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企業生產線重新啓動,新會經濟按下“快進鍵”。 新會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新會區召開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暨工業投資促進大會(下稱“會議”),宣佈設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紅黑榜”督查通報機制(下稱“紅黑榜”),將經濟指標與幹部績效獎金掛鈎,全力扭轉經濟發展被動局面。
對照4月底江門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提出的“四個為什麼”,新會反觀自身不足,總結出龍頭企業少、產品銷售抗風險能力弱、自主核心技術不足等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短板。
隨着“黃金十條”自動兑付、推出約4000畝工業用地等一系列有力舉措的落實,新會經濟發展形勢逐步回穩向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大幅收窄。6月已經到來,上半年的經濟指標能否實現止跌回升,新會認識到,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實現跨越發展的最佳路徑,循着這條破局思路,有三個關鍵詞被反覆提起。
南方日報記者 李靄瑩
關鍵詞1
招商引資
二季度計劃總投資341億元
5月中旬,新會區舉行二季度產城融合項目集中動工(簽約)暨“兩看兩比”活動,集中動工和簽約項目共42個,計劃總投資341億元。這是新會區今年以來舉行的第三次重大項目集中動工儀式。回顧1—4月,新會區完成了工業投資27.59億元,新增備案工業投資75個,計劃總投資116.51億元。
二季度計劃投資金額的明顯增加,透露出新會招商引資回温。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會利用“雲招商”“雲簽約”等方式,緊扣“招商引資項目提質年”的目標,狠抓落實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匯聚超50億元公共配套設施的珠西樞紐新城、總投資60億元的江門(新會)萬洋眾創城、為江門濱海新城建設提供技能人才支撐的廣東省華立技師學院(江門校區)……在這片投資熱土上,多個亮眼項目陸續落地建設,工地上轟隆的機器聲記錄着工業復甦的脈搏。
如今,新會正依託三大萬畝園區,積極承接廣深地區產業溢出,着力引進龍頭項目和優質關聯項目。通過“雲招商”“郵簽約”“產業鏈招商”等方式,各園區立下了年內引進投資超20億元乃至50億元項目的目標,以發揮園區招商引資大聯盟的集聚效應。
根據“紅黑榜”的要求,新會計劃每月通報銀湖灣濱海新區、各鎮(街)、工業園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每季度通報區內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將進一步把招商引資責任落實到位。
會議指出,受疫情影響,新會部分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進度較慢,例如雙水鎮旺盈印刷包裝項目企業海外訂單減少,項目動工時間延後至今年下半年;古井鎮道氏項目正在辦理施工報建手續,並未進入實質性全面施工階段。為此,新會區科工商務局下達了工業投資指標分解任務,激勵各鎮(街、區)、工業園區管委會逐月按進度推進,及時掌握項目運行情況,為精準施策做足準備。
關鍵詞2
技術改造
企業轉型升級激發新動能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保障。”在會議上,廣東芳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芳源環保”)代表提出,企業要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面檢視,研究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製造成本,為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脱穎而出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新會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82.3億元,總量與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成功躋身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49位。然而今年開局受疫情影響,新會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同比下降明顯。
1—4月,新會各鎮(街)新增備案技改投資項目24個,入統技改投資項目66個,完成全年任務不足一成,同比降幅明顯。聚焦這一短板,新會找準了下階段的發力點: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鏈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環節延伸。
“新會有很多五金不鏽鋼企業生產垃圾桶,同樣是垃圾桶,有的產品只能賣幾十元,有的可以賣上百,甚至幾百元。”會議指出,價格的差異歸根到底是技術、品質、品牌的差距。當前,新會不鏽鋼、造紙、印刷等傳統產業面臨着產品同質化、盈利水平低下等發展瓶頸。政府應全力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業的整體層次,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集羣,支持產業朝着價值鏈的中高端躍升。
技術改造的背後,創新和人才是關鍵。走進中科創新廣場,10多棟商業綜合體、中試車間和企業辦公研發樓房已投入使用,70多家入駐企業涉及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金融等多個領域。與此同時,新會將完善創新型人才引進、培育、服務政策,重點探索柔性引才,通過“星期天工程師”“季度專家”等模式引進海內外,尤其是港澳高層次人才,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智力資源。
關鍵詞3
提質增效
“效益十條”以畝產論英雄
近日,《新會區推動高質量發展“效益十條”工作方案(試行)》(下稱“效益十條”)印發,通過建立“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等方式,促進低端落後行業、產業、企業提升效益貢獻。
落實到具體措施,新會將以畝均税收為主要監測指標,對新引進工業投資項目、投產項目、存量企業、傳統特色產業企業、鎮村工業園區(工業集中點)5個類別進行效益評價。其中A類為優先扶持類,B類為激勵提升類,C類為整治提升類,D類為限制倒逼類。根據等級評定結果,新會將在用地、用能、用水、排污、財税、金融等方面,對企業依法實施資源要素供給價格和供給方式差別化政策措施,為企業提供“一對一”“一企一策”定製化服務。
以畝產效益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引導企業主動提升生產效率的需求,也是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的要求。新會期待,到2021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投資達300萬元以上,年畝均產值超350萬元,畝產效益走在江門前列。
2017年《新會區促進招商引資支持經濟轉型發展辦法》施行,從招商引薦、新項目落户、科技創新、轉型升級、上市等環節為企業提供扶持獎勵,成為促進區域招商引資的“黃金十條”。2019年《新會區優化營商環境“政令十條”總體實施方案》出台,對全區幹部隊伍的能力作風提出了新要求,為項目提供“審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務最優”營商環境。
此次“效益十條”的出台,將與“黃金十條”“政令十條”互為補充,成為新會堅持“工業立區”,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的機制保障。
■樣本
雙水鎮精準招商引資
打造銀洲湖西岸
百億紙業城
“我們精準招商引資,着力引進與造紙產業關聯度高、集羣化發展、帶動力強的建鏈、強鏈、補鏈項目,壯大主導產業。”在新會區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暨工業投資促進大會上,名列全區1—4月多項經濟指標“紅榜”的雙水鎮介紹了近年招商引資的“秘訣”。
2019年,雙水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1.04億元,其中銀洲湖紙業基地(下稱“基地”)產值達到117億元,帶領全鎮造紙產業突破百億元大關。產業集聚效應的顯現得益於雙水鎮近年來的精準招商與精準培育。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雙水鎮共有規模以上製造企業45家,其中亞太紙業產值近60億元,中順紙業、維達紙業均超10億元。沿着造紙產業鏈的上下游和價值鏈的中高端方向,雙水鎮精準引入了總投資22億元的旺盈印刷包裝項目以及20億元的亞太紙業無紡布項目,中順紙業、華泰紙業、仁科綠洲紙業等骨幹企業的增資擴產計劃也在穩步推進,進一步擴大了基地的集聚效應。
一手抓招商,一手抓技改,雙水鎮在引進強鏈企業的同時,也不忘狠抓落地紙業企業工業技改的進度。2019年,雙水全鎮工業企業技改投入達到9.18億元,同比增長近50%。其中,多家紙業企業技改累計投資超1.2億元,推動行業朝着節能減排的綠色方向發展;中順紙業在雙水建成造紙研發中心,更是為全行業打造了集研發、設計、生產於一地的發展新樣本。
如今,基地正在完善道路、管網等基礎配套設施。建成後,這個銀洲湖西岸的“紙業城”將為雙水鎮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勁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