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十四五”後期我國煤炭消費量有望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 陳溯)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前常務副校長何建坤在25日晚間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表示,“十四五”期間(2021年-2025年)中國新增的電力需求主要依靠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再加上終端部門散煤利用量持續下降,煤炭消費量在“十四五”期間不會再出現顯著上升局面,“十四五”後期有望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何建坤錶示,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世界經濟,中國較早控制了疫情蔓延,恢復經濟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經濟復甦過程中製造業和建築業等能耗較高產業恢復比較快,而旅遊、娛樂、餐飲等能耗較低的服務業恢復比較慢,因此今年能源消費會比前兩年有所反彈。”何建坤錶示。

  在疫情影響下,中國能源轉型的未來趨勢如何?

  何建坤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復甦堅持綠色復甦,低碳轉型的理念和政策,重點發展“兩新一重”,“十四五”期間將繼續保持和強化“十二五”以來節能和二氧化碳減排的趨勢。“十四五”期間新增的電力需求主要依靠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再加上終端部門散煤利用量的持續下降,煤炭消費量在“十四五”期間不會再出現顯著上升的局面,“十四五”後期有望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何建坤錶示,當前中國經濟恢復過程中煤電裝機的擴張引起國內外社會廣泛關注,嚴格控制煤炭消費量反彈是當前經濟恢復過程中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大幅度壓縮煤炭在終端部門的利用。“嚴格控制煤電產能擴張,避免未來煤電產能過剩,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近零排放體系,從根本上結束對石油天然氣進口的依賴,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這也是從源頭上控制常規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根本對策。”

  他建議,當前加快能源和經濟低碳轉型,戰略措施主要有:

  一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十四五”期間使高耗能產業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先達到峯值,制訂並實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區和行業達峯行動計劃,東部沿海地區率先達峯。

  二是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保持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進度,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三是加快工業建築交通終端部門電力取代化石能源的消費和利用,當前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佔比約25%左右,到2030年要提升到30%以上,到2050年提升到55%。電力替代化石能源對終端部門節能減排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可再生電力的發展提供強勁的需求和市場空間。

  何建坤還提出,要加強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加快全國統一碳排放、碳交易市場建設,以市場機制和政府措施相結合,推進企業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7 字。

轉載請註明: 何建坤:“十四五”後期我國煤炭消費量有望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