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消費成為支柱產業,多層級、多元化的商圈體系基本形成,體驗式消費成為主流,消費升級助推商業功能提升……經過多年發展,閔行商業進入平穩增長的大好時期。
今年的購物節即將啓動,閔行的商業發展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又有什麼特色?其佈局呈現出怎樣的特徵,對一些短板又將如何拾遺補缺?一份來自區經委最新的商業消費報告出爐了……
多層級多元化的商圈體系
基本形成
閔行商業發展經歷了供銷社階段(1993-1998年,社零從18億元增加至78億元,年均增幅27.4%)、百貨店階段(1999-2012年,社零從不足百億增至566億元,年均增幅15.2%)、購物中心階段(2013-2017年,社零增長到942億元,年均增幅8%)。2018年以來,以全力打響“上海購物”品牌為標誌,閔行商業發展進入體驗經濟階段,2020年社零額達到1900億元,並呈現出四個特點:
商業消費已成為支柱產業。2020年全年商品銷售額6592.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00.24億元,總量全市第二。同時商貿業發展質量提升,批發零售業税收收入107.86億元,佔全區税收收入總量的15.39%,佔第三產業税收收入總量的23.24%,僅次於房地產業(43.45%)位列第二,商業已成為閔行支柱產業。
龍湖閔行天街,閔行南部地標商業
多層級、多元化的商圈體系基本形成。各商圈發展迅速,特色不一,各自精彩:虹橋商務區率先建設“商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吳中路商圈成為市級商圈、七寶商圈人氣爆棚、南方商圈立足長三角打造資源強鏈接平台……
截至目前,全區商業體39個超過330萬平方米。其中20萬平米以上的特大型商業綜合體1個(仲盛世界商城),10-20萬平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體12個:愛琴海、萬象城、龍湖虹橋天街、七寶萬科、中庚漫遊城、百聯南方、虹橋天地、維璟廣場、七寶寶龍、浦江萬達、顓橋萬達和馬橋萬達;5-10萬平米的中型商業綜合體14個:新華聯購物中心、龍湖閔行天街、莘莊龍之夢、凱德七寶、虹橋麗寶等,5萬平方米以下的社區商業(商業綜合體)12個。以虹橋商務區商圈和虹橋吳中路商圈為引領,七寶、莘莊、南方等商圈配合,多個社區商業中心為補充的現代化商業網點體系基本形成。
目前閔行最大的單體商業綜合體建築
此外區內36家大型超市賣場、數百家中小型超市、5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92個室內菜市場、7個新模式生鮮超市(4個盒馬鮮生、2個寶燕市集、1個康品彙)和245個智慧微菜場,極大豐富了市民購物和生活。
虹橋天地世界音樂節及後備箱集市
體驗式消費成為主流。購物不再是滿足生活所需,而成為生活方式本身。大多數商業綜合體百貨零售佔比在40%左右,餐飲、文化、娛樂等消費業態佔比超過60%。例如,愛琴海購物公園是閔行人流量最大的商業體,明珠美術館、網紅新華書店、冰雪樂園、馬術場、天空農場等是引流關鍵;一條在仲盛開出實體店,年輕消費者不僅關注商品的“顏值”和價格,更對消費過程的體驗和商品實效的親測有更高要求。
萬科的年宵市集
寶龍的繡香囊
消費升級助推商業功能提升。近年來,國際品牌在上海的集聚度越來越高,各區競相吸引首店落地、新品首發。2020年上海新開業首店909家,閔行66家、佔比約7%,全市名列前茅。同時積極推動開設離境退税商店,吸引外來消費。目前區內離境退税商店5家,分別是匯寶、七寶巴黎春天、南方商城、友誼百貨、莘莊百盛,另有4家商貿企業在其他區開設離境退税商店,分別是達爾芙貿易、孚豐商貿、琉璃工房、飛來信息科技。
2020年閔行區各類首店66家,總數在全市名列前茅
浦江馬橋吳涇顓橋江川
正導入補缺型項目
報告顯示,經過多年快速發展,閔行商業進入平穩增長階段,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商業資源特別是商業體分佈不平衡,“中、北部密集,東、南部相對缺乏,‘大居’所在區域浦江、馬橋等以及吳涇和江川,商業配套相對不足”,區經委相關負責人坦言,商業綜合體一定時期內集中入市是好事,但區域商圈業態同質化,有的強調大而全,主題化和差異化不夠,離滿足消費者的深度需求還有一定距離;對商家來説,租賃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漲也日益成為制約閔行商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中、北部較密集,東、南部相對缺乏
如何破解?記者獲悉,下一步將從引領、特色、補缺三個角度,系統構建閔行商業生態體系。
“引領”,即圍繞本地消費羣體、商務羣體、外籍人士羣體和長三角消費客流,從現有項目及未來供應入手,整體統籌商業市場的功能定位、品牌導入、經營策略、產商互融及土地供應。
基於閔行區位優勢(位於長三角核心區域、上海市面向長三角的門户,虹橋商務區定位長三角CBD)、人口結構(承接上海中心城區、長三角及內陸大量雙向人口導入)和產業優勢(要素齊全、基礎雄厚),藉助新技術、“互聯網+”和大數據精準定位消費客羣的實際需求,大量形成定製化個性化體驗業態,着力打造“優質生活消費體驗地”和“面向長三角的消費引領地”,不斷提升消費貢獻度、消費創新度、品牌集聚度、時尚引領度和消費滿意度。
閔行地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的”核中核“
“特色”,聚焦商圈體系建設、特色商業打造、存量商業更新和商業品牌擦亮,重點解決不充分和商圈業態同質化問題。
一是持續推動兩個市級商圈(虹橋商務區商圈、虹橋吳中路商圈)和六個區級商圈(莘莊商圈、七寶商圈、南方商城商圈、顓橋商圈、劍川路商圈、浦江商圈)組成的商圈體系建設。
二是重點聚焦商務商貿、文化體驗、城市配套和生活服務,持續推動七寶生態商務區文化商圈、九星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商圈、劍川路商務區科技商圈建設,充分藉助相關資源在七寶北片區打造科教文體商業實踐區、南方商城東片區打造休閒旅遊商業體驗區、浦江華僑城打造產城融合商業示範區。梅隴新都匯、江川路地鐵站等區域商業存續時間較長,現存業態經營不夠興旺,亟需轉型升級、打造成為新型社區商業試驗區。
多業態聚集的中庚漫遊城
三是以莘莊商圈和虹橋商務區商圈為重點,以改善綜合管理效率和提升綜合服務體驗為目標,培育品質高端化、體驗便利化、服務集成化的智慧商圈,提升商圈整體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
四是以瑞安虹橋天地為代表,發動一批商業體積極參與“上海藝術商圈”項目,推動商業與藝術融合,打造創意作品、優秀作品發佈、展示及藝術普及和教育的平台。
五是加快虹梅路老外街、虹泉路韓國街和十尚坊等特色商業街區更新步伐,推進老外街夜上海特色消費示範區建設,提升七寶古鎮、召稼樓等傳統古鎮的地域特色,突出異域風情主題餐飲和本土特色餐飲,積極發展創意產品消費,充分展現休閒旅遊城市風貌和消費特色。
六是加大社區商圈發展力度,支持國際特別是國內、本土品牌的全球首店、全國首店在閔行順利落地。引導傳統社區商業載體與社區服務類電商有效結合,形成“店+電”、“O2O”等新型社區商業配套體系。
位於虹橋商務區商圈的玻璃工藝術書局,年度最美書店
“補缺”,即聚焦新型商業體導入、商貿平台塑造等行動,重點解決商業體不平衡、運營成本高和交通短板等問題。
一是導入新型商業綜合體。針對浦江、馬橋、吳涇、顓橋、江川等商業發展相對滯後的區域,鼓勵開發運營一體化項目和標誌型創新型及補缺型項目。結合浦江郊野公園、阿里影業和戲劇學院等導入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匹配商業體;針對馬橋打造人工智能未來小鎮、吳涇打造濱江開發世紀精品和科技時尚小鎮,分別導入更具未來感、科技感和時尚感的商業體。
因地制宜擬導入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匹配的商業體(攝影 陶頌華)
二是存量商業轉型升級。正在抓緊建設中的新九星將打造上海家居建材新型交易的示範地、家居建材創意設計及總部辦公的集中地、家居建材企業創新集聚孵化地、以邁向未來“樂居”生活為主題的特色城市商業綜合體,成為閔行新地標。新的九星家居城將被打造成智能化、全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平台,新九星也將被建設成為內貿流通體制改革和內外貿一體化的轉型樣板,有效承接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
隨着虹橋品彙二期的建成,市民將能買到更多優質進口商品
三是商貿平台塑造。改善閔行商貿平台稀缺的局面,精準延續進博效應,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橋海外貿易中心、長三角電子商務中心為重點全力打造對外開放平台,全面提升閔行進出口尤其是進口能力,積極引導境外消費迴流,努力實現就近消費、放心消費、便利消費,讓市民不出國門就能以合適價格買到各國品牌。漕河涇出口加工區已成上海首家通過綜合保税區驗收的出口加工區,未來閔行在商業綜合體、跨境電商承接國際產品展示、國際供應商展銷溢出效應方面將擁有機遇輻射長三角。
記者:崔松鴿
資料:區經委
編輯:崔松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