位人士也表示,公司改造的熔噴無紡布生產線,上半年給公司帶來了業績大幅提升,同時公司其他衞生用品增長也很快。

同一天,達安基因刊登了業績修正公告,預計淨利潤從修正前的3.03億元-4.5億元大幅修正為6.2億元-8億元,同比增長高達924.57%-1222.03%。

之前的7月11日,英科醫療公告,公司上半年業績大增25.81倍-28.64倍。7月13日,其股價應聲一字漲停,達到152.37元/股。

英科醫療分析業績大漲的因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一次性防護手套需求激增;產能增加,毛利率提升;出口產品相關關税的免除;其他防疫產品銷售增加。

同樣,生產核酸測試試劑盒的東方生物,也受益於新冠疫情,上半年預計盈利4.63億元,同比增長12.94倍。

振德醫療(口罩生產商)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加9.25億元到9.55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6010.5萬元。

此外,熔噴布生產商普利特業績預計同比增長370%-420%;金髮科技預增359%-379%;欣龍控股(無紡布供應商)預增22.32-29.94倍。

從近期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看,上半年涉及新冠疫情的醫藥股紛紛業績大增。

“醫藥股今年上漲主要是受到疫情催化。今年疫情對醫藥的需求也比較高,所以醫藥股普遍也漲得比較好。”前海開源基金的楊德龍指出。

不過郭志強認為,除了業績大幅增長,長期來看,國內人口的老齡化以及醫藥科技的推動是今年醫藥生物板塊受到資金追捧的主因之一。

興業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從需求端來看,2019年全國醫療衞生機構總診療人次和入院人數均實現了平穩增長,增速分別為4.9%和4.5%,我國人口老人化程度和醫療需求出現持續上升。

郭志強表示,醫藥生物板塊同時具備科技和消費的屬性。一方面,老人化社會帶動醫療需求的上升,截至2018年底,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1.67億,而且以每年2000-3000萬人增加。另一方面,疫情爆發,帶動了疫苗和醫療器械的科技研發,推動了醫療科技的進步,提升了國內醫藥公司的全球競爭力。

7月13日,碩世生物公告稱,產品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於近日被列入世界衞生組織(WHO)應急使用清單。

公司稱,產品被列入應急清單,表明WHO對公司產品的認可和肯定,可為WHO成員國和各意向採購方提供採購依據,對公司新冠檢測產品在相關海外市場的推廣和銷售起到推動作用。

在股市走勢上,今年上半年,開始是口罩和醫療器械的股票漲,後是疫苗股大漲,接着是中藥股漲,近期是醫療服務股漲得快。“都是有規律的。”郭稱。

抗疫股的“全球經濟風口”

全球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給各國經濟造成重創。

6月中旬,世界銀行預測2020年全球GDP下降5.2%,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將出現正增長。

截至7月15日,全球新冠患者累計確診已經超過1335萬人,疫情蔓延趨勢依舊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世界銀行副行長西拉·帕扎巴西奧格魯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驚人的速度幾乎蔓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它引起的健康危機與為遏制其蔓延付出的努力已經給經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導致許多國家經濟嚴重衰退以及世界經濟出現數十年來的最大下滑。

她同時表示,健康是對人力資本和經濟增長的基礎投資。世界銀行支持各國推進全民健康覆蓋的進程,以確保所有人都能在不遭受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世行將在15個月內提供高達1600億美元的融資,以應對各國面臨的健康、經濟和社會衝擊。

事實上,目前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各國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高企,只有與疫情相關的企業表現較好。

今年上半年,美股表現不錯,其中疫苗類公司尤甚。如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漲近100%,該公司曾宣佈要和另一家美股公司輝瑞共同研發新冠病毒疫苗。而Inovio製藥公司累計漲幅逾700%,該公司今年4月初就開始了疫苗試驗工作。

7月7日,諾瓦瓦克斯醫藥(NVAX.US)聲稱,獲美國政府16億疫苗開發資金,股價年內已漲26倍。

另一家疫苗公司Moderna,在今年第二季度股價上漲了114%。這家成立於2010年的RNA藥物和疫苗研發獨角獸,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公司之一。

來自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Sarepta Therapeutics(代碼:SRPT),受持續不斷的利好消息的推動,其股價上漲了近100%。

另外,醫療技術公司Forte Biosciences、科代診斷累計漲幅也一度超20倍。

萬聯證券的一份研報認為,站在當下,考慮到海外疫情仍處整體上升期,疫情仍是下半年影響醫藥板塊的重要催化因素。

該報告認為,雖然醫藥板塊上半年漲幅明顯,但是其行業成長仍具有長期廣闊空間。

平安證券稱,全球新冠疫情仍在延續,國內疫情依舊沒有結束,抗疫成為一場持久戰。建議投資者關注“抗疫”主線,即器械、診斷和疫苗三大領域。

如在器械領域的邁瑞醫療、魚躍醫療、海爾生物;診斷領域關注新冠相關的核酸診斷及免疫診斷試劑企業,如達安基因、碩世生物、安圖生物;疫苗領域關注國內二類疫苗龍頭企業,如智飛生物、康泰生物、華蘭生物等。

伴隨着大盤調整,7月14日,醫藥生物板塊指數盤中一度大跌2.41%,收盤時下跌0.44%。

7月15日早盤,大盤深度調整,醫藥生物板塊的未名醫藥等個股出現跌停。

“急漲急跌都是正常行為。”郭志強對時代財經表示,短期波動風險難免,關鍵是看公司未來發展。

畢竟,下跌才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