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這意味着什麼?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這意味着什麼?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夠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國際化的提出雖然很早,但是人民幣真正走向國際化卻是在2015年。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正式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決議將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從而為人民幣成為國際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併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20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的數據顯示,2019年人民幣跨境使用逆勢快速增長,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達到了19.67萬億元,同比增長24.1%,收付金額創歷史新高。作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人民幣的支付貨幣功能不斷增強,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台階。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人民幣的儲備功能也日益體現。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升到2.02%,創歷史新高。

首先,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意味着什麼?

支付和外匯儲備是貨幣國際化的重要標誌。外匯儲備(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指為了應付國際支付的需要,各國的中央銀行及其他政府機構所集中掌握並可以隨時兑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匯資產。簡單地説,外匯儲備就是各個國家儲備的可隨時兑換成外國貨幣的外國資產貨幣。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有: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所以,一個國家保持一定的外匯儲備是非常必要的。

而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作為外匯取決於該國的整體經濟實力和國際認可能力。並不是所有外國貨幣都能成為外匯儲備,能作為外匯儲備的貨幣,至少其國家的經濟實力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從而其國農化向在國際上有一定的認可度。作為外匯儲備的資產或貨幣佔比越高,則表明該國家貨幣在國際上的被認可度也越高。

人民幣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佔比上升,反映出2016年底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興趣增加,從而有利於促進國際貨幣市場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有兩大因素:

一是人民幣支付貨幣功能不斷增強,從而國際支付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量增加,必然造成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的佔比提高。

人民幣逐步走向國際化是以支付結算開始的,並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2017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9.19萬億元,佔本外幣跨境收付比重為22.3%,人民幣已連續七年為我國第二大國際收付貨幣。

2018年1月,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統計,人民幣在國際支付貨幣中的份額為1.66%,就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除了在國際貿易上作為結算貨幣,還有不少國家與中國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從2008年到2018年,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貨幣當局與中國簽署了總額為3.1萬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2018年先後與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續簽了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1100億馬來西亞林吉特)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與日本銀行簽署了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的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與阿根廷央行的貨幣互換協議規模擴大近一倍,達到1300億元(187億美元),2018年11月12日,中國央行已經和英國央行續簽了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3500億元(400億英鎊)。

2019年,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4.25萬億元、1.79萬億元、0.76萬億元、2.02萬億元。

中國與俄羅斯、伊朗達成了“石油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之後,又一項國際大宗商品的貿易結算可以開始用人民幣——鐵礦石。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中國的鐵礦石買家已經和澳大利亞的力拓達成了“以人民幣計價的方式,並簽訂了鐵礦石貿易合同”——這也是澳大利亞第一份以人民幣計價的供應合同。中國方面還在繼續“鼓勵其他各國出口商在與中國進行貿易時,多采用人民幣跨境結算”。

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谷澍表示:越來越多市場主體認可人民幣結算的優勢,並參與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來。85%的國內外貿企業選擇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主要幣種。相關數據還顯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使用人民幣增長迅速。2019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辦理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超過2.73萬億元,同比增長32%。

二是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功能逐漸顯現,並持續強化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穩定地位。

將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只是為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打開了一扇大門,但能否真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以及佔有多大的比例,還取決於各國對人民幣的認可程度和需求程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塗永紅:人民幣作為新的避風港的這種功能已經顯現,這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對人民幣投的信任票。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數據,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幣儲備規模達2176.7億美元,佔標明幣種構成外匯儲備總額的1.95%,排名超過加拿大元,居第5位,這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自2016年開始公佈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的最高水平。人民幣的儲備功能也日益體現。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升到2.02%,創歷史新高。

越來越多的國家央行將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截至2019年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債券、貸款以及存款等金融資產金額合計6.41萬億元,同比增長30.3%。其中,股票市值2.1萬億元,債券託管餘額2.26萬億元,存款餘額為1.21萬億元(包括同業往來賬户存款),貸款餘額8332億元。

其次,人民幣國際支付結算優勢在哪裏?未來的機遇還是考驗?

一個國家貨幣要成為儲備貨幣並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支付結算是最基本的功能和需要。人民幣之所以儲備貨幣的佔比越來越高,與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的完善和認可度提高息息相關。那麼,人民幣國際支付結算有哪些優勢呢?在未來有什麼樣的機遇和考驗呢?

一是我國龐大的進出口貿易量為人民幣跨境結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對人民幣跨境結算的未來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首位,完善的工業門類和製造業基礎為外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同時,中國又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從而為中國進出口提供了非常堅實的基礎。2013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呈現震盪上行走勢, 2018年全國進出口貿易總值首次突破30萬億大關,2019年我國全年進出口貿易總值為31.54萬億元,同比增長3.4%。 2019年我國貿易出口總值為17.23萬億元,增長5%;進口總值為14.31萬億元,增長1.6%; 巨大的進出口貿易是人民幣結算的經濟基礎,也為人民幣的跨境結算提供了需求和可能。

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是進出口大國,但並不是進出口強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人民幣國際結算的快速發展。而我國2019年貿易順差2.92萬億元,擴大25.4%。這種貿易逆差的格局不利於人民幣作為其他國家貨幣儲備的增長。

二是我國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人民幣結算網絡,從而降低了人民幣的結算成本,但目前看人民幣的結算網絡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國際貨幣的支付能力取決於貨幣本身的地位,但是交易的便利也非常重要。為提高人民幣國際支付和結算的能力,我國大力拓展了境外人民幣清算銀行,以為人民幣國際化支付結算提供便利。

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19年末,人民銀行在中國大陸以外的2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人民幣清算行,使人民幣使用的安全性不斷增強,交易成本也在下降。

同樣需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境外人民幣清算行畢竟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以為人民幣成為國際結算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創造更便利的條件和可能。

三是國際貿易環境、人民幣支付結算環境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人民幣要逐步成為主要的支付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人民幣成為主要支付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也將成為一種必然。

但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要成為主要支付結算貨幣、儲備貨幣,絕對不會一帆風順,因為這可能會涉及非常複雜的因素,我們必須未雨綢繆。

我們要堅持的是,確保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以為人民幣國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信心;不斷地拓展國際貿易,以為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結算提供必要的貿易基礎;積極應對各種國際貿易和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以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創造更好的條件。(麒鑑)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這意味着什麼?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87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佔比創新高,這意味着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