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克拉克:要實現全球温控1.5攝氏度的目標 中國的角色非常關鍵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劉亮)美國馬里蘭大學全球可持續發展中心研究主任里昂·克拉克(Leon Clarke)在北京時間25日晚間舉行的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提出,要實現全球氣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的温控目標,中國的角色和作用至關重要。

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社會帶來了諸多風險,克拉克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國應該選擇何種發展路徑才能有效實現温控1.5攝氏度的目標備受關注。

“中國是世界舞台非常重要的參與者,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的作法會對其他國家起到示範作用。”克拉克指出,要將全球氣温上升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意味着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在2050年左右降至零。

為有效實現該温控目標,深度脱碳是重要的途徑。對此,克拉克提出了五點主要建議。一是要迅速實現電力脱碳,包括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等;二是在建築、工業和交通運輸中改用電力;三是通過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城市規劃和改變生活方式來抑制能源需求增長;四是將二氧化碳儲存在自然系統(如森林)或地下水庫中;五是限制農業、工業和其他來源的非二氧化碳排放。

在克拉克看來,要實現深度脱碳,加速非化石能源在電力行業中的佔比尤為關鍵。他指出,若要實現1.5攝氏度温控目標,未來可再生能源發電需大幅增加,併成為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佔總發電量的60%至75%。

中國是煤炭使用大國,煤炭與中國經濟密不可分。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中國煤炭開採和洗煤業為逾270萬名工人創造就業崗位;煤炭佔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近60%。與此同時,煤炭還被廣泛應用於發電、鋼鐵、水泥、煤化工、建築等行業中。

“未來如果要減少温室氣體的排放,中國這一部分依賴於煤炭的經濟和依賴於煤炭的工人都需要轉型。”克拉克表示,目前中國在可再生能源以及綠色發展、電池等領域都是行業領軍者,這也為未來中國非化石能源的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克拉克還指出,要進一步提升煤炭經濟的生產力,同時讓可再生能源、風電、光電等變得更有競爭力。從客觀條件上看,其實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風電和光電其實比煤電更便宜。

對於低碳發展近期可採取的重點行動,克拉克也給出了幾點建議,包括:進一步化解過剩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整體效率和創新能力;通過在農村地區推廣光伏項目和高效生物質利用(如沼氣),逐步淘汰農村居民樓煤炭使用;不斷提高清潔智能交通能源水平;鼓勵新技術和創新的融合,如氣候智能型農業和農業領域的人工智能;金融上,通過改變財政和金融政策,支持低碳轉型等。(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2 字。

轉載請註明: 里昂·克拉克:要實現全球温控1.5攝氏度的目標 中國的角色非常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