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近期表現相對平穩的美國股市上演“跳水行情”,受此影響,本週一亞歐多地市場主要股指走軟。
業內專家指出,美聯儲內部分歧成為拖累投資者信心的重要原因。有機構預計“鷹派”委員可能促使美聯儲提早結束量化寬鬆(QE)並加息。在此背景下,與美元、美股關聯較大的資產會否受到拖累?哪些大類資產反而將“漁翁得利”?
擔憂情緒緣何升温
業內人士分析,美股投資者近期擔憂情緒升温主要源於三大因素,即美聯儲貨幣政策、美國通脹水平、經濟前景,這三大因素息息相關,本質上都反映着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基本面。
此外,上週召開的美聯儲例會比市場預期更加“鷹派”。美聯儲當天宣佈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但把今年通脹預期上調至3.4%,比3月預期高1個百分點。會後發佈的經濟預測顯示,美聯儲官員對2023年年底前聯邦基金利率中值的預測上升至0.6%,高於3月的0.1%左右水平。市場認為,這或暗示2023年年底前將有兩次加息,政策收緊速度或快於先前預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美聯儲決策層在會上討論了削減購債計劃,但削減購債的時機尚不確定。
美聯儲部分委員的最新表態也透露出內部分歧。James Bullard是曾經的“鴿派”委員,其從上月開始轉變立場。他認為,依據目前強勁的通脹數據等因素,美聯儲傾向於鷹派是“自然的”。與之形成對立的是,Neel Kashkari堅持2023年維持零利率的立場,認為這有助於更多的美國人找到工作。
通脹水平方面,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5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5%,創下2008年8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遠高於市場預期的4.7%,也高於前值4.2%;在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變動的核心CPI同比上漲3.8%(創下1992年以來最大漲幅)這一因素,同樣超越預期。其他多數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通脹水平也明顯攀升。如果美國高通脹持續,接下來無疑將對全球經濟、央行政策以及金融市場帶來連鎖反應。
申萬宏源證券宏觀分析師秦泰認為,美國高通脹將持續,但並非基於對美國需求前景的樂觀預期,而是美國供給端或將恢復緩慢。長期來看,即使在“擠出生產”的補貼結束後,也不會對美國生產恢復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經濟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更給美國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影。
外溢效應幾何
當前投資者關注的是美股投資者擔憂情緒的外溢效應大不大,會不會持續?
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取決於美國通脹、經濟前景以及美聯儲政策因素。中長期看,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無疑正在上升。
瑞士百達財富管理投資主管及首席投資官César Pérez Ruiz表示,預期美聯儲會在夏末推出有關縮減量化寬鬆計劃的方針。
曾在美國財政部、美聯儲任職的保德信固定收益首席經濟學家Nathan Sheets指出,美聯儲內部對框架意見不一致。其中一方希望在2022年加息,因為他們預計失業率將回落至3.8%(幾乎是充分就業),而通脹將下降並保持在略高於2%的水平。他們認為,在增長穩健以及通脹達到目標的情況下,逐步採取措施令利率正常化正合時宜。另一方則尋求採取“觀望”態度。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目前美國資本市場估值水平處於歷史高位。例如,以計算機、電子設備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需求增幅超過20%,這部分需求被提前透支,而業績增速並沒有跟上。在目前高估值和不確定性的環境下,美股下半年風險凸顯。
此外,機構投資者對美股板塊走向的判斷分歧很大。瑞信首席美國股市策略師戈盧布認為,週期股是美國股市當前估值最低的板塊。經歷了去年以來的強勁上升,成長股估值幾乎是近10年平均水平的兩倍,而目前週期股估值僅比歷史水平高出約40%。美銀全球研究報告則顯示,隨着美國財政刺激影響消退,週期股調整反彈正在進行中。該行預計,今年夏天週期股將迎來多重利空的“完美風暴”考驗,多頭將重新轉向科技成長股。
資金何處避險
隨着美國股市風險升温,部分業內專家觀點也有所轉變,對於部分地區的股市、債市以及“幣資產”擔憂情緒隨之升温。
今年5月初,César Pérez Ruiz還曾樂觀地表示,經濟復甦如火如荼,黑暗盡頭是光明。但他最近警示了美國等地股票、債券兩大類資產的潛在風險。“股市最近出現疲弱信號,投資者擔憂日益加劇主要源於估值上升、供應短缺、通脹、貨幣寬鬆政策退場跡象出現、美國和全球税收上升,以及市場中最具投機性的板塊出現巨大價格波動。債市方面,通脹和債券收益率上升意味着政府債券持有者的前景預期黯淡。”
從中期看,市場對於亞洲資產以及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青睞度升温。瑞信環球首席投資總監施博萬指出,通脹壓力或帶來夏季市場短暫動盪。夏季結束之後,通脹率飆升之勢將逐漸退去,外部順差開始佔據上風,投資機會將會顯現。在與通脹掛鈎的收緊預期逐漸散去的背景下,亞洲市場足以打破平衡,並再度吸引投資者重返區域股市。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國際多元資產部門高級投資經理黃思遠表示,今年是投資相對艱難的一年,但投資者仍可以選擇性地開展投資,黃金不失為選擇之一。
記者 張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