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應用為主要特徵的金融科技創新正在深刻地影響着資本市場。
對於證券業來説,“金融+科技”不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引擎。在此背景下,證券行業積極開發證券科技,過去三年中,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累計投入已經超過500億元。500億元投入的背後,券商探索金融科技賦能證券業發展已有不少項目落地並開始助力業務、經營轉型發展。
證券行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促進數字化轉型
把深化證券科技運用作為第一生產力,推進證券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創新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在此背景下,近年來,證券行業對信息科技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逐年增長。證券業協會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205.01億元,同比增長10%,較去年同期提高了2.03個百分點。
實際上,2017年至今,證券行業在信息技術領域累計投入達550億元,行業持續加大信息技術領域的投入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金融科技對證券行業最大的幫助就是“數字化轉型”,它可以幫助所有證券業務及經營管理實現數字化轉型,只是對於不同的業務和不同的管理類別可以有不同的落地方式。
對此,第一創業首席信息官何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經紀業務領域,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工作就是實現全面的線上化運營;但是在投行領域,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工作卻反映為在承攬階段的銷售自動化和承做階段利用AI技術使效率大幅提升。這是由於不同業務的特性和數字化程度有關。經紀業務,特別是在交易相關領域信息化程度已經非常高了,只是在營銷領域需要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因此才出現了全面線上化運營的需求;而投行業務本身信息化程度不高,前期大量工作是圍繞非結構化文檔展開的,因此把相關工作文檔進一步結構化、規則化就能大幅度提升投行承做效率。”
如今,多家券商將金融科技視為“核心競爭力”之一。為此,在投入方面也是大手筆。2019年,有3家券商的信息技術投入金額超過10億元,另有11家券商2019年的信息技術投入金額均超過5億元;券商信息技術投入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最高比例達到了25.01%。
在強競爭的背景下,如何“突圍”也成為券商在探索金融科技方面的思考題,各家券商“打法”也各不相同。何江認為:“首先是要讓金融科技賦能公司戰略核心業務;其次,數據的應用是關鍵。數據從業務中來,必須回到業務中去,形成業務閉環,才能賦能業務發展;再次是以創新為動力,把金融科技賦能建立在對業務本質的深入理解上,與各大平台企業合作,建立各種業務生態。”
第一創業加入區塊鏈概念
6個金融科技項目落地
近年來,隨着券商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加大投入、深入探索,已經有不少金融科技項目落地,甚至已有不少券商開始探索區塊鏈賦能證券業務領域。記者注意到,在目前的區塊鏈概念股當中,第一創業是唯一一隻券商股。據悉,第一創業是深圳市金融區塊鏈聯盟的發起會員之一。記者在互動平台中看到,近期還有投資者詢問第一創業,是否有區塊鏈、數字貨幣方面的技術儲備。第一創業也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一直關注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持續研究銀行間二級市場債券報價、存證類應用、ABS業務等可能的應用場景。
據何江介紹,第一創業金融科技的中長期目標是“幫助第一創業的經營管理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目前,公司信息中心人員超過80人,網絡金融部員工約30人,固定收益業務的科技創新團隊員工約10人。後兩者都是位於業務線的分散式科技團隊。目前,第一創業金融科技項目的六項成果,分別是債券業務綜合管理系統(eBOND)、資管投資運營系統(A10)、機構經紀支持系統(機構通)、投資者移動財富終端(智富通APP)、員工展業終端(終極理財師)、虛擬化和雲計算(雲管平台)。
其中,eBOND是第一創業固定收益業務的金融科技產品,也是圍繞公司的優勢業務打造的。eBOND圍繞着債券一級市場承、分銷業務、二級市場報價交易業務打造了一系列軟件平台。“eBOND系統上線後對固收各個業務線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幅提高了業務效率,系統已經完全支持公司債券發行及交易業務的日常工作。與此同時,我們還開發了供客户使用的移動APP、公眾號、小程序等。它能快捷有效地幫助我們的外部用户進行投標、報價、債券淨價計算、發送中標通知等日常功能。”何江表示。
除此之外,金融科技在賦能證券業未來業務運營方式轉型方面也大有空間。對此,何江列舉了兩個探索案例,一個是中台核心打造(CRM),另一個是端到端體系建設(分支機構數字化轉型項目)。
何江表示:“CRM平台是業務拓展和運營的核心平台,它包括機構業務CRM和經紀業務CRM(偏零售業務)兩個部分。它們匯聚了公司所有客户信息和公司與客户發生的業務信息。同時也能方便查詢到全國近1.8億家企業數據和已經與第一創業已發生業務往來的4000多家企業客户的數據。第一創業CRM系統的設計側重於用户體驗的便利性和交互的快捷性,整體操作風格類似微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學習成本。”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