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多邊化發展有利中美基建合作

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年多來,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截至目前,我國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並與65個沿線國家中的56個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儘管面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仍韌性十足。

據國家發改委相關數據,中國今年前三季度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9600多億美元;對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30億美元,同比增長30%。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世界經濟疲軟之際,“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順利推進,有力帶動了地區經濟復甦發展。

除經貿合作外,“一帶一路”也是探索全球治理模式的新平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為應對現實全球性挑戰帶來新思路。未來,在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同時,“一帶一路”可注重加強多邊化發展,建立健全多邊合作機制,從而使其更具生機與活力。

首先,可搭建組織架構和決策管理的多邊機制。如成立“一帶一路”國際委員會、多邊指導委員會,,設立秘書處等常設機構,建立“一帶一路”全球治理、區域治理的新秩序。可借鑑其他國際機構的做法,在各國輪流舉辦“一帶一路”年會,各國定期聚在一起討論“一帶一路”相關議程,開展廣泛交流和協商,通過協議、規劃、機制、項目等方式,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在各個階段循序發展。

其次,可拓展聯合國框架下的多邊合作對象,建立“一帶一路”與現有國際秩序框架下主要治理機構的聯繫。如成立聯合國“一帶一路”機構,充分發揮聯合國的橋樑作用和國際影響力,最大限度利用增效作用,促進“一帶一路”參與國之間的對話。

還可以吸引更多聯合國機構參與進來,將“一帶一路”相關理念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及一些區域性組織對接起來,使“一帶一路”理念成為這些國際組織的相關議程。可加強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投行、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合作。

同時,可以加強與國際開發銀行的合作,以亞投行為抓手開展多邊化金融合作。如由亞投行牽頭,聯合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美洲開發銀行等打造一個以國際多邊開發銀行為主的“一帶一路”建設項目貸款共同體,形成國際多邊開發銀行共同貸款、共同發包、共同招標的國際化、規範化、公開透明運作體系,實行共商共建共享。

“一帶一路”建設涉及鉅額貸款,中國放貸如按照國際通行規則,可大大解除國際社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疑慮。此外,要使“一帶一路”倡議更具包容性,就要吸引更多發達國家參與。“一帶一路”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一份公共產品,在這個平台上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可參與進來,也都可從中受益。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中國可與美國提出的“藍點網絡”計劃對接合作,還可與美國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共同拓展第三方市場。

未來,中美可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合作。拜登承諾在未來4年投資2萬億美元加強美國的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因此,在基礎設施方面,包括綠色基礎設施方面,中美之間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根據2009年頒佈的《美國復甦與再投資法案》第1605條,涉及航空、鐵路和公路等運輸項目所使用的建築材料和運營設備必須由美國國內生產製造。同時,也可由金融資本組團,聯合參與美國基建。可由主權基金髮揮作用,牽頭建立由國家與產業界、民間私募基金、銀行證券金融機構等組成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參與基礎設施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增加對美基礎設施投資。

在美國政府換屆之際,中美可加強基礎設施方面交流與對話,建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促進機制。可由商務部、發改委或駐美領館使節等牽頭進行專項研究和定期磋商,有效推動美國基礎設施項目信息推廣和有關政策管制議題的深入探討。

應加強中美兩國省州級政府互動,共同推動省州級基建項目合作。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個州政府具有極大的自主權,也是吸引外資和多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責任主體。來自中國的投資需求是美國各州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和中國加強鏈接的動力。美國州政府可成為中美關係“穩定器”,可在中美兩地輪流舉辦中美省州長論壇,通過省政府和州政府的緊密聯繫來推動省州級基建項目的合作。

在機制化多邊合作中,“一帶一路”必將成為推動全球治理行穩致遠的國際化、機制化平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85 字。

轉載請註明: “一帶一路”多邊化發展有利中美基建合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