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三年四次被罰,新生支付怎麼了

北京商報訊(記者 廖蒙)三項業務違規,這家支付機構再被罰。4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央行海口中心支行於4月3日發佈了1張罰單,新生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支付”)被罰款39萬元,作出行政處罰的決定日期為3月27日。

根據央行披露的罰單詳情信息,新生支付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將資金結算至商户非同名賬户;違規向不符合條件的特約商户提供“T+0”結算;違規允許外包服務機構以特約商户名義入網。

不足三年四次被罰,新生支付怎麼了

央行官網信息顯示,新生支付於2011年5月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在2016年5月進行第一次牌照續展時,新生支付合並海航集團旗下另一家支付機構——浙江盛炬支付技術有限公司支付業務,新增銀行卡收單業務類型。當前,新生支付業務類型包括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浙江省、江蘇省、海南省、福建省、四川省)以及全國範圍內的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不足三年四次被罰,新生支付怎麼了

針對此次被罰具體原因以及後續整改進度,4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也向新生支付進行了採訪。新生支付指出,本次處罰主要針對的是從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上半年的少量交易,公司對監管機構本次檢查發現的問題高度重視,目前已完成了全部的整改工作。

對於新生支付被罰一事,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雖然本次罰單處罰金額比較少,但實際上違規情節性質還是比較嚴重的,涉及到的違規事項也是央行一直以來三令五申要求整改的問題,並且這類違規事項存在較大風險。例如,違規允許外包服務機構以特約商户名義入網,這就有可能讓外包服務機構通過大商户二清的流程轉移真實商户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來,新生支付已經連續三年被央行處罰。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本次罰單在內,在不足三年的時間裏,新生支付領到了四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接近1000萬元。

具體來看,2021年5月,新生支付成都分公司因與身份不明的客户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户開立匿名賬户、假名賬户,被罰款864萬元,時任公司總經理蔡青被罰3萬元;2021年11月,因存在將資金結算至商户非同名賬户、違規向不符合條件的特約商户提供“T+0”結算等違規行為,新生支付被央行海口支行罰款24萬元;2022年9月,新生支付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罰66萬元,時任公司風險控制部總經理汪紅偉被罰3.9萬元。

談及近三年四張罰單對公司的影響以及後續合規展業規劃,新生支付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新生支付於2022年啓動戰略轉型及合規管理升級工作,公司也針對監管單位提出的檢查結果進行合規整改,通過培訓使公司內部的合規體系建設和人員合規意識有了明顯的加強和提升。

新生支付提到,已將智能化風控系統建設列為2023年重點推進工作,新系統專門加入了針對違反監管要求和歷次監管檢查提出的問題進行識別和預警,確保有效提升合規管理能力和風險防範能力。公司將圍繞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集團產業協同等發展契機,着力打造綜合行業解決方案。

事實上,進入2023年以來,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嚴監管態勢持續進行,也有多家支付機構領到罰單。在王蓬博看來,支付機構本身應該提高對合規建設的重視程度,改變自身產品和盈利結構,同時進一步加強對外包服務商的管理。

“從支付機構合規建設來看,數字化、智能化的風控體系能夠發揮更大的監控空間,支付機構也應該做好數字化建設,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效率,確保各項業務合規進行。”王蓬博補充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8 字。

轉載請註明: 不足三年四次被罰,新生支付怎麼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