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有沒有春天?

外匯天眼APP訊 : 畢竟,地攤都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了,是不是?

作者 / 李又尋歡 ID/lingshouke

1

除了生鮮,便利店應該算是零售業態裏最有爭議的話題了。

最近這個業態也絲毫不顯寂寞,這邊是全時被見福、好鄰居接管門店,那邊便利蜂已經宣佈北京區域門店盈利了。

而在離北京 1000 公里的安徽合肥,3 年前開始起步的鄰幾便利,也完成了 400 家便利店的佈局,僅 5 月份就新開了 40 家。

在剛剛發佈的《2019 年中國連鎖百強》中,美宜佳以 226.2 億元位列第 33 位,門店數為 19236 家(5 月 6 日,美宜佳在官方微信號宣佈全國門店突破 2 萬家),確實將小店做成了大連鎖。

而另一家便利店更猛,中石化易捷以年銷售 700 億,門店數 27600 家,列連鎖百強第 9 位,這應該是首次便利店企業擠進這一榜單的前十名。

而誕生同樣只有 3 年多的便利蜂,公開宣佈北京地區 500 多家門店已實現整體盈利、且有報道稱其已完成 C 輪億元及以上美元融資,這樣的消息,更是讓很多人覺得,本來已經從金礦跌成石礦,被資本和行業逐漸看弱的便利店,似乎又 “ 點石成金 ” 了。

連疫情期間一直瘋狂高增長的超市業態都在面臨業績下滑的境遇,便利店反而逆市上揚,這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便利店又迎來了春天

畢竟,地攤都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了,是不是?

現實可能並不那麼美好。

2

根據 2019 連鎖百強數據,便利店的銷售增幅也是各業態中最高的,為 16.5%,遠高於專業店的 10.4%,超市的 4% 以及百貨店的 0.7%。

能保持這個數字的增長,確實不易,也一定程度上表明;

(1)這一業態仍處於上升期;

(2)仍然有不少企業往這一領域裏扎,希望能淘到金。

多説一句,百貨店確實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就是微增長,又遭遇了疫情,只能用一個字形容:慘。而未來可能還更慘。

生不逢時,是最美麗的錯誤。

便利店的門店增長在 2019 年也算高的,為 7.8%,超市、百貨、專業店分別為 7.7%、2.4%、1.5% ——當然,因為個頭小,這個數字並不值得驕傲。

但是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便利店企業都有易捷和美宜佳的規模和亮麗的銷售數據(易捷雖然銷售 700 億,但盈利與否,目前尚不得知)。

2020 年新冠疫情影響,就全行業來説,一季度便利店企業的銷售應該是比較慘淡的,就算是目前全國復工復產如火如荼,業績也估計只恢復了八成左右。

比如全時便利的 “ 停業聲明 ”,雖然也有其內部管理、股東戰略調整等原因,但受疫情影響導致業績實在難以維繼,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好在,原本要停業的全時便利店,在好鄰居的接管下,已經有十幾家門店重新開業了。預計本月上旬將恢復絕大多數門店的營業。

《靈獸》瞭解到,儘管品牌暫時沒變,但此次重開不是簡單的開門營銷,而是好鄰居為全時從系統、商品配置、物流配送、門店運營,包括管理體系和組織上,進行全面的調整。表示,對於全時北京一些房租與收入嚴重不匹配的門店會進行關閉,這個數字可能在幾十家。

最新的消息是,好鄰居與全時控股方山海藍圖也在就股權和經營等各個層面進行溝通,未來任何一種合作模式都不排除,但目前暫時雙方還沒有就股權收購達成具體協議。

但成都地區的全時門店,接盤者見福便利董事長張利已明確表示,未來將全部翻牌成見福品牌。

落花流水人去也,天上人間。你看到的春天,可能是其他人的寒冬。

有句話説的好:總有一些歌,唱的哀傷。

3

便利蜂宣佈北京地區盈利引起了不小的關注。一些觀點稱,直營更有利於便利店業態,而加盟反而限制了經營管理的提升,導致盈利更加困難。

真是以水擊石,不起波瀾,也泛漣渏啊。

只是,這種分析屬於明顯的無稽之談。

另外,盈利這個事情,玄機也不少,比如,北京市場上這麼多便利店品牌,不管是加盟還是直營模式的,如果僅從某幾個單店來説,盈利超過 7-11 某個店的,誰還能沒有個幾家呢?

全球成功的便利店巨頭,無一不是以加盟模式獲得快速發展並形成市場競爭力,直營模式管控相對簡單,加盟模式對管理和運營的要求只會更高而不是更低,所以兩種模式誰更適合,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主要還是要看企業自身實力、所處的市場環境、區域消費的習慣等等,脱離了這些去談戰略、模式,都是沒有意義的。

就以便利蜂為例,它的盈利並不代表便利店業態都可以效仿其做法,光是投入這一點,99% 的便利店企業就無法做到——便利蜂融資超過 15 億美金,龐大的費用投放到前後台,其號稱以算法驅動運營,如此重資產運營的方式,不適合絕大多數企業的發展路徑。

一位便利店企業的負責人告訴《靈獸》,便利蜂的打法很兇猛,一是,不惜以高租金拿店;二是,同一條街上可以緊挨着開好幾家店,甚至一個寫字樓也可以同時開上好幾家店。

《靈獸》辦公所處的嘉悦廣場,就開了 3 家便利蜂,此前還有全時、中商惠民等多家便利店與其競爭,現在只剩下剛開業不久的物美便利店與便利蜂其中一家店以 30 公分的零距離在孤軍奮戰,有時候看到物美便利店裏,店員多於顧客的的場景,心裏不禁閃過一絲惋惜:這又是何苦呢?

4

業內有一種觀點説,北京的便利店是半天(生活習慣)、半年(氣候)、半條街(交通)的生意,其實,大部分北方的便利店基本都面臨這樣的尷尬。

所以,也有觀點稱,如果明明知道只能是半條街的生意,為什麼不能到街的對面再開一家?

從理論上説,這話完全沒毛病啊。

但問題是,如果把房租、客流、人力、費用等等,通盤測算一下,恐怕就不會這麼樂觀了——半條街的生意做到極致,便利店也不可能開心的飛起來。

所以,敢這麼做,首先必須有豪橫的資本。

比如,對便利蜂這樣以資本和算法(技術)驅動的企業來説,可能短期內的盈利與否,並不是那麼急迫和重要吧?

換句話説,它可以一百米內開 3 家店,但你可以嗎?

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便利蜂確實做的不錯,它的門店一開,對其他便利店的分流還是較為明顯的,“ 如果分流 3000 的日商,對應的就是 3 萬的月毛利。” 他認為,便利蜂的戰略是,封上一個區域密集開店,不惜代價讓對手熬不住了撤離,等只剩下自己了,再想辦法優化網點佈局,收割市場。

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字:錢。而且,很費錢。

如果再把鏡頭拉回到北京,這個市場的便利店缺口真的很嚴重嗎?仔細想一想,哪個商務區和寫字樓,不是有好多家便利店林立?

5

在好鄰居總經理陶冶看來,未來真正能夠服務社區的便利店才是更有市場的,比如好鄰居的綠標店。現在大家都在搶商務型的便利店、快餐店,競爭壓力太大,成本過高,並不是最佳的經營選擇。

“ 很多人都不明白,7-11 的成功,不是靠銀座六本木的那幾個便利店,而是靠的是深入社區,小鎮甚至鄉村的 2 萬多家便利店。” 他説。

虎有虎路,蛇有蛇道。美宜家便利店突破 2 萬家,靠的並不是直營;很多區域便利店企業在當地活的很滋潤,也未必就是靠加盟。全時既有加盟也有直營,擴張時風光無限,衰落時也一地雞毛。

所以,活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鞋合不合適,腳才最有發言權。企業不要被誤導。零售是沒有捷徑可走的,需要長時間的積澱和足夠的耐心,對待一家企業或一種模式,也同樣如此。

還需要提醒的是,便利店是消費升級的業態,只有經濟持續增長、消費持續升級,這個業態才有最大的市場前景。

離開了這些,便利店業態在未來就只剩下如何保證生存。而陶冶所説的社區便利店,可能才更適合絕大多數便利店企業未來的戰略。

陶冶認為,便利店不是不行,從未來發展來看,便利店是最經濟的城市服務業態,沒有之一。 但是不能跟着日本的今天模仿我們的今天。更不是一個可以快速吹泡泡的行業。"

還有一點值得重視,一夜之間火起來的地攤經濟,很難想象能夠給便利店業態帶來更大的業績增量。

難道還沒有所察覺,地攤即將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日子裏,離顧客近到沒有距離,成為便利店身邊一個讓人頭疼的競爭對手嗎?

祝你們好運。(靈獸傳媒原創作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82 字。

轉載請註明: 便利店有沒有春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