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出品 | 子彈財觀

作者 | 晴天

編輯 | 蛋總

2021年初,醫美概念在資本市場紅極一時,愛美客、華熙生物股價大漲,紛紛突破千億市值。“女人的茅台”概念風行一時,暗示了醫美上游企業高利潤、高估值的想象空間。

然而,不到半年後,醫美市場陷入焦灼期,醫美概念股普遍大幅下跌,被市場稱為“醫美三劍客”之一的華熙生物,最低股價較最高點下挫近70%。

無論得失,“醫美”已成為華熙生物被市場所熟知的重要標籤。但無論是公司業務佈局,還是戰略定位,華熙生物都在或主動、或被動撕掉“醫美”標籤。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在普通大眾心裏,我們是一家醫美公司、消費品公司,但我在很多場合一再強調,華熙生物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公司。”

剝離醫美標籤,華熙生物想講一個怎樣的故事?8月2日,公司發佈公告,其發送律師函終止與韓國肉毒素企業Medytox的合作。消息一出,引發外界熱議。在肉毒素領域的7年佈局宣告終止,意味着華熙生物押寶失誤,這也為我們進一步觀察華熙生物提供了契機。

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1、肉毒素,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華熙生物踏空肉毒素市場,對業內而言並不意外。

韓國肉毒素公司Medytox,此前是韓國最大的肉毒素企業之一,旗下擁有Meditoxin等多款肉毒素產品。華熙生物於2015年開始推進與其展開合作,目的在於引進旗下肉毒素產品進入國內並獲得獨家代理權等。

然而,早在2020年6月,韓國Medytox公司因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未經批准的原液、通過材料造假獲得流通許可等違規行為,肉毒素產品被撤銷批准文號,並被要求回收及銷燬。

這嚴重的違規行為,導致華熙生物引進肉毒素產品計劃名存實亡。公告顯示,Medytox於中國註冊的肉毒素產品自2019年11月11日起至今未完成產品註冊手續,無法在中國進行銷售。

肉毒素是注射美容市場的核心產品,從消費人羣和療程數量來看,肉毒素都超過玻尿酸。根據美國ASPS的統計,以肉毒素、玻尿酸和膠原蛋白案例數合計作為注射劑市場總案例數,2020年這三項的案例數佔比分別為60.91%、36.25%和2.84%。

與玻尿酸相比,肉毒素的技術門檻更高、政策監管更嚴格。這也導致多年來,中國市場的玻尿酸產品遍地開花,但肉毒素一直都只有美國保妥適、國產衡力兩款產品。直到2020年,國內才新增兩款肉毒素產品——韓國樂提葆和英國吉適,但目前佔據的市場份額依然屈指可數。

“在中國,保妥適和衡力已經運營了超過10年。後面進來的新肉毒素,打破格局的難度很大。”成都市醫療美容產業協會常務理事龔偉表示。

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圖 / 美國保妥適、國產衡力

線上交易平台數據顯示,今年1-4月,樂提葆和吉適訂單量僅佔據肉毒素市場5%的份額,絕大部分消費者依然選擇保妥適和衡力。

“以前肉毒素產品少,可能消費者主要按價格來選擇,但隨着產品的增加,消費者的需求也變得更精細化,有人是看載體來源,是人源還是動物源。有人看見效時候的長短,是24小時就能起效還是需要幾天時間。還有人關注認證醫生和美學設計、是否有耐藥性等。新品牌只有精準定位到目標用户羣,才可能分到一杯羹。”醫美達人“五輪真弓”對「子彈財觀」表示。

目前國內企業拓展肉毒素市場,往往以對外合作為主。但在合作對象的選擇上,又面臨一個尷尬局面。

“能造肉毒素的國家不多,目前還願意拿出來合作的,主要是韓國,而韓國肉毒素在產品力上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一位資深醫美行業人士對「子彈財觀」表示。

一方面是技術門檻高、監管嚴、資源少,另一方面,運營難度大,在終端市場,肉毒素帶來的利潤普遍不及玻尿酸。

“肉毒素往往作為醫美機構引流的產品,保妥適能賣2000-3000元,衡力則是500元左右。但如果是玻尿酸,喬雅登等品牌隨隨便便就能賣出上萬元。若要問哪種產品更賺錢,僅對比玻尿酸和肉毒素的話,那肯定是玻尿酸。”北京某醫美機構負責人尹莎莎表示。

“國內肉毒素市場很卷、很不好做。對於華熙生物而言,還是儘快止損更現實。”龔偉表示。

儘管市場難做,但作為輕醫美市場最大的基本盤,頭部公司紛紛加快在肉毒素領域的佈局。韓國Hutox在中國的代理商是愛美客,該產品已處於三期臨牀階段。華東醫藥2020年與韓國Jetema簽約,預計肉毒素產品2024年上市;2021年3月,昊海生科與美國Eirion Therapeutics簽署股權投資協議和產品許可協議。

有一種觀點認為,因為合作方“爆雷”而導致合作失敗,華熙生物屬於“躺槍”了。

不過有一點值得繼續追問:韓國公司2020年6月違規被罰、產品批號被取消,合作夭折已是大概率事件,為何華熙生物在事發兩年後才採取行動、發律師函?如果華熙生物沒有同時尋找到新的肉毒素合作對象,浪費的這兩年時間,已實際導致華熙生物在肉毒素佈局上遠落後於國內同行。

直到現在才行動,有一種可能性是,華熙生物嘗試努力扭轉局面。還有一種可能性是,肉毒素業務在公司戰略中,並沒有那麼重要。從華熙生物的種種佈局來看,不排除後者的可能性。

肉毒素是輕醫美市場的必爭之地,假如公司的戰略重點不是醫美呢?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2、去醫美化是執念

目前不少中概股公司正在謀求迴歸A股,不過,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憑藉玻尿酸龍頭、醫美概念股光環為市場所熟知的華熙生物,多年前就完成了一次離港回A、市值飛漲的大手筆。而支撐這一行動的,是其“去醫美化”的執念以及開拓C端市場的決心。

2008年,華熙生物在港股上市,上市後其市值在30多億-60多億港元區間波動,交易並不活躍。公司曾公告稱,自上市以來公司的股價表現一直不理想,股價低迷對公司的客户口碑、相應業務以及員工士氣均造成不利影響。

2017年11月,華熙生物以31.29億港元的代價從港股私有化退市。2019年11月,華熙生物在國內科創板上市,上市當天收盤價為85.1元,市值達到408億元。與港股最低市值30多億港元相比,短短兩年,華熙生物市值翻了超10倍。

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趙燕曾在2020年7月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在香港上市,我給公司定位是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因為原來我們做B2B比較多。好不容易到2012年做了終端以後,市場又把我們從原料公司定位成一個醫美公司。”

在趙燕看來,這樣的定位對華熙生物是不準確的,但幾乎所有的市場分析都把華熙生物往醫美上引,這説明華熙生物在戰略上可能出了問題。

當時,趙燕開始思考,接下來要把產業鏈做全,就一定要去往C端發力,但C端的市場還是在內地。“我們是一家科技創新型的企業,科創板給到它一個最明確的定位。”趙燕曾這樣對媒體説。

去醫美化併發力全產業鏈和C端業務,是華熙生物從港股退市、迴歸科創板的重要驅動力。根據其2019年登陸科創板發佈的招股書,上市計劃募集資金,用途包括生物多糖、生物活性物等原材料的研發,醫療終端產品研發,功能性護膚品以及保健食品的研發,其中新增產能所對應的功能護膚品僅玻尿酸次拋原液就超過6億支。

彼時,玻尿酸原料業務逐漸見頂,玻尿酸醫美產品競爭已是紅海,功能性護膚品成為華熙生物這一輪增長故事的主要陣地。接下來,隨着華熙生物在合成生物材料研發領域的進展,透明質酸酶、硫痠軟骨素、肝素及膠原蛋白等玻尿酸以外的原料產業,將可能承載華熙生物第三輪的增長故事。

但資本市場的反應總是直接的,華熙生物一心想撕掉的“醫美”標籤,成為公司於2021年千億市值達成的重要推手,又因為“去醫美化”的消費品屬性,而帶來更多關於公司盈利能力的質疑。

3、增收不增利困局

從客觀層面來看,在科創板上市後,華熙生物的功能型護膚品業務快速增長。

2018年,華熙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收入2.9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為23.04%。到2021年,該板塊營收達到33.19億元,是2018年的11倍,佔總營收的比例超過67%,成為華熙生物的基本盤。作為對比,2021年其醫美醫療終端產品收入佔比僅14.15%,只有功能型護膚品業務規模的五分之一。

可問題是,公司的業務規模持續增長,但淨利潤率卻持續下降。2019年-2021年,華熙生物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9.28%、39.63%、87.93%。同時,淨利潤率分別為31.07%、24.53%、15.80%。

淨利潤率下降,與C端護膚品業務的增長極為依賴銷售費用支出直接相關。

醫美終端產品的客户是醫院、醫美機構,中國醫美機構格局分散,上游企業依託技術壁壘和壟斷資源,擁有絕對話語權,因而能享受到高利潤。

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但是C端護膚品領域則完全是另一套遊戲規則:企業需要直接面對消費者,一方面要打造品牌,另一方面則要持續投入獲取流量,在流量普遍稀缺的當下,這注定是一個燒錢的生意。

2019-2021年,華熙生物銷售費用直線上升,分別為5.21億元、10.99億元、24.36億元。2021年銷售費用佔營收比重近50%。

2021年,華熙生物淨利潤率15.8%,愛美客淨利潤率65%。有分析認為,華熙生物淨利潤率不敵愛美客背後,是醫藥屬性與快消品屬性之別。

不過,趙燕在業績溝通會上也明確表示,一個新品牌推向市場,會有3年的品牌初創期,這個過程中,銷售費用率是比較高的,3年以後,收入的增長和利潤的增長要成比例。

但更重要的是,業務的快速擴張,也給企業的渠道管控、品質管控提出了更多挑戰。有資深醫美行業人士對「子彈財觀」表示:“華熙生物這幾年鋪貨鋪得太快了,以前醫美機構要拿貨,資質核驗很嚴格,必須要運營達到一定的年限才能拿到貨,但現在要求放鬆了不少。”無論是市場管控,還是打假,該人士認為華熙生物都還需要加強。

另外,該人士還表示,華熙生物生美線產品,因為線上直播等方式,把產品價格打的很低,利潤也被大幅壓縮。以玻尿酸次拋產品為例,以前機構拿貨價一盒150元、可以賣到420元,現在拿貨價降到了130元左右,但是銷售價格也降到了300元。“他們不控價,產品越賣越便宜,我們也賺不到錢。”

4、肉毒素的另一種可能

總體而言,企業做多元佈局可以分散經營風險,並有機會孵化核心產品。

但無論是醫美領域,護膚品領域,還是未來的生物材料領域,想要打造現象級國民產品,華熙生物儼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於此次擱淺的肉毒素計劃,華熙生物在公告中表示,不排除與其他肉毒素產品合作。那麼,目前市場上,是否還有合適的潛在合作對象?

簡單來説,選擇與韓國肉毒素產品合作是最直接的,一方面有成功案例,另外,韓國企業合作意向強。

韓國市場主要的五款肉毒素產品分別是:白毒Botulax(即已在中國上市的樂提葆,由四環醫藥獨家代理),橙毒Hutox(已和愛美客合作,目前正在臨牀試驗階段),金毒Innotox粉毒Meditoxin(同屬於韓國Medytox旗下產品,目前產品許可已被韓國吊銷),綠毒Nabota(隸屬於韓國大熊製藥公司,目前已在中國推進臨牀試驗)。

從上述梳理來看,綠毒Nabota不失為一個潛在的合作對象。

“上海還有一款技術路線更先進的國產肉毒素產品,正在推進中。”龔偉表示。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肉毒素市場競爭必然是血雨腥風。到時候,還能見到華熙生物的身影嗎?

*文中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基於RF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97 字。

轉載請註明: 踏空肉毒素市場,華熙生物志不在醫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