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中國 | 全球生態保護投資不足需求兩成,這個大窟窿怎麼補?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財經

 

 

 

 

導讀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研究發現,全球生態保護資金投入水平遠低於需求,中國的情況雖好於全球水平,但也仍然不足。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除依靠政府制定激勵和約束政策外,還需動員社會資金和多種金融工具來增加整體資金投入,依靠市場化調節機制減少生態破壞,運用大自然自身的生態產品和服務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保爾森基金會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2019年對生態保護的投入大約為1240億到1430億美元,只相當於全球GDP總量的0.12%~0.14%。如果要有效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2030年以前每年的資金需求約為7220億到9670億美元,平均每年的資金缺口為7110億美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總體投入水平還比較低,只有實際需求的15%左右

 

再來看中國的情況:2019年,中國對生態保護的總投入是3796億元人民幣,約相當於中國當年GDP(99萬億元)的0.38%。跟全球的投入水平相比,中國對生態保護的投入水平相對較高,但也還不夠。

 

中國的生態保護資金,有很大一部分投入到了生態修復領域工程性項目中,而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最重要的領域,如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建設和管理、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等,資金投入則嚴重不足,需要大幅增加,才能確保中國現存的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和關鍵的自然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因此,需要動員更多的企業和社會資本進入生態保護領域,這是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的。但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需扮演兩方面的角色:一是要創造好的政策環境和激勵機制,提升企業和其他社會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的動力;二是要出台強有力的法律法規,約束企業的生產活動和建設項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減少未來生態修復的資金需求。

 

要滿足生態保護和修復的巨大資金需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首先,通過各種渠道來增加整體資金投入水平。在動員社會資金方面,一個好的案例就是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做法。國家公園是國際公認的保護生物多樣性非常重要和有效的手段。美國有一個“國家公園的朋友圈”來動員社會公眾以及慈善基金會捐款,支持國家公園的建設和管理,並早在1967年就由國會批准專門成立了國家公園基金會,每年可以收到約3億美元善款,有效補充了政府資金的不足。中國現在正在建立新的國家公園體系,也可以考慮建立類似機制,為中國的慈善家、基金會、企業和公眾資助中國的國家公園建設搭建平台。

 

此外還可使用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工具。中國現在綠色金融方面已經領跑世界,但目前綠色金融的資金主要投到了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相關的項目,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修復相關項目的投入還非常少。所以,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增加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和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產品在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的應用。

 

第二,要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國際上有一個非常好的資金機制,叫“生物多樣性補償機制” (Biodiversity offset),即政府用法律法規來約束和倒逼市場主體減少並補償其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比如開發商的建設項目對濕地或其他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必須出錢在另一個地方恢復一塊不小於破壞面積的同類生態系統,或者到生態產品交易市場上購買相應的濕地緩解信用來抵消其項目造成的環境足跡。

 

中國今年6月就要啓動全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隨着全國碳市場的逐步完善,建議把森林、濕地、草原產生的“綠色碳匯”“藍色碳匯”等具有多重效益的碳匯項目儘快納入全國碳市場,讓有減排指標的企業可以購買綠色和藍色碳信用來抵消其部分碳排放,這樣也可以從碳市場為生態保護融到一些資金。

 

第三,要提高公共和私營部門生態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很多的政府和民間資金,用到生態修復領域時都是用一些傳統的工程性手段,沒有很好地運用大自然提供給我們人類的生態系統服務,所以往往事倍功半。

 

為市民提供清潔而廉價的飲用水是全球所有城市都面臨的一個挑戰。紐約市政府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上世紀90年代初,紐約市政府本來計劃投入45億美元建若干個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當時一些有遠見的科學家和政府官員提出另一種更有效率的資金使用方法,建議政府買下紐約西北部一個叫Catskill的水源地,併為當地居民改善排污設施,對當地農牧民的生產活動進行一些限制,儘量減少其生產生活對水源的污染。在1997年到2017年20年間,紐約市僅僅花了15億美元,就達到了為紐約市民提供高質量且便宜飲用水的目的。建議中國也可以充分利用好大自然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服務和產品。

 

隨着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兩山理論”在各地的實踐,中央政府已經逐步出台了許多非常好的政策措施。雖然政府財政公共資金的挖掘潛力有限,但只要政策環境和激勵機制到位,技術手段和交易平台逐步完善,將來用市場化機制來動員社會資金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

責編 | 劉夏

編輯 | 張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