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深圳麥當勞對一次性餐具收費的新聞躥上了微博熱搜。據悉,9月15日起,深圳麥當勞不再提供免費餐具。在麥當勞用餐,使用包括刀、叉、勺等在內的一次性餐具,消費者需要多付0.5元。麥當勞方面表示,此舉是助力環保,響應政府號召收費提供一次性餐具。有媒體走訪發現,部分紅荔村、永和大王、星巴克等餐飲機構也推出了一次性餐具收費政策。
圖據深報視聽。
9月1日開始實施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規定:“餐飲服務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實際上,對一次性餐具收費並非深圳首創,在此之前,上海和北京已出台了類似規定,目的都是為了“讓生活垃圾從源頭減量”。
從理論上看,對一次性餐具收費能夠增加消費者的“痛感”,從而減少對一次性餐具的消耗。不過,不少人似乎對這種制度善意並不“買賬”。有媒體在微博上發起了一項投票,“你願意為一次性餐具付費嗎?”在參與的數萬名網友中,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不願意,得下調菜品價格”。雖然網友有諸多理由要求下調菜品價格,但這幾乎是一種難以實現的夢想。一方面因為餐飲機構有自主定價權,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無論菜品如何定價,多收了三五毛的一次性餐具,總能讓人感覺是一種額外收費。
提起一次性餐具收費,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限塑令”,同樣是明確付費使用的原則,兩種制度都試圖通過價格槓桿的調控,來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其實,在大多網友看來,無論一次性餐具還是塑料袋,從來都沒有真正免費過,這些名義上由商家免費提供的東西,早就計入運營成本並最終轉嫁給了消費者。正因為如此,憑空多出的收費內容難免令人不滿。更為尷尬的是,在某些時候,價格槓桿的作用也是不容高估的。
近年來,“限塑令”變成“賣塑令”的吐槽不絕於耳,多處可見的“白色污染”依然“我行我塑”。來自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天使用塑料袋約30億個,其中僅用於買菜的塑料袋就達10億個。菜市場之所以成為白色污染重災區,是因為消費者買菜的時候必然需要一個包裝袋,在這樣的剛性需求面前,價格槓桿往往是無效的。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餐飲機構對一次性餐具實施收費。
同樣是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餐飲機構與外賣企業所面對的情況大不相同。外賣畢竟是買回來吃的,消費者大可以自備餐具。但餐飲機構提供的是堂食,如果一次性餐具是必需品,消費者實際上只有付費使用這一種選擇。這將帶來的到底是“垃圾減量”,還是“餐飲消費不便”?對剛性需求進行硬性收費,是此類規定飽受詬病的關鍵所在——“收費環保”旨在推廣環保理念,而不是為商家創造額外收益,如果只有收費而沒有環保,必然會遭受消費者的牴觸。
化解這樣的矛盾其實並不難,雖然禁止提供免費一次性餐具,但並沒有禁止提供餐具。對於餐飲機構來説,在付費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同時,有必要提供免費餐具的選項,並嚴格執行清潔消毒等一系列規範。只有提供免費選項,才能使人們確信,付費使用一次性餐具是為了環保,而不是為了額外收費。從消除白色污染的角度看,一次性餐具是否免費使用可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次性餐具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材質?
塑料製品消耗量居高不下的現實背景中,不僅意味着環保壓力與日俱增,同時意味着相關替代品產業大有可為。相比起“多收了三五毛”,儘快加大相關產業投入,大力發展可降解替代品,才應該是一次性餐具的更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