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一家企業的退市並不能左右國內咖啡市場的發展。”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事實上,瑞幸咖啡此前之所以能夠成功上市也從某種意義上證明了我國咖啡市場的發展邏輯是走得通的,並且得到了資本認可。”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增速,預計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這個市場足以養活一兩家龍頭企業。”朱丹蓬對記者表示:“我國早已進入了咖啡大國的隊列,早晚一定會出現咖啡產業的國產龍頭。”但着眼當下,這個龍頭企業尚未出現。
7月8日15時左右,《證券日報》記者實地走訪了瑞幸咖啡位於海淀區某寫字樓一樓門店,發現有消費者正在等待取餐,取餐枱上擺放着待取飲品,兩名門店工作人員均處於忙碌狀態。
據瞭解,瑞幸咖啡的新品發佈情況似乎並未因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變故”而受到影響。進入夏季飲品銷售旺季,瑞幸咖啡的新品發佈速度有加快之勢。公司官方微信微博也正常更新並與新媒體“粉絲”密切互動。
“瑞幸咖啡全國4000多家門店還在正常運營,近3萬名員工仍將一如既往地為用户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瑞幸咖啡披露的官方聲明顯示。
由於我國餐飲習慣與國外不同,我國的人均咖啡消費量遠低於國外。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內地地區咖啡人均消費量僅為德國的0.71%,美國的1.6%。全球咖啡市場規模超過12萬億元,而我國目前只有約700億元,與人口比例差距較大。
同時,有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我國人均咖啡消費量逐年上升,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預計到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到2171億元。
在咖啡產業的賽道上,瑞幸咖啡並非唯一一位競跑者。從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再到能源巨頭中石化以及乳業巨頭蒙牛,跨界涉足咖啡的知名企業並不鮮見。
“我國擁有培育咖啡龍頭品牌的基因。”朱丹蓬告訴記者,一方面來看,收入的提高以及人口紅利一定會成為咖啡消費市場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國內現磨咖啡正在逐步解決質量不穩定、價格偏高等痛點,也將提升國內現磨咖啡的滲透率,從而帶動咖啡這一消費品在國內的整體市場認可度。“瑞幸咖啡的出現加速了這個過程。”朱丹蓬告訴記者。
此外,從咖啡產業鏈來看,朱丹蓬表示,無論是上游種植環節還是中游加工環節,我國都有較為強大的供應能力。“事實上,星巴克咖啡原料種植基地之一就在雲南。”朱丹蓬談道,“但問題在於,我國咖啡產業鏈上的上游以及中游環節市場集中度較低,行業較為分散,議價能力較弱。目前我國優質咖啡仍以進口為主,我國咖啡產業的供應商還不夠強勢。”
有云南熱科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2019年,我國咖啡豆產量大約在13萬噸左右,但國內咖啡豆的消費量則在15萬噸左右。“因此如果完全自產自銷,當下國內咖啡豆產量尚不能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但矛盾在於,咖啡原本作為創匯產品,一度主要用於出口。相比2012年,2018年生咖啡年消費量提升250%,儘管體量僅佔全球咖啡消費量的2.4%,但中國咖啡消費量年增長頗具勢能,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不斷提升。我國咖啡豆的消費主要依賴進口。因此就出現了國內低價出口咖啡豆,同時也要高價大量進口咖啡豆的局面。”
“一公斤咖啡豆能夠做80杯咖啡,一杯咖啡在一線城市的價格動輒達到數十元。而在2019年價格最低的時候,咖啡生豆期貨價僅為86美分每磅(摺合人民幣12.5元每公斤左右),一公斤咖啡生豆甚至換不到一杯咖啡。”上述雲南熱科所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因此我們非常希望能夠出現本土的咖啡龍頭企業,能夠以工業製造業去反哺農業。目前在雲南也逐漸出現了一些本地咖啡品牌,正在穩健發展。”
在朱丹蓬看來,從目前我國咖啡產業的發展階段來看,未來一定會出現咖啡龍頭品牌和相關企業,但咖啡產業鏈上的上游和中游,“龍頭企業會來的相對晚一些”。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