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按:據統計,美國當前的四大EHR(電子健康記錄)巨頭Cerner、Epic、Allscripts和MEDITECH,已佔據全美85%的EHR市場份額。
其中,在2019年,單個美國市場便佔據了全球EHR銷售額的三分之二。然而,隨着美國市場接近飽和,預計它將成為未來5年增長最慢的EHR市場之一。此外,企業通過”取代”其他競爭對手,來獲得份額的機會也越來越少,長尾效應正在消失。
以美國第二大醫療信息化企業Cerner為例,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9億美元。Cerner自1986年上市至今,該公司的年收入複合增速為19.26%,產品毛利率高達80%以上,受益於奧巴馬政府一系列醫療信息化的法案,公司在2009至2015年獲得了高速增長。
同比增速在2015年達到30%之後,便極速下滑至2018年的4.4%,2019年略有回升至6.1%。
Cerner 2019年的EHR國際業務營收為6.5億美元,只佔業務總量的11.5%。相比於2018年的11.9%,稍有下滑。
在此環境下,如何在國際市場取得躍進,是Cerner實現再次大幅增長的第一要務。
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面,2014年,Cerner 13億美元收購了西門子的EHR業務,大大促進了其國際業務的發展。這為它提供了在DACH(德國、奧地利、瑞士)、比荷盧三國、法國、挪威和西班牙的廣泛部署。
收購後,Cerner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西門子的客户,轉移到Cerner Millennium系統(Millennium是Cerner公司的主打產品,以電子病歷和臨牀工作流為核心,能 夠將60多種解決方案整合至以患者為中心的整套平台中)。然而,到目前為止,系統遷移還沒有多少進展,尤其是德國和西班牙市場。
以上述兩個國家為例,這裏是一個高度競爭激烈的EHR市場。
Cerner除了需要解決西門子EHR原有客户的系統整合問題,還需面臨本土企業的強勢諸挑戰。這也是促使Cerner將其在德國和西班牙的部分醫療保健IT業務出售給CompuGroup Medical (CGM)的關鍵因素。
但是,Cerner在英國有着較大的影響力,大量客户也在使用Millennium系統。部分原因是它與英國電信的原有關係,以及在NPfIT項目期間簽約的合同。(NPfIT:全英醫護IT計劃,2002年開始實施,其目的是建立一個覆蓋全英國醫療服務的整合電子護理記錄醫療系統)
截止現在,Cerner在英國已經有26家信託公司,並已擴大這些合同的規模,而且將HealtheIntent等產品納入其中。它還增加了所服務的急性信託的數量。如在2018年,它贏得了與切斯特伯爵夫人醫院國民健康服務基金會信託(此前採購的是MEDITECH的方案)、桑德維爾醫院和西伯明翰醫院的合同。
在2020年第一季度,Cerner被兩大NHS基金會信託(Ashford and St Peter 's Hospital和Royal Surrey)引入,實施一個共享的Millennium EHR系統,支持兩個組織之間的協同。
在其他歐洲國家,Cerner的Millennium系統,已經佔有不少市場,這使得Cerner其他產品的部署,降低了額外的產品支持和開發成本。
近期,Cerner不斷在擴大其北歐業務,2018年和2019年期間,在瑞典Skane地區和Vastra Gotalandsregionen地區簽下了大單,並被評為芬蘭中部地區的首選EMR供應商,並有機會在中長期內,將合同擴展到其他周邊地區。
然而,當海爾斯中部和挪威中部地區的合同,於2019年進行續約時,Cerner因為多種原因選擇不參與競標,這讓它失去了在挪威的地盤。
此外,Cerner在中東的阿聯酋、卡塔爾和沙特阿拉伯贏得了不少客户。在阿聯酋,它與衞生和預防部(MOHAP)和阿布扎比衞生部(HAAD)簽訂了合同。雖然Cerner在沙特已經有了不錯的起步,但在數字解決方案的部署上,這個國家的市場還未被開發,但從另外一個視角看,這也是新的機遇。
在澳大利亞,Cerner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贏得了州/地區EHR合同(唯一贏得了兩份州/地區EHR合同的供應商),在其他採購分散的州/地區也拿下了大單。Cerner的目標是在其客户基礎上增加第三個集中的澳大利亞合同,即ACT Health (Capital Territory),但在與Epic的交鋒中失敗,後者在2020年7月被選為合作伙伴。
Cerner的目標,是通過其現有的州一級合同來推進PHM解決方案(HealtheIntent)。
Cerner的北美業務(不含美國),主要在加拿大,那裏預估有大約100家醫院正在使用它的解決方案。但隨時面臨着美國供應商的競爭,如MEDITECH、Epic、Allscripts,以及加拿大本地供應商Telus。
總體而言,Cerner在國際業務上,業績較為可觀。該公司在多個國際地區的市場份額都位居榜首,而且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利潤率大體上與美國業務持平。
然而,Cerner剝離西門子在德國/西班牙的部分業務,並撤出挪威(中部地區),將直接縮小其歐洲業務的規模。
與此同時,它還面臨着來自EMEA競爭對手Dedalus的日益增長的威脅,Dedalus最近收購了Agfa Health的EHR和綜合醫療業務,以及DXC的醫療保健提供商業務(交易將於2021年3月完成),這可能會進一步影響Cerner作為EMEA EHR市場領軍者的地位。
然而,最大的挑戰,則來自美國本土:EHR的整體市場空間已觸碰到天花板。除了Cerner外,Epic、Allscripts和MEDITECH也同樣如此。
地域擴張,為推動增長提供了一個潛在途徑。然而,這並不容易,而且有很多陷阱。
從過往案例來看,進入新地域市場主要通過兩種手段:一是通過先與當地客户合作獲得專業知識,並把解決方案“本地化”,第二便是收購當地供應商。當然,兩者都面臨不少挑戰,在國際供應商把解決方案“本地化”之前,他們往往先得接手當地的大量訂單,來熟悉客户需求,磨合產品。若在一段時間後需對解決方案進行“本地化”,這意味着將大幅增加老客户的方案迭代和更換成本,對供應商和客户都產生負面影響;而通過收購當地企業也往往存在諸多難題,收購達成後,企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仍舊得允許部分客户們繼續使用的被收購企業的老方案,致使自己的新解決方案推動進度緩慢。
本地化解決方案、收購本地供應商、取代本地現有企業、調整產品以符合政府要求和項目,以及建立本地實施、項目管理和支持團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投資。
正因為如此,全球市場仍然高度分散,市場份額變化緩慢。然而,忽視國際機遇將嚴重限制長期增長。因此,儘管進展緩慢,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但大刀闊斧的殺入國際市場,仍然是優先事項。
本文參考:
https://hitconsultant.net/2020/08/24/why-international-expansion-must-remain-priority-ehr-vendors/ 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