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央行課題組:非銀行金融機構脆弱性明顯暴露,主要有四大風險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楊志錦

編輯:曾芳

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近日在《中國金融》發表《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一文。文章指出,疫情也使得全球經濟中原有的脆弱性和結構性扭曲加速暴露。非銀行金融機構期限錯配、高槓杆等風險凸顯,成為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場暴跌的重要推動因素。

文章稱,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脆弱性在此次疫情危機中明顯暴露。近年來,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統計,非銀行金融機構佔金融中介機構總資產的比重已接近50%,成為許多企業和家庭重要的融資來源。

此次疫情危機中,受益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一系列改革措施,銀行部門表現出較強的韌性,成為混亂中的穩定因素。然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受到的監管依然有限,其脆弱性在此次疫情危機中明顯暴露,成為2020年3月份金融市場暴跌的重要推動因素。

文章稱,非銀行金融機構風險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共同基金流動性錯配嚴重。貨幣市場基金、公司債券市場基金等共同基金對客户承諾可以當天贖回,但這些基金往往投資於期限較長、流動性較差的貨幣工具和公司債券,導致期限錯配風險。當市場遭遇衝擊時,基金管理人難以迅速將這些資產變現以滿足贖回壓力,引發流動性短缺問題。

二是對沖基金高槓杆積累風險。一直以來,對沖基金通過加槓桿的方式放大資產規模以擴大收益。2020年3月份,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急劇惡化,對沖基金投資受損,保證金要求驟增,被迫去槓桿,拋售投資資產,並波及其他類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加劇市場流動性壓力。在美聯儲干預下,股票和債券波動已恢復正常。在收益率極低、市場波動性緩解的條件下,以及在美聯儲將繼續支持關鍵市場的預期下,對沖基金正在重新加槓桿,繼續積累風險。

三是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放大了市場波動。ETF具有投資門檻和交易成本低、交易便利度高等特點,因而流動性較好,被投資者頻繁交易。在2020年3月份市場流動性短缺時,金融機構大量賣出ETF以獲取流動性,導致ETF淨值縮水,並傳導至其標的資產,這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債等資產的拋售行為,進而加劇了金融市場波動。

四是風險資產之間的相關性仍遠高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水平,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銀行系統風險傳染性增強。高相關性意味着投資者很難通過分散投資類型來增加多樣性,減少風險,還會在市場出現突然下跌時加快風險在各個投資組合中的傳播。此外,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債務和債權增長迅速,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聯繫緊密,使得非銀行金融機構風險極有可能傳染銀行部門。

文章還指出,疫情持續的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並引發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重新配置,正在對經濟造成長期影響:

從企業看,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危機將轉變為償付危機,企業破產可能大幅增加。國際清算銀行(BIS)預計,到2021年,發達經濟體企業破產率將平均增長約20%,較2007年到2009年間企業破產率平均上升45%。

從家庭看,很多臨時性失業正在轉變為永久性失業。研究顯示,今年4~9月,美國臨時性失業率從11.5%降至2.9%,永久性失業率卻從3.2%上升到5%。同時,學校大面積停學對知識傳播和人力資本積累造成損失,影響長期勞動生產率提高。

從公共部門看,各國政府為應對疫情危機出台了創紀錄的財政政策,政府赤字激增,未來將長期揹負沉重的債務負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算,截至2020年9月,全球各國為應對疫情采取的財政措施,規模佔全球GDP之比約為12%,全球公共債務率水平將在2020年達到100%,公共債務未來很可能繼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