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重磅追擊銀行不良!銀行高派息還能否持續?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近日,監管層頻頻發聲嚴控銀行不良:今年銀行的不良上升已經是大概率事件。這也讓市場對於銀行後市的走勢擔憂,今日,銀行板塊再度大面積下挫,板塊指數收跌1.59%。
在疫情之下,市場對於銀行不良的上升早有預期。但中資銀行是否會像匯豐等銀行一樣,因為要更多計提撥備來處置不良貸款而減少或暫停明年的派息?
值得注意是,上週末銀保監會發布答記者問中就明確提出,鼓勵中小商業銀行切實補充資本,適當降低分紅,把有限的利潤更多用於資本補充,提高風險抵禦能力。而昨日北京銀保監局也緊隨其後,發文要求銀行嚴控信用風險敞口,在合理預測貸款損失的基礎上儘早、足額計提撥備。
不過,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則認為,當下大部分上市銀行還沒有必要使用分紅來彌補撥備覆蓋率。未來一段時間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財務資源依然豐富,銀行可能仍會保持穩健的分紅狀況。
36家銀行共分紅4800億元 業績向好是主因
根據Wind等統計,36家A股上市銀行2019年度累計分紅派息4874億元。其中,14家銀行股息率保持在4%以上,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的股息率均達到5%以上,民生銀行股息率最高,達到5.93%。
從現金分紅金額來看,工商銀行現金分紅最高,達到936.64億元,建設銀行位居第二達到800.04億元。而招商銀行現金分紅302.64億元超過了交通銀行的233.93億元。
實際上,中資銀行每年分紅均較為穩定,高達5%左右的股息率也成了諸多機構投資者及理財師推薦銀行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去年銀行的分紅則比上一年約4200億元分紅出現了明顯增加。
對於銀行去年較高的派息分紅,連平認為,這與去年上市銀行業績息息相關。去年銀行淨利潤增速較前一年有所上升,這意味着銀行將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派息。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求,國有企業分紅可以高一些,給投資者更多的回報。“兩者相結合,也讓銀行此次派息更高一些。”
不僅如此,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表示,中資行主要股東為國資,維持高股息率有助於充實國有資本。且相對於香港等發達市場,中資行股息率並不算高。
不良貸款率今年大概率上升 銀行會否暫停派息?
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呈現出進一步上升已經是大概率事件。近日,監管更是多次發聲,要求銀行嚴控風險敞口。昨日,北京銀保監局發文要求轄內銀行切實加大信用風險排查力度,及時發現風險苗頭,嚴防風險敞口進一步擴大。同時,嚴禁以違規續貸、虛假轉讓、同業互持等方式掩蓋不良。在合理預測貸款損失的基礎上儘早、足額計提撥備。
雖然不良貸款的上漲雖然已被業內看作是正常現象,這是否會影響到銀行的未來的派息?如英國監管層此前也因不良計提叫停了匯豐銀行派息。與此同時,亦有業內人士透露,監管或也在考慮是否將嚴格銀行派息要求。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不良壓力的確可能影響到銀行未來的派息情況,但可能對撥備較為薄弱的銀行產生更大的影響。
“銀行派息和撥備覆蓋率都是從利潤裏來的,如果銀行自身撥備並不充分,核銷不良壓力較大,那麼就會消耗更多的利潤,從而影響派息。”趙亞蕊表示,不過,對於撥備覆蓋率資源較為充足的銀行而言,核銷不良不會佔用更多的資源,這類銀行對派息的影響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資銀行銀行的撥備覆蓋率普遍偏高,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銀行業撥備覆蓋率為183.2%。上市銀行中,則不少銀行撥備覆蓋率達到200%以上,寧波銀行、常熟銀行、南京銀行等銀行撥備覆蓋則均超過400%。不過,也有一些銀行撥備覆蓋率有所承壓,僅略高於120%紅線。
不過,連平表示,目前監管沒有必要求銀行暫停或減少派息。中資銀行的主體和主要業務均在國內,儘管中國也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增速不及往年,但今年全年GDP仍可達到3%左右,總體保持正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監管層通過及時出台如對困難企業適當展期續貸等措施,也緩解了銀行的不良,等到經濟企穩,不良將會有所好轉。
“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地區,受到疫情衝擊較大,他們的確需要更多資金來補充資本金、填補流動性,以核銷不良資產。”連平表示,這意味着中資銀行與匯豐、渣打等銀行所處環境不同。
此外,康崇利則認為,在目前政策對沖下,銀行全年業績有望保持穩健,短期內大概率維持當前派息水平。長期來看,監管層提出建議銀行減少利潤分紅,用於補充資本金,防範風險。
銀行股仍大面積破淨 是否仍是上車好時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銀行股曾出現了一輪大漲,但如今仍然大面積處於破淨狀態。數據顯示,銀行板塊目前市淨率0.74,處於歷史估低位;市盈率6.5倍,是申萬一級行業中市盈率最低的行業。
“除了銀行不良會上升外,市場是對銀行未來的盈利有所擔憂。”連平認為,但銀行盈利後期並沒有十分糟糕,市場對於銀行讓利1.5萬億給小微企業有所誤解,“讓利1.5萬億不應跟銀行的約2萬億的盈利比較,而是先影響到銀行的收入,這意味着1.5萬億對銀行業而言並不是多大的規模。銀行的收入也可能從其他方面有所增加。”
與此同時,連平預計,中國經濟活在今年下半年出現明顯復甦,如果復甦效果較好,他預計在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可能出現政策變化的窗口,利率或將出現上行。“如果是中長期投資的話,銀行股將是非常穩健的投資。”
康崇利也表示,在寬貨幣政策下,實體流動性充裕,6月PMI數據支持經濟回升預期,疊加近期監管支持中小銀行進行資本補充,有望推動銀行板塊估值修復。“銀行股是市場當中的定海神針,大幅波動概率較小,作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角色,銀行板塊目前處於估值低位,長期向上趨勢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