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長期角度還是短期角度看,佈局央企均成為當前市場環境下的重要方向之一。建議投資者關注基建鏈、航空裝備、電力電網、國產替代以及央企專業化整合五個方向的上市央企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
·四季度佈局央企正當時。長期看,經歷了本輪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上市央企盈利能力明顯提升、槓桿率明顯下降、激勵機制更為健全、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長期投資價值凸顯。短期看,在當前經濟下行背景下,央企逆週期屬性明顯、估值性價比高、高股息優勢顯著,在四季度風格切換場景概率提升背景下短期配置意義同樣較高。
·央企產業鏈分佈特徵。(1)從產業結構上看,多數上市公司分佈在中游製造、上游資源品、信息科技與公用事業產業,消費服務、金融地產、醫藥生物行業央企相對較少。從市值來看,公用事業板塊上市央企總市值佔全部上市公用事業企業總市值的57.6%,佔比較大,此外,上游資源品、中游製造、信息科技上市央企分別佔比29.8%、23.4%、21.1%,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上市央企在消費服務、金融地產、醫藥生物板塊的市值佔比相對較小。(2)從產業鏈角度看,上市央企的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能源(石油石化、煤炭)、電力(發電、電網、輸變電、電力電子)、交通運輸(航運港口、航空機場)、通信(通信設備、通信運營)、軍工(航空航天)、基建(施工、鋼鐵、建材、軌交設備)、地產以及信創產業(服務器、國產軟件、芯片)等領域。
·建議關注央企五大領域投資機會:
基建鏈:年初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不斷推出。近期全國穩增長項目現已進入“金九銀十”施工旺季,建議關注穩增長重點發力方向,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城市管網改造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產業園區等,相關上市央企值得重點關注。
航空裝備:中美軍機存在明顯差距,“十四五”大量軍機將列裝實戰。C919拿到適航證,國產大飛機邁入商用階段。我國軍工產業鏈將持續高景氣,尤其是航空裝備產業鏈,相關上市央企佈局較多,將顯著受益,建議重點關注。
電力電網:雙碳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是必然趨勢,邏輯是從當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向風、光、水、核、生物質等清潔能源,以及需要配備的相關儲能、電網投資。今年1-8月,我國電源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為18.7%,電網投資金額同比增長10.7%,均處於歷史較高水平,相關上市央企將顯著受益。
國產替代:近年來政策對於卡脖子、自主可控的關注度愈發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建議關注半導體、數控機牀與機器人、大飛機等“卡脖子”領域相關上市央企。
重組預期:專業化整合是當前國企改革重點,建議關注醫療健康、輸配電裝備領域、現代物流、戰略性資源、糧食儲備加工領域以及海工裝備六大重點領域上市央企重組預期。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波動,美聯儲加息超預期
目 錄
01 央企產業鏈分佈特徵
產業結構上看,多數上市公司分佈在中游製造、上游資源品、信息科技與公用事業產業,消費服務、金融地產、醫藥生物行業的央企相對較少。
從市值來看,公用事業板塊上市央企總市值佔全部上市公用事業企業的總市值的57.6%,佔比較大,此外,上游資源品、中游製造、信息科技上市央企分別佔比29.8%、23.4%、21.1%,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上市央企在消費服務、金融地產、醫藥生物板塊的市值佔比相對較小。
上游資源品:化工、石油石化、有色、鋼鐵、建材行業的央企均超過10家,細分行業來看:
化工行業的央企分佈較為分散,市值較大的公司是當升科技、揚農化工、長遠鋰科、中復神鷹等,主要是鋰電材料與軍工材料公司,以及農用化工公司。
石油石化行業的央企主要分佈在石油化工與油服設備,市值較大的公司包括“三桶油”以及其旗下的中海油服。
有色金屬行業的央企主要分佈在稀有金屬與工業金屬,其中工業金屬企業主要是中國鋁業、雲鋁股份,稀有金屬公司主要是五礦稀土、西藏礦業,此外市值較大的公司有中金黃金。
鋼鐵行業央企主要分佈在普鋼,主要公司是寶鋼股份、太鋼不鏽、鞍鋼股份。
建材行業央企主要分佈在結構材料(水泥、玻璃),核心公司包括天山股份,此外,市值較大的公司還有中國巨石、北新建材、中材科技。
煤炭公司5家,市值較大的公司是中國神華與中煤能源。
中游製造:國防軍工、機械、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建築行業公司分別有42/27/25/20家,此外,汽車與交通運輸行業各17家:
國防軍工:主要分佈在航空航天產業鏈,核心公司包括中航沈飛、航發動力、中航光電、中航西飛等,此外,市值較大的公司還包括中國重工、振華科技等。
機械:主要分佈在專用機械(礦山冶金機械),核心公司是國機重裝,運輸設備(鐵路交通設備與船舶製造),核心公司是中國中車、中國船舶、時代電氣、中國通號等。
電力設備及新能源:主要分佈在電氣設備(輸變電、電力電子及自動化等),核心公司是國電南瑞、國網英大、中國西電等,電源設備(風電、核電、太陽能),核心公司是中國核電、東方電氣、中國動力。
建築:均是建築施工企業,其中基建建設8家,核心公司是中國中鐵、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鐵建,專業工程建設公司10家,核心公司是中國能建、中國化學。
汽車:以汽車零部件公司居多,如貴航股份等,但是市值較大的均是整車企業,包括長安汽車、一汽解放等。
交通運輸:以航運港口企業居多,市值最大是中遠海控;航空機場企業數量少,但是3家企業均市值較大,分別是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東航。
信息科技:計算機、電子、通信行業公司分別有20/15/13家,此外,傳媒行業有1家:
通訊:通訊設備製造公司數量較多,典型公司如深桑達A、烽火通信。但是市值較大的均為電信運營企業,3家企業分別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計算機:主要分佈在計算機軟件,核心企業是中國軟件、航天信息,計算機設備,核心企業是中國長城、衞士通;此外市值最大的企業是雲計算的寶信軟件。
電子:市值最大的企業是海康威視,企業行業分佈較為平均,其中消費電子核心企業是深科技、鋭科激光;光學光電核心企業是海康威視、深天馬A;半導體核心企業是華潤微。
公用事業:一共33家企業,其中發電及電網公司有27家,核心企業有長江電力、三峽能源、龍源電力、中國廣核、華能水能;另有6家環保及公用事業,核心企業是碧水源。
消費服務:一共23家企業,行業分佈較為分散,大部分公司市值都較小:
農林牧漁:7家企業,主要分佈在農產品加工,核心企業是中糧糖業、中糧科技、農發種業。
商貿零售:5家企業,核心企業是中國黃金。
輕工製造:5家企業,主要分佈在造紙,核心企業是岳陽林紙。
其他:食品飲料、家電、紡織服裝行業各有一家上市央企,分別是酒鬼酒、深康佳A、際華集團。
金融地產:行業分佈分散,非銀金融和房地產企業分別有7/8家,綜合金融和銀行各1家:
非銀行金融:7家企業,證券有4家,核心企業是招商證券、國投資本,多元金融有3家,核心企業是中油資本、中航產融。
房地產:主要分佈在房地產開發和運營,核心企業是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華僑城A。
銀行與綜合金融各一家,分別是招商銀行與中糧資本。
醫藥生物:共14家上市央企,其中,中藥生產4家,核心企業為華潤三九、東阿阿膠;化學制藥3家,核心企業為華潤雙鶴;生物醫藥2家,分別是天壇生物、博雅生物。其他醫藥醫療5家,核心企業為中國醫藥、國藥股份。
綜合來看,上市央企的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能源(石油石化、煤炭)、電力(發電、電網、輸變電、電力電子)、交通運輸(航運港口、航空機場)、通信(通信設備、通信運營)、軍工(航空航天)、基建(施工、鋼鐵、建材、軌交設備)、地產以及信創產業(服務器、國產軟件、芯片)。
02 佈局央企的六大配置方向
1、基建鏈:穩增長政策不斷推出,基建產業鏈央企值得關注
年初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不斷推出。資金支持方面,國常會提出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先後增加了6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支持,盤活了2019年以來結存的5000億元專項債額度,支持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支持中央發電企業等發行2000億能源保供特別債,以及其他的貼息、貸款支持等手段。投向領域方面,國常會提出擴大有效投資的主要領域包括交通、能源、物流、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新型基礎設施等政府主導的新老基建、社會服務領域投資,以及民間投資主導的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
近期全國穩增長項目現已進入“金九銀十”施工旺季,而穩增長項目的投向亦決定未來業績率先好轉的方向,我們從地方政府專項債投向、PPP項目投向、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以及土拍項目分類多維度進行觀察,以瞭解穩增長政策的發力方向。
上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前置,主要投向為市政、交通等公用事業行業。2022年1-8月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4.2萬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新增政府債券中,投向市政及產業園區建設、交通、社會事業的佔比最高。
在加快長租房發展、加快保障房建設的政策引導下,今年以來保障類項目佔總體土地拍賣項目比重明顯提高。土拍網統計的數據顯示, 2022年前三個月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6個省市地區的土拍項目成交中,其中7.54%屬於保障類項目;2021年僅2.89%;從地塊總面積來看,保障類佔比10.07%,相比2021年的3.02%明顯提高。
新入庫PPP項目投向和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多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和城鎮綜合開發三大領域。2022年1-2月交通運輸領域的PPP項目佔比提升較多,達到67%;另外保障性安居工程類的PPP項目佔比提高至5%;根據2022年列示審批通過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相關的項目居多,尤其管網改造及建設是項目最為集中的領域。
綜合會議定調、政策、專項債&;PPP投向以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情況,建議關注穩增長重點發力方向,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城市管網改造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產業園區等,相關上市央企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2、航空裝備:十四五先進裝備放量期,短期景氣上行,軍工央企有望受益
中美軍機存在明顯差距,“十四五”大量軍機將列裝實戰。我國空軍在軍機數量上與美國差距明顯,軍機總數只為美國的1/4且存在代差,在戰鬥機、運輸機、軍用直升機和特種作戰飛機的服役數量與機型上均存在顯著差距。巨大的差距促使中國加速軍機的更新換代。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將有4449架新式軍機服役,還將有866架退役戰機被新機替換,合計5315架戰機將進入戰鬥序列。此外,2019 年 12 月 17日,山東號航空母艦正式交付中國海軍,2022年6月17日,福建號航空母艦正式命名下水。國產航母的下水帶來了艦載機的需求,未來艦載機領域將有批量新機投產。
軍機需求上升帶動相關主機廠商繁榮。在我國軍工產業鏈中,軍工集團內的主機廠負責裝備的最終生產,而主機廠與集團內上下流的貨物關聯交易則反映出了其生產規模的變化。根據中航沈飛、航發動力等主機廠 2022 年上半年公佈的 2021 年關聯交易金額及對2022 年關聯交易金額的預計可看出,2022年相關主機廠的關聯交易均有大幅度增長,展現了其生產規模的擴大。
C919拿到適航證,國產大飛機邁入商用階段。在9月19日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日子,中國民用航空局在京為C919頒發為適航證,這也意味着該機型將可以開始向運營商交付。而按照目前的計劃,年底前首架機也將交付給第一家運營商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而東航方面可能會將新機首次投入運營的時間放在2023年第一季度。
根據《中國商飛市場預測年報(2021-2040年)》,預計未來二十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接收50座級以上客機9084架,價值約1.4萬億美元。其中,50座級以上渦扇支線客機953架,120座級以上單通道噴氣客機6295架,250座級以上雙通道噴氣客機1836架。到2040年,中國的機隊規模有望達到9957架,佔全球比例將超過20%,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隨着大飛機國產化進程的深入,設計、製造等大飛機產業鏈環節也將受益,以製造環節為例,C919機體供應商中行沈飛、中航西飛、洪都航空、中直股份;發動機供應商航發動力、機電、航電系統供應商中航電子、中航機電等在C919量產之後均會獲得較大的業務增量。
隨着十四五先進軍工裝備放量,以及我國C919大飛機逐步進入商用階段,我國軍工產業鏈將持續高景氣,尤其是航空裝備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將顯著受益,建議重點關注。
3、電力電網:雙碳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是必然趨勢,電源電力投資高增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作出 “雙碳”目標承諾,此後國務院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對“雙碳”工作做出相關部署。同時,碳中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與十四五規劃,成為當前主要的政策方向。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必然趨勢。“電氣化、清潔能源化”這一行業共識碳中和背景下電力系統的典型特徵和長期主題。而在“兩化”趨勢下,現有電力系統存在出力曲線波動較大新能源消納問題、電源與負荷同時波動帶來的系統穩定性問題和終端電氣化程度提升之後帶來的擴容需求等技術層面問題,以及如何形成合理的電價機制和經濟政策來促進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等政策層面問題。因此,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必然趨勢,邏輯是從當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向風、光、水、核、生物質等清潔能源,以及需要配備的相關儲能、電網投資。
新能源投資持續加強。從2020年的數據看,當前我國仍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佔比達56.8%,而非化石能源的佔比僅為15.9%。在非化石能源中,當前仍然以水電為主,佔比達52.9%,此外,風電佔比18.2%,核電佔比13.5%,光伏佔比10.2%,生物質發電佔比5.2%。而從近兩年的裝機數據來看,風光的增長是最為迅猛的,也是未來新能源裝機的主要增量。
今年1-8月,我國電源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為18.7%,其中,火電投資同比增長60.1%,水電投資同比下滑23.9%,核電投資同比增長9.1%,風電投資同比下滑32.9%,太陽能投資同比增長323.8%。
隨着電源端由傳統能源轉向新能源,電網投資也呈現明顯增長態勢。今年1-8年,我國電網投資金額同比增長10.7%。從國家電網與南方電網今年的投資計劃來看,國家電網計劃2022年電網投資5000億元以上,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預計帶動社會投資超過1萬億元。川渝主網架、張北—勝利、武漢—南昌、黃石特高壓交流,金上—湖北、隴東—山東、寧夏—湖南、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等8項特高壓工程有望儘早開工,此外還將開工一批500千伏及以下重點電網項目。南方電網固定資產計劃投資1250億元,較2021年增長25%。預計今年我國電網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綠電交易賦予綠電額外的環境價值,新能源發電量價齊升,現金流有望改善。通過“碳”-“電”兩個市場聯動,控排企業、跨國企業可以通過採購綠電降低企業的碳排放,降低了控排企業碳市場履約成本,也為外向型企業降低了被徵收碳税的風險,從而賦予綠電額外的環境價值,產生環境溢價,同時提高了用户對綠電的需求。與此同時,《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對超額完成激勵性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地區,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的消納量不納入該地區年度和五年規劃當期能源消費總量考核。這將鼓勵各省消納可再生能源,參與綠電交易。綠電交易將新能源運營的商業模式從To G轉成To B,現金流改善,充分體現市場化。與此同時,隨着風光裝機的增長,綠電具有確定性高增速。
整體來看,雙碳趨勢下,我國電力系統將迎來全面升級,電源端轉向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發電,電網端則需要加大儲能、特高壓等相關配置,同時發電企業也可以通過綠電交易實現額外環境價值,相關央企投資機會值得重點關注。
4、國產替代:政策大力推動補鏈強鏈,央企正當國產替代先鋒
國產替代相關行業正處於政策藍海期。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政策對於卡脖子、自主可控的關注度愈發提高。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要“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快補齊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推進製造業補鏈強鏈,強化資源、技術、裝備支撐,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 同時,《中國製造2025》中明確的指出——“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從開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制定電子元器件和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計劃,到強調推動央企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均可見我國強鏈補鏈、推動自主可控的決心。
我國在電子元器件、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存在較多的卡脖子領域。
央企是國產替代、科技攻關的排頭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企業等國有企業要勇挑重擔、敢打頭陣,勇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現代產業鏈的‘鏈長’。”“十三五”時期,國資委推進科技創新成效顯著,中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實質性提升。在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高速鐵路、高端裝備、能源化工、移動通信、北斗導航、國產航母、核電等領域湧現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誌性重大創新成果。
5、重組:專業化整合成當前國企改革重點,關注醫療健康、物流等領域央企重組
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進入收官之年,有望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政策加碼快速推進。2020年6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 年)》通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標誌着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正式開啓。三年行動方案重點聚焦八大重點任務: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推動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推動一系列國企改革專項行動落實落地、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國有經濟佈局與優化調整是重點方向。從過往幾年國資委推進國有經濟佈局思路看,主要有以下幾條:(1)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如兩船、兩化的重組,主要目的在於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2)專業化整合,如國家管網、中國衞星網絡集團的設立,主要目的在於減少重複投資和同質化競爭,提高產業集中度。(3)併購,如中國遠洋海運通過收購海外碼頭項目,目的在於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其他思路包括‘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剝離、‘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清退、壓減等重點。
建議關注醫療健康、輸配電裝備領域、現代物流、戰略性資源、糧食儲備加工領域以及海工裝備六大重點領域的專業化整合。國資委改革局2021年工作安排中提出:穩步推進化工、鋼鐵、信息等領域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支持以醫療健康為主業的中央企業進一步整合資源,培育競爭力強的醫療健康集團。2021年8月25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媒體通氣會上,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今年下半年將聚焦先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突出主責主業來進行重組整合,要在輸配電裝備領域、現代物流領域、戰略性資源領域、糧食儲備加工領域以及海工裝備領域大力推進重組工作和專業化整合,建議關注以上領域的專業化整合進展。
03 總結
·央企產業鏈分佈特徵。(1)從產業結構上看,多數上市公司分佈在中游製造、上游資源品、信息科技與公用事業產業,消費服務、金融地產、醫藥生物行業央企相對較少。從市值來看,公用事業板塊上市央企總市值佔全部上市公用事業企業的總市值的57.6%,佔比較大,此外,上游資源品、中游製造、信息科技上市央企分別佔比29.8%、23.4%、21.1%,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上市央企在消費服務、金融地產、醫藥生物板塊的市值佔比相對較小。(2)從產業鏈角度看,上市央企的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能源(石油石化、煤炭)、電力(發電、電網、輸變電、電力電子)、交通運輸(航運港口、航空機場)、通信(通信設備、通信運營)、軍工(航空航天)、基建(施工、鋼鐵、建材、軌交設備)、地產以及信創產業(服務器、國產軟件、芯片)等領域。
·建議關注央企五大領域投資機會:
基建鏈:年初以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不斷推出。近期全國穩增長項目現已進入“金九銀十”施工旺季,建議關注穩增長重點發力方向,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利、城市管網改造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房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產業園區等,相關上市央企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重組預期:專業化整合成當前國企改革重點,建議關注醫療健康、輸配電裝備領域、現代物流、戰略性資源、糧食儲備加工領域以及海工裝備六大重點領域上市央企重組預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