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和微信的“貓膩”被發現,央行果斷出手!網友:幹得漂亮
移動支付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移動支付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大家出門使用現金的頻率越來越少,人們乘車可以掃碼付款、吃飯可以掃碼付款、玩樂可以掃碼付款、購物也可以掃碼付款,移動支付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出門只需要帶一部手機就足夠了。
而移動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又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為主,兩者佔據的市場份額超過了90%以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僅可以用來線下支付,在線上也可以購物和理財。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線上購物或者理財都是存在“貓膩”的。
如果使用過淘寶購物的人應該都知道當我們產生交易後,貨款並不是馬上到達商家手裏,而是存放在支付寶第三方平台手上,只有等客户收到貨物主動付款或者等10天左右自動付款完成交易,這筆錢才會轉到商家手裏。也就是説這筆錢支付寶最短也能持有3天左右的時間,最長可能長達十幾天,使用微信支付購物也是一樣的道理。
這筆在第三方平台手中的錢也被稱為“備付金”,對於手中的“備付金”,第三方平台也沒有傻傻的拿在手裏等到期支付給商家,而是把這些錢拿去理財賺取利息,或者拿去進行收益更高的小額企業信貸。一般來説,利息收入在第三方支付公司淨利中的比例為5%,一個交易額達1000億元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淨利潤大約在2000萬,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每年靠此年收入就能多賺最少幾個億。
“備付金”被拿去理財和投資的“貓膩”被發現之後,央行也是果斷出手,2017年,央行明確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應將部分客户備付金,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户。2018年初,央行將備付金集中交存的比例提高至50%左右,之後又再次要求在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也就是到2019年1月14日之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這些“備付金”,要轉到央行指定的賬户內,不能在拿出去理財賺取利息收入了,這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來講,等於少了一大筆收入。
央行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為了預防風險,如果説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把這些備付金拿去投資虧損了或者拿錢跑路了,那麼損失最大的還是我們這些用户。除了要求備付金100%存管之外,為有效應對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隱患,監管還要求支付機構中斷與銀行之間的直連,第三方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都要通過網聯清算平台處理,這樣就能嚴查每一筆資金的走向,防止洗錢等風險。對於央行果斷出手行為,網友也表示幹得漂亮,這些第三方平台沒有辦法在靠用户的錢去賺錢了。
【來源:鯉行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