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解局 | 復牌首日 首創置業大漲四成與私有化餘温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財經

觀點地產網 股市往往是觀察和記錄企業發展的風向標,資本市場上林林總總的消息,總能影響其走勢。

7月12日,首創置業在港交所復牌,開盤報價2.4港元/股,較停牌價格上漲39.53%,盤中最高見2.54港元/股,創近兩年高。

前不久,首創置業公告宣佈,公司擬被首創集團溢價約62.79%吸收合併,實現私有化退市。

退市前夕,這家房企的股價為何能夠實現大幅上漲?

股價大漲

回A與股價被低估一直是首創置業的“心病”。

早在2003年,首創置業就先於大多數內地房企登陸香港資本市場,但18年來股價與市值表現一直不盡如意。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首創置業股價在2015年5月29日錄得最高值,為4.58港元,其餘時間再無登上頂峯。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一直在1港元附近徘徊。

事實上,較低的價值與流動性,大大限制了首創置業的融資能力。

在此前公告中,首創置業坦承,公司已基本失去上市平台股權融資的優勢,包括H股增發在內的各類股權融資均需境內監管部門批准;此外,鑑於公司需遵守上市規則的公眾持股量規定,亦無法通過內資股增發擴大股本。

同時,分析人士提到:“首創股價低,評級低,對發公司債也沒好處。”

對首創置業而言,這個港股上市平台形同虛設。

因一直沒能得到合理的估值,首創置業在上市次年便萌生了退意。

據瞭解,2004年,首創置業首度表露退市回A的決心,此後十餘年時間,公司亦積極推進回A進程,可惜一切的籌謀與規劃並未得到結果,最終在2018年撤回了A股發行申請。

對於股價表現,首創管理層多少有些無奈。

在2018年中期業績會,該公司就曾提到:“我們也做了一些路演,但是目前股價還處於低估狀態,未來我們會增多溝通,希望能增強信心,提升股價。”

或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或許是有意而為之,2021年的一紙公告,再度改變了股價曲線。

7月9日,首創置業發佈公告稱,該公司獲北京首創城市發展作為要約人,提出以每股H股2.8港元將其私有化,較停牌收報1.72港元溢價約61.85%。

在停牌前夕,該公司股價出現了第一輪漲幅,以至於不少投資者認為,私有化消息是否提前遭到泄露。

7月12日,首創置業在港交所復牌後,股價迎來了第二輪漲幅,開盤猛漲四成,最高達到2.54港元/股,而在過去這一年,這家老牌房企的股價還未突破2字頭。

截至收盤,首創置業報價2.51港元/股,上漲45.93%,總市值從復牌前的75億港元拉昇至109.51億港元。

受此影響,同根同源的首創鉅大亦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幅。下午16時,該公司股價1.3港元/股,增長23.81%。

誰是贏家?

一般而言,私有化方式分為全面要約和吸收合併。

全面要約是指要約人向上市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要約,收購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吸收合併的方式是要約人向上市公司的股東支付註銷金額,並承接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負債、權益以及一切其他權利及義務。

前者需要90%獨立H股股東接納,後者則需2/3以上出席股東投票通過即可,相比之下,吸收合併的難度更低。

而首創本次私有化退市採用的方式正是後者,可想而知其退市決心。或許,首創置業深知,私有化同樣是及時止損的過程。

一方面,地產企業在港股市場的估值較低,私有化後能夠謀求更好的融資渠道。

目前,首創置業已基本失去上市平台股權融資的優勢,當上市失去其原意,私有化成為最好的解決方式,不僅可節省公司相關成本開支,更能為首創置業開闢新的融資通道。

另一方面,私有化後能夠獲得集團更多支持,從而加速實現千億目標。

跨過千億門檻是首創置業一直以來的目標,但在政策收緊、行業下行的當下,公司多次與千億失之交臂。

數據顯示,2020年,首創置業實現全口徑銷售額708.6億元,簽約面積292.7萬平方米。

私有化後,首創置業將成為首創集團全資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能夠更加便捷的接受母公司給予的支持,從而為後續發展鋪平道路。

但對首創集團而言,這筆交易是否划算?

事實上,按照目前的股價,首創集團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股權回購。

根據公告,此次交易的註銷價為每股2.80港元,較最後交易日收市價1.72港元/股溢價約62.79%;較停牌前五個交易日收盤均價1.73港元/股,溢價約61.85%。

截至7月12日收盤,首創置業股價已經達到了2.51港元/股,與註銷價僅相差0.29港元。目前首創置業股票增勢迅猛,不難想象,後續股價極大概率將藉助餘温繼續上揚。

翻閲首創置業公告,並未提及有關強制要約的字眼,一旦股價超過2.80港元/股,其私有化是否又會另起波瀾?

解局 | 從局外到局內,觀察和解讀行業、企業與市場的真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