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5家券商前7個月新增借款超1700億元 大規模發債“補血”是主因

由 太史憶秋 發佈於 財經

  本報記者 周尚伃

  今年以來,券商加槓桿趨勢明顯,新增借款數額持續增加。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日有15家券商密集披露今年1月份-7月份的新增借款情況(新增借款超當年淨資產的20%或40%觸發信披標準),累計新增借款額1738.82億元。

  從各家券商披露的新增借款分類明細來看,發行債券、收益憑證成為前7個月券商新增借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券商新增借款的方式還包括同業拆借、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拆入資金、收益權轉讓等。

  8家券商新增借款

  超去年年末淨資產的40%

  僅8月6日、7日兩日,就有包括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泰證券、安信證券在內的15家券商集體披露今年1月份-7月份新增借款情況,累計新增借款1738.82億元。其中,7家券商新增借款超2019年年末淨資產的20%,其餘8家券商新增借款已超2019年年末淨資產的40%。

  具體來看,新增借款佔2019年年末淨資產比例最高的為中信建投。截至7月末,中信建投今年前7個月已累計新增借款327.88億元,佔2019年年末淨資產的57.63%,新增借款主要包括債券、收益憑證等。

  其中,中信建投發行債券餘額較2019年年末增加60.96億元,變動額占上年末淨資產的比例為10.72%,主要是中信建投發行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券餘額增加所致。中信建投其他借款(含收益憑證、轉融資等)餘額較2019年年末增加255.53億元,變動額占上年末淨資產的比例為44.91%,主要是收益憑證、轉融資餘額增加所致。此外,中信建投銀行借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加11.39億元。

  此外,中金財富、南京證券、長城證券3家券商前7個月的新增借款佔2019年年末淨資產比例也均超50%。

  從長城證券的新增借款的分類披露(合併口徑)來看,僅有發行債券及收益憑證兩項。截至7月末,長城證券發行債券餘額較2019年年末增加32.8億元,變動數額佔2019年年末淨資產的比例為18.9%,主要是公司發行公司債券增加所致。同時,長城證券其他借款餘額較2019年年末增加54.23億元,變動數額占上年年末淨資產的比例為31.25%,主要是發行收益憑證增加所致。而華西證券今年前7個月的新增借款全部因發行的收益憑證、公司債券及短期融資券所致。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目前券商新增借款主要以發行債券、收益憑證為主。15家券商中僅有4家使用銀行貸款方式借款。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政府放寬了企業發債的額度控制,企業債相對銀行貸款要求沒有那麼嚴格,而且券商自己有發行渠道,融資比較容易,因此發債成了券商融資的重要手段。”

  對於今年新增借款對各家券商償債能力的影響,各家券商表述基本一致,均表示新增借款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屬於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範圍。

  允許券商公開發行次級債

  有效提升槓桿運用水平

  隨着券商向重資本業務的轉型,年內券商不斷髮行短期融資券、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次級債、可轉債等發債融資方式補充資本金,以增強競爭力。從上述各家券商披露的新增借款分類明細來看,發行債券也成為年內券商新增借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同花順iFinD數據後發現,今年前7個月,券商通過發行證券公司債、證券公司次級債、短期融資券及可轉債的形式,已累計募資9681.26億元,同比大增98.86%。其中,發行141只證券公司債,募資3450.68億元;發行41只證券公司次級債,募資751.58億元;發行198只短期融資券,募資5451億元,發行1只可轉債,募資28億元。

  5月29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修改<證券公司次級債管理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在《管理規定》發佈前,券商只能非公開發行次級債券,發行減記債等其他品種也缺乏明確依據。修改後的《管理規定》進一步拓寬了券商發債渠道。

  對此,東方證券分析師唐子佩認為:“《管理規定》允許券商公開發行次級債,無疑將顯著拓展券商次級債融資渠道,有效提升槓桿運用水平,充實資本,提升防風險能力,同時也為券商發行其他品種的公司債奠定了法律基礎。”

  國開證券分析師程凌也表示,“在當前寬鬆的市場環境下,如能補充長期的低成本資金,有利於券商做大資產規模,提升槓桿率和盈利能力。此外,《管理規定》為創新品種預留了制度空間,券商融資渠道有望進一步拓寬,未來券商的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將成為競爭的重點,大型券商將更具優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