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重點 突破痛點——銀行業保險業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務有效模式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是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要之舉。

  瞄準就業、住房、養老等重點領域擴大金融供給,精準解決信用等級識別難等融資痛點……在日前銀保監會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北京、山東、廣東、重慶等多地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詳解各地新市民金融服務的經驗做法。

瞄準重點 突破痛點——銀行業保險業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務有效模式

  “從我們前期的問卷結果來看,新市民對居住問題以及相關金融服務最為關心。”廣東銀保監局副局長王吳慶表示,努力讓新市民住得起、住得穩、住得好,金融機構責無旁貸。

  據他介紹,目前廣東轄內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將近4萬億元,其中90%都是首套房貸,幫助新市民實現“居者有其屋”。廣東銀保監局指導銀行機構助力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為173家企業提供融資340億元,支持新建及改造長租房源近16萬套。

  小微企業是吸納新市民創業就業的主力軍。北京銀保監局基於北京市貸款服務中心建設集首貸、續貸、確權融資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融資服務平台,推動銀行信貸精準投向小微企業,有力支持企業應對疫情挑戰,持續吸納和穩定新市民創業就業。

  截至一季度末,該中心累計完成續貸審批1.33萬筆、金額504.3億元;累計完成首貸審批4.01萬筆、金額1578.5億元;絕大多數為小微企業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

  “我們通過積極支持就業吸納能力強的製造業、‘專精特新’企業、民營中小微企業等,增強‘源頭活水’,為新市民在城市就業增收、落户安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重慶銀保監局副局長周光宇表示。

  據介紹,今年一季度,重慶銀行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超過10億元,同比增長43%,直接扶持近6000人創業。

  新市民在享受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面臨信用等級難識別、收入狀況難確定、有效抵押物不足等問題。

  “新市民金融服務是新型城鎮化戰略為金融監管出的一道考題。”山東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許彥峯表示,為打破新市民金融服務的信息瓶頸,山東銀保監局引導銀行機構探索構建新市民户籍地、居住地和工作地“三地聯動”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和服務協同,通過區域聯動解決金融服務所在地和抵質押物所在地的空間錯配,提供精準服務,有效分散風險。

  “北京銀保監局積極推進政務數據與監管數據共享,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已與5個政府部門實現數據直連,整合了新市民的公積金、社保、醫保、民政、不動產等信息。42家銀行保險機構已申請接入該網絡,在取得客户授權的前提下,能夠快速查詢相關數據,助力精準捕捉新市民信用狀況,有的放矢推出相應金融產品。”北京銀保監局副局長王威表示。

  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銀行保險機構在產品、模式、服務方面積極創新。齊魯銀行針對新市民專門制定創業貸管理辦法,簡化對經營流水時限限制,主要考察客户品質和實際經營狀況,最短1日內即可完成審批和放款,已於4月2日成功發放首筆貸款20萬元。

  新市民羣體對疾病或意外的風險抵禦能力較弱,尤其需要物美價廉的保險產品為其生產生活“兜底”。

  北京銀保監局指導轄內保險機構重點圍繞快遞物流、家政服務、建築施工等吸納新市民就業較多的行業研發專屬保障產品,如企財險、僱主責任險、建工意外險、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險等,2021年提供風險保障超過4100億元,惠及從業人員超過60萬人次。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任重道遠。王威表示,將繼續打通監管和政務數據壁壘、豐富數據維度,助力銀行保險機構利用大數據精準評估新市民信用水平,切實提高新市民金融產品定價的準確性和風險防控的有效性。同時加大保險產品和服務供給,做好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經辦工作,做好吸納新市民較多行業企業的保險保障服務等。(記者李延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0 字。

轉載請註明: 瞄準重點 突破痛點——銀行業保險業探索新市民金融服務有效模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