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第二季”:把握輪動尋找估值窪地 | 市場觀察

隨着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逼近1.8萬億的大關,震盪加大變得不可避免,短線操作的難度增加,當前投資者應當理性應對行情,尋找“估值窪地”和潛在補漲標的,避免盲目追逐市場熱點,不要成為個股高位接盤的對象。

當前市場情緒依然高漲,無論是散户還是機構都在跑步入市,7月8日上午成交就已經達到9129億元,雖然指數盤中一度跳水翻綠,但在十點半開始探底回升後,上午上證指數上漲0.74%,報收3370.23點。

市場在連續放量後板塊輪動積極,場內資金尋找輪動機會,而前期強勢個股盤中大幅震盪,其實這些都是牛市進入中段的基本特徵。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於二季度以及下半年經濟的復甦預期,帶來金融、地產等週期板塊的估值修復;此外,海外資金和居民資金加速入市(包括踴躍認購公募基金等),首選金融等低估值板塊建倉,更是放大了市場短期賺錢效應。

從過去兩週的行情來看,金融股成為當之無愧的領漲先鋒,類似情形在2014年12月和2012年12月都出現過,但回過頭來看也是“來得快,去得也快”。以2014年12月9日之後的行情為例,大多數券商股都出現遠遠跑輸大盤的情況,2015年6月後的大跌更是將股價幾乎打回原形。對此,投資者應當重温歷史認真覆盤,吸取過去行情的經驗教訓,不要盲目追逐熱點。

相比2014年底開始的“槓桿牛”行情來看,當前行情相對健康,其實市場還有不少板塊並未開始輪動,比如地產產業鏈上下游,“穩增長”預期的各種受惠標的,汽車產業鏈等可選消費品種,而且這些板塊普遍來説估值也比較低,將來受惠於經濟全面復甦,業績改善的空間很大,投資者可以關注起來。

每一輪行情,一旦有強週期板塊的輪動,包括金融、地產、資源等,幾乎所有強週期板塊都會受惠,只是誰先誰後的問題,彈性較大的券商往往是牛市的先鋒。但投資者應該切記強週期板塊“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慣例,一旦週期類股票全面輪動,“估值窪地”被填平,就應該開始謹慎起來,當然目前距離所有“估值窪地”消失的情況,依然有一定的距離。

什麼時候才應該“撤退”?成交繼續全面放大的情況下,目前暫時看不到行情結束的標誌,但投資者應當對未來上市公司的大規模融資項目有所警惕,一旦數百億元的融資項目不斷推出,可能就會逐步對資金面形成“透支”,一旦市場進入全面調整階段,投資者就要爭取讓自己距離出口更近一些。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67 字。

轉載請註明: 牛市“第二季”:把握輪動尋找估值窪地 | 市場觀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