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症下藥“十年痼疾”,“茶博士”幫老茶園重煥生機
◎本報記者 王延斌
當在種茶道路上創業十年,連續虧損兩千萬元,“快撐不下去了”的時候,創業者董桂萍遇到了科技特派員(以下簡稱科特派)、山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茶博士”田麗麗。
事實證明,這是一次改變被動局面的“關鍵相遇”。
僅用一年時間,“茶博士”就賦予了董桂萍的幾百畝茶園創新力和生存力,使得後者擺脱了低谷。而這一次合作,也使田麗麗的科研事業更接地氣,雙方實現了共贏。
創業者與科特派深度互動的發生並不偶然。
救活茶園,山地裏長出金葉子
去年6月,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山東省農科院)啓動實施“三個突破”戰略,在省內東中西部選擇了招遠、費縣、鄆城等3個縣(市),集中全院資源,利用3年時間,探索建設整縣域鄉村振興科技引領型齊魯樣板示範縣(市),招遠成為全省東部唯一試點縣。
在此大背景下,該院先後選派20名科研人員赴招遠掛職,生動地演繹出科技支撐區域發展的場景,田麗麗掛職健生苑農林開發公司,擔任科技副總。
科技日報記者瞭解到,田麗麗以專家技術入股形式常駐健生苑茶園,短時間內改變了茶樹長勢弱、缺肥缺水,加工工藝落後、品質不高的局面,建成綠茶、紅茶、白茶、黑毛茶不同品類茶葉生產線2條,年可生產加工各類茶葉5000多斤,茶葉銷售效益翻了幾個跟頭。
從“年年虧損,打算把茶樹都拔了”到茶園“死而復生”,山地裏長出金葉子,董桂萍説:“田博士的到來,讓我們農場重新燃起了希望,是她救活了這個茶園。”
茶園活了,是對創業者的最好交代,更是對科特派的最好交代。
勇敢創業,缺技術曾讓創業者舉步維艱
2010年的那個春天,董桂萍懷揣夢想,租用300多畝山嶺地,成立了家庭農場,陸續引種了迎霜、福鼎大白、龍井長葉、龍井43等茶樹品種。
現在看來,這是冒險的一步棋。
山東本無規模種植的茶園。經過過去的南茶北引,幾經試驗,才於20世紀70年代最終獲得成功。但位於山東半島東部的招遠,在2010年之前一直沒有種茶歷史。
因此,董桂萍在招遠種茶一事,在當地引起轟動,甚至被農業部門稱為“填補了招遠茶樹種植的空白,改寫了該地域無茶樹種植的歷史。”
然而,創業者不缺夢想、不缺激情、不缺關注,唯一缺乏的是技術。在長達十年時間裏,董桂萍常常處於“騎虎難下”的窘境——由於缺乏科技人才和專業技術支撐,茶園裏茶樹長勢不旺,茶葉產品開發也止步不前,茶園發展舉步維艱。
董桂萍無奈,搞基建、購樹苗、買設備,加上人工支出,年年投錢,十年投了兩千萬,可還是年年虧損,一直未能盈利。
“快撐不下去了!”董桂萍説,她想放棄了。
到地方掛職,科特派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11月下旬的一天,從泰安市出發,田麗麗乘車趕到濟南,再從濟南趕往360公里之外的招遠。這一趟下來,需要花費5個多小時,而這是田麗麗一年多來的工作常態。不過,路遠擋不住“茶博士”的熱情。
專家的眼光畢竟老到,第一次接觸健生苑茶園,田麗麗便看出了問題:茶樹長勢弱,缺肥缺水;茶葉採收之後,加工設備不配套、工藝落後,導致產品品質不高。另外,培訓明顯不足,由糧農、果農變身而來的農場工人沒有掌握相應的技術,企業管理存在諸多薄弱環節……
病根找到了,需要對症下藥。
缺肥補肥,缺水補水,缺技術補技術。她協助農場建設越冬標準鋼架大棚2.5畝,手把手對農場工人進行茶葉採收和加工技術培訓,制定了茶葉鮮葉採摘的標準及高香紅茶加工工藝。
掛職企業副總,專家通常被賦予更多期待。如果説科研是聚焦於某一具體問題,那麼產業便是對全鏈條的把握,管理問題、品牌問題……這時候,就考驗着專家們的資源運作能力。
作為茶業領域的資深專家,田麗麗的積累足以應付。她準確把握市場潮流,聯繫到一家北京公司,對這裏的茶葉開展有機認證,如今已拿到證書。
山東茶葉葉片厚,比較適合做捲曲型綠茶,細胞破碎率高,茶湯香氣高,滋味濃。於是,田麗麗帶領大家探索出捲曲型綠茶生產工藝;同時,這裏產出的紅茶品質好,味道類似“金駿眉”,得到專業人士好評……
一年來,田麗麗與當地技術員一起吃飯、一起探討、一起勞動,加工出一批批綠茶、紅茶、白茶等不同品類的茶葉產品。
在有“黃金小鎮”之稱的招遠,建茶園、採茶葉、炒茶葉,是一件新鮮事。因此,許多人都想來這裏瞧一瞧。田麗麗掛職技術副總之後,增加了研學項目,使得農場從產品輸出地擴展到文化聚集地。
從茶樹新品種引進到茶園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從茶葉合理採收到科學加工,從科技支撐到文化加持,經過田麗麗一年來的技術幫扶,健生苑茶園產業鏈全面提檔升級,令人刮目相看。
科技日報記者採訪田麗麗時,得到好消息:今年,農場採收加工的100斤春茶,售價每斤2000元,依然很搶手,供不應求。這一切,出乎董桂萍的意料,也讓她有了更多信心。
她向記者表示:“今後,不僅管好自家茶園,還要帶動周邊村莊發展高標準規模化茶園,讓招遠產出好茶、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