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海陸生產數據存疑點,募投項目設備採購需求與現狀差異大
【環球網 記者 陳超】張家港中環海陸高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金屬鍛造,根據招股書披露,2000年6月16日,中環海陸的前身海陸環鍛,自張家港海陸鍋爐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海陸重工002255SZ前身)處受讓原江蘇海陸鍋爐集團環形鍛件廠的主要資產和負債,該等資產和負債是江蘇海陸鍋爐集團進行 “建新買舊”轉制時由江蘇海陸鍋爐集團依法轉讓給張家港海陸鍋爐有限公司的。也即,中環海陸的主營業務是承襲海陸重工所擁有的原江蘇海陸鍋爐集團環形鍛件廠。
招股書同時還披露,中環海陸實控人吳君三在1997年至2000年1月任江蘇省海陸鍋爐集團有限公司環形鍛件廠廠長;董事閔平強在1982年8月至2005年4月任蘇州海陸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還是中環海陸第二大股東江海機械的實際控制人。也即,中環海陸在從海陸重工處購買環形鍛件廠資產時,中環海陸實控人是環形鍛件廠廠長,核心股東是海陸重工的副總經理。
目前,海陸重工因連續虧損被施以退市警示,而海陸重工的主營業務與中環海陸存在較大相似性,而兩家公司的經營結果卻相差甚遠。
根據招股書披露,中環海陸的主營產品包括軸承、法蘭、齒圈等鍛件,主要原材料是合金鋼、碳素鋼、不鏽鋼等,在正常的生產邏輯下,中環海陸的產品產量應當與原材料的採購量匹配;考慮到鍛造過程中必然存在的原材料損耗,則公司採購的鋼材數量還應當高於產品產量。
但是根據招股書披露,中環海陸2018年、2019年的鍛件產品產量分別為92797.64噸和111467.10噸,而同期採購的合金鋼、碳素鋼數量合計則分別為8.34萬噸和10.66萬噸,均比同年產品產量少了數千噸。這數千噸的產品質量是從何而來?對此招股書並未作出披露,公司也未接受記者採訪。
另據招股書披露,中環海陸在2018年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合計37348.81萬元、採購佔比為73.71%,對應採購總額為5.07億元;2019年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合計49845.72萬元、採購佔比為77.23%,對應採購總額為6.45億元,採購規模很大。但與此同時,中環海陸的核心原材料也即各類鋼材,在2018年和2019年的採購金額分別僅為3.83億元和5.01億元,相比同年的採購總額都少了上億元。至於這部分採購的項目是什麼,招股書同樣未作出説明。
此外,根據招股書披露,中環海陸本次上市計劃募集資金8218.48萬元投入到“配套精加工生產線建設項目”中,其中設備投資就高達近1.5億元,包括17台數控雙柱立式車牀,單價連同安裝費單台成本達400萬元以上;但是根據招股書第225頁披露的固定資產信息顯示,公司擁有1台成新率為95.25%的數控雙柱立式車牀,賬面原值僅為212.39萬元,遠低於募投項目中對應的數控雙柱立式車牀採購預算成本。
還有類似的計劃總投資額達2.52億元的募投項目“高端環鍛件綠色智能製造項目”,其中計劃添置1台“智能碾環機”,單價高達4200萬元;但是固定資產信息披露中則顯示,成新率98.42%的“6 米輾環機”賬面原值僅為1345.99萬元,用了10年以上的“數控輾環機”賬面原值更是隻有586.7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