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6日訊 (記者 周琳)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境外機構持有的人民幣債券託管量已達33751.87億元,創近5個月以來新高,到今年7月底,境外機構已連續32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
對此,北京千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林認為,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中國在抗擊疫情以及經濟恢復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全球矚目。海外部分經濟體為對沖疫情帶來的經濟危機,連續下調基準利率並隨之開啓無限量QE政策,導致中外利差持續高位運行,人民幣不斷升值。同時中國經濟復甦成長的穩健基本面,也為人民幣債券投資提供很強的安全邊界與長期正回報。隨着中國債券市場規模增加、體系不斷完善、對外開放力度加大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預計未來境外機構參與人民幣債券的投資還將處於穩步提升的趨勢。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表示,境外機構持續增持人民幣債券的原因:一是中國經濟發展穩健,前景向好,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的表現可謂一枝獨秀。中國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經受住了疫情的極限壓力測試,有利於增強其他國家和地區與中國開展貿易和投資往來的信心,中國在全球貿易鏈條中的地位更加穩固。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比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國金融資產的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得到國際資本的一致認可,“增配中國”是外資的共同策略。
二是中國債券市場泡沫風險小。2020年疫情以來,海外央行紛紛大規模寬鬆,中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相對而言十分節制。同時,經過2017年以來的嚴監管,中國股市、樓市等資產價格泡沫較小,金融系統性風險可控。因此,中國金融體系整體較為健康,估值泡沫相對於海外市場而言較小。
三是在全球低利率環境下,中國債券市場利率水平相對更高,且人民幣匯率長期內存在升值趨勢。相比於歐美零利率或負利率的債市收益率水平,中外債市利差十分可觀,中國債市投資收益高。同時,相對於土耳其、巴西等新興經濟體,中國金融市場波動相對較小,投資風險可控。從長期看,中國經濟增長穩健,國際影響力日益提高,人民幣存在長期升值趨勢。“高利差+匯率升值”的雙重收益令海外投資者心動。
四是中國不斷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渠道和便利性不斷增加。國際主要債券指數紛紛將中國債券市場納入其中、提高權重,外資配置動力不斷增強。近期中國還宣佈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內探索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換,進一步加快資本賬户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將不斷加深。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境外機構連續32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其中,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間,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速度明顯加快,單月增持規模最高為1719億元;進入2、3月份,受“縮減恐慌”影響,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規模減少;但之後隨着外部衝擊緩解,境外機構增持人民幣債券規模再次回升,7月份新增持人民幣債券754億元,創了近5個月來的新高。今年前7個月,境外機構累計增持人民幣債券4904億元,同比增長5%。這反映人民幣債券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增強。主要由於以下四方面原因:一是,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較好,經濟穩步恢復、穩中向好,得到國際投資者的認可,人民幣資產成為“避風港”;二是,近年來我國加快了金融對外開放步伐,債券市場的相關政策不斷完善,為國際投資者投資人民幣債券創造了更加便利化的條件;三是,為應對疫情衝擊,全球主要經濟體實施了大規模的財政貨幣刺激政策,中國則堅持實施正常的經濟政策,人民幣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保持了正收益,彌補了全球安全性資產的不足;四是,今年10月中國國債將被納入富時羅素世界債券國債指數,至此國際主流相關指數均涵蓋了人民幣債券,進一步激發了境外投資者配置人民幣債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