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7單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發行 企業低碳轉型融資更具針對性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0日訊(記者 陳果靜)5月10日,中國華能、大唐國際、長江電力、國電電力、陝煤集團、柳鋼集團、紅獅集團等首批7單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簡稱SLB)成功發行。首批發行的7單項目均為2年及以上中長期債券,發行金額73億元。

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是指將債券條款與發行人可持續發展目標掛鈎的債務融資工具,通過債券結構設計激勵發行人制定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滿足各類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的融資需求。 從發行端來看,可持續掛鈎債券對募集資金用途無特定要求,能夠讓前期無法發行綠色債券的企業參與到可持續債券市場中。從投資端來看,較高的信息披露要求便於投資人全面理解和評估,同時,能夠較大程度督促發行人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吸引多元化的投資人。

“相較於綠色債券,可持續掛鈎債券更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和適應性。”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高衞濤表示,可持續掛鈎債券可以更大範圍、更大規模滿足能源結構轉型需求,提升發行人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碳密集、高環境影響行業如鋼鐵、水泥、火電等提供轉型升級資金需求。

具體來看,首批項目掛鈎目標涉及企業單位產值能耗值、供電標準煤耗值以及清潔能源年度裝機容量等多項指標。如中國華能的目標是“2023年末,發行人甘肅公司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不低於150萬千瓦,明顯高於過往3年曆史數值”;長江電力的掛鈎目標為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陝煤集團同時設置噸鋼綜合能耗、火電供電標準煤耗、新能源裝機規模3個指標作為掛鈎目標。

掛鈎目標設定後,如何保證這一目標客觀、合理可行?經濟日報記者瞭解到,首批項目全部聘請了第三方機構開展發行前評估和存續期定期驗證,持續跟蹤掛鈎目標的實現情況。同時,發行人均與第三方機構簽署相關合同並在發行文件中披露主要內容,明確各方權利義務,實現權責利對等,通過合同約定和信息披露,督促各方專業、客觀、公正開展相關工作,切實保護投資人利益。

作為第三方評估機構代表,聯合赤道綠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景允對首批項目指標制定的合理性和評估結果的客觀公正性充滿信心。劉景允表示,首批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選擇的掛鈎指標均與發行人整體戰略密切關聯,設定的目標值充分體現出企業減排雄心,並且全部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評估驗證,通過嚴格的權責義務約定和持續信息披露強化各方監督責任,這些措施必將有效保障指標結果的科學、客觀、公正,切實保護投資人利益,真正促進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轉型目標實現。

從發行效果來看,首批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面世得到市場廣泛認可。市場認購熱情高漲,81家投資人蔘與認購,平均認購倍數2.09倍,43家獲配機構,票面利率普遍低於發行人同期二級市場利率水平。

市場各方認為,這體現了發行人、中介機構以及投資人各方對綠色轉型、可持續發展和碳減排的積極態度,既滿足了實體經濟可持續轉型的資金缺口,又彰顯了發行人實現目標的決心,同時還契合了投資人的綠色投資理念訴求,引導資金向相關領域傾斜。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陳偉表示,可持續掛鈎債券是交易商協會在借鑑國際資本市場協會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原則及國際市場典型案例的基礎上,立足我國國情推出的創新型債券產品。該產品通過掛鈎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能夠有效促進鋼鐵、煤炭等碳密集型企業低碳轉型。

“首批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推出正當其時。”劉景允認為,要實現我國碳達峯、碳中和目標願景,傳統產業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和技術改造升級至關重要,迫切需要大量的金融資金支持才能實現,交易商協會推出這一債券,滿足了高碳行業展現可持續發展理念和低碳轉型融資需求,其特點兼具針對性和靈活度,是綠色債券市場的有益補充,為全球轉型金融發展探索提供了實踐樣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1 字。

轉載請註明: 首批7單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發行 企業低碳轉型融資更具針對性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