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迫於無奈,對中國進口原料藥恢復通關,態度為何360度大轉變?
幾十年來,被稱為“世界藥房”的印度,不斷向其他國家出口廉價藥物,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非專利藥品國家和主要藥品出口國之一。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醫藥產業涉及三個環節:醫藥原料、醫藥研發與製造、醫藥流通。其中,印度不可避免的現實是,其製藥商高度依賴中國原材料。因此,最近在印度暫停中國貨物清關的情況發生了逆轉。
據印媒體報道,自6月30日晚以來,印度已開始清理滯留在各個港口的從中國進口的大批原材料。據報道,這些商品的總價值已經達到20億印度盧比。該報告指出,貨物很久以前就已抵達印度港,但受到印度“壞潮”的影響,導致清關延誤。然而,從印度悄悄放行中國原料藥通關的舉動來看,在國內看似波濤洶湧的阻力下,它實際上暴露了自身虛弱和缺乏信心的真實情況。以這次事件為例,印度態度轉變的主要原因不外乎這三點。
首先,印度製藥公司陷入了原材料短缺的危機。事實上,在印度決定清除中國原料藥之前,印度藥品出口促進委員會向印度,商務部化工部, 衞生部和家庭福利司提交了一份聲明,要求不要限制從中國進口原料藥。如果這樣做,就相當於切斷了印度製藥企業的“生命之路”這是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有1500多家原料藥製造商。2019年,中國每年出口原料藥1011.85萬噸,年出口額達336.83億美元。
其中,中國向印度出口原料藥80.79萬噸,價值56.53億美元,佔中國原料藥出口總量的近17%,佔中國向亞洲出口原料藥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一系列數字表明,在印度這個仿製藥大國的背後,是中國的原料藥高度依賴。3月,當面臨中國,突發事件的考驗時,印度專門派專機前往中國採購原料,以防止印度製藥公司嚴重短缺。目前,印度的防疫封鎖期尚未完全結束。如果中國,對原材料採取限制措施,無疑將加劇印度製藥商的原材料短缺危機。
第二,印度疫情可能迎來爆發的高峯期。更重要的是,印度有13.5億人口,累計確診病例超過60萬,是世界上確診病例超過60萬的第四個國家。然而,這是現有的統計數據,當時印度的檢測和疫情跟蹤仍然嚴重不足。難以想象實際數字有多大。在這種情況下,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亞預測,的疫情高峯可能出現在7月;鑑於醫療條件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印度疫情大規模爆發的嚴重程度將超過美國,因此,印度需要製藥公司全力生產藥品,以確保基本醫療服務和控制疫情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生產COVID-19中的有效藥物——和羥氯喹所用的原料有90%直接來自中國。基於印度市場的強勁需求,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的抗瘧藥羥氯喹中的硫酸出現了反向增長,超過了去年100噸的水平。
第三,印度經濟復甦面臨巨大挑戰,這一關鍵支柱不可戰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非專利藥物生產基地之一,印度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製藥工業。本財年2020,印度仿製藥出口總額高達191億美元(約合1349億元人民幣)。為了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在疫情爆發前,印度醫藥部還制定了“2020年醫藥願景”,旨在使印度成為全球主要的藥物研發中心,幫助印度早日實現“5萬億美元經濟”的夢想。
只是瘦子的現實給了印度一個打擊。儘管中國已經逐步放鬆了封鎖規定,以促進經濟活動,但這不太可能阻止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收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印度經濟將下降4.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加快中國,經濟復甦的前提下,中國仿製藥市場也迎來了蓬勃發展。據中國醫藥產業信息中心測算,2020年中國仿製藥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大關,達到14116億元。
這家印度仿製藥巨頭已經抓住了這個商機,並加快了中國市場的佈局。例如,去年,印度錫普拉邁出了重要一步,與中國企業建立了合資企業;瑞迪,印度,博士開發的仿製藥也獲得了中國,等8個省的供應權。從印度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來看,為了振興苦苦掙扎的經濟,扭轉經濟持續下滑的危機,印度真的願意放棄中國的萬億醫藥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