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身價200億的“夫妻檔”,又要收穫IPO了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財經

來源:投中網(ID:China-Venture) 作者:張俊雯 編輯:曹瑋鈺

半年時間,心血管醫療器械龍頭拆出2個IPO。

近期,據港交所披露,樂普心泰醫療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心泰醫療”)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這是繼其於2021年6月25日、2022年1月14日遞表失效之後的第三次遞表。

心泰醫療是繼樂普生物之後,樂普醫療又一分拆上市子公司。不同於虧損上市的創新腫瘤藥企樂普生物,主營心臟瓣膜產品和封堵器心泰醫療早已實現盈利。

心泰醫療最吸引眼球的產品,莫過於今年2月獲批上市的“生物可降解室間隔缺損封堵器”。

據説,這個“小玩意”能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大大降低了原先金屬器械植入心臟後不匹配的風險,在全球先心病介入治療領域首屈一指,也吸引了紅杉鼎暉等明星投資機構前來助陣。

01

增收不增利

心血管器械龍頭拆出2個IPO

心泰醫療成立於1994年,是中國領先的先天性心臟病介入醫療器械供貨商,專門從事主要針對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及商業化,擁有廣泛的上市產品及在研產品組合。

心泰醫療是從母公司樂普醫療分拆上市的第二家企業,算是樂普醫療創始人蒲忠傑博士掌舵的“樂普系”公司之一。

樂普醫療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心血管醫療器械龍頭,主營從最開始的心血管支架,拓展至心臟起搏器、心血管創新藥及醫療人工智能等多維度覆蓋心血管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

2009年,樂普醫療在深交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拿下“心血管第一股”,其在研發上的投入,僅次於邁瑞醫療,在醫療器械領域排名第二。

或是為了分散業績壓力,樂普醫療近年來開始頻繁將子公司分拆上市。

樂普醫療將創新腫瘤藥業務分拆至樂普生物。2022年2月,樂普生物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如今,又將心臟瓣膜和封堵器業務分拆至心泰醫療,並三度衝刺上市;本來還計劃分拆控股子公司樂普診斷衝刺科創板上市,但鑑於可能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樂普醫療於2021年6月撤回分拆樂普診斷至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據市場消息,樂普醫療旗下心電人工智能相關的子公司“樂普雲智”,也在進行股份制化。

有醫藥行業投資人士認為,集採常態化下,樂普醫療業績承壓,而創新藥、創新器械研發資金投入大。為了獲取更多資金,樂普醫療採用了分拆旗下業務上市融資方式獲得發展資金。

從“樂普系”的近期的業績情況可以證明這一點。

聚焦於心髒瓣膜和封堵器的心泰醫療,從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呈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淨利潤、純利率連續下跌。

招股書顯示,心泰醫療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樂普心泰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6億、1.48億、2.23億和1.25億元;同期間,淨利潤分別為5190.9萬、6877.2萬、5869.7萬和 2425.5萬元;年內利潤率分別為44.6%、46.4%、 26.4%和19.4%。

聚焦於創新腫瘤藥的樂普生物,雖然有多個腫瘤產品管線佈局,但目前仍處於虧損之中,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淨虧損3.44億元。

而母公司樂普醫療,2022年上半年延續了2021年的業績下滑趨勢,營收淨利潤雙雙負增長。

事實上,隨着資本市場改革提速,“樂普系”分拆業務上市的情況在藥企中並非個例。2020年以來,已有包括長春高新、遼寧成大、華蘭生物等在內的近20家藥企宣佈擬分拆子公司上市。

深圳中金華創基金董事長龔濤曾表示,藥企分拆的基本都是研發部分,醫藥企業將高風險的下屬研發單位分拆,且保有控股權是一種比較理性的隔離風險辦法。

02

中國第一大封堵器製造商

研發三年半投入1.26億

分拆獨立後的心泰醫療,目前是中國第一大的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產品及相關手術配套產品製造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於中國銷售確認的收入計,心泰醫療的市場份額為38 %。

目前,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主要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等,通俗的講,封堵器是用來封堵間隔缺損的。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1年,中國新生兒總人口中約有0.9%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據此推算,預計中國先天性心臟病封堵器產品市場的市場規模將由2021年的4.26億元增至2025年的 6.5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1.5%。

針對這一高發疾病,心泰醫療開發了豐富的封堵器產品,其中最具開創性的技術,當屬其生物可降解技術。

簡單講,心泰醫療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植入至心臟缺損處進行封堵後,封堵器能夠完全降解,以二氧化碳與水的形式代謝排出體外,無異物殘留體內。

這在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上是一個里程碑的改變。

原先,在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介入治療中,使用的是鎳鈦合金封堵器,植入後,金屬異物將會終生存在於心臟內,且因心臟不斷生長髮育,可能會造成組織磨損、傳導阻滯及應力不匹配等諸多風險。

全降解封堵器,在全球先心病介入治療領域算得上首屈一指。

目前,心泰醫療自主研發的“生物可降解室間隔缺損封堵器”已於2022年2月獲得了國家藥監局的批准,且用於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介入輸送系統於2022年5月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

這一可降解的“封堵器”上市後,已完成了全球首批臨牀應用。據心泰醫療官網顯示,2022年7月26日,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兒童心臟中心範太兵教授帶領團隊,已經成功為2例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患兒(分別為2歲、3歲),經腋下路徑完成微創VSD介入治療。

這一技術突破和後續的商業化進展,一定程度上也在逐步緩解心泰醫療在研發上的壓力。心泰醫療研發佔比從2020年起有所減低。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研發開支分別為2580萬元、3900萬元、4140萬元及1960萬元,分別佔同期收入的22.2%、26.3%、18.6% 及15.7%。

另外,心泰醫療也發展了心臟瓣膜在研產品組合,以治療瓣膜疾病,這是結構性心臟病的最大應用領域,目前在中國普遍未被開發。

事實上,這一類介入式醫療器械屬於高值耗材,目前也是一級市場醫療投資人比較關注的國產替代。冪方健康基金合夥人梁佔超在第16屆投中年度峯會上提到,器械的微創化、介入化、智能或者數字化,是投資人比較關注的細分賽道,這裏包含了結構心臟病、神經介入、微創外科等。

而且像這種可以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封堵器,也算是醫療器械和新材料的交叉應用,這也是不少投資人關注的方向。聯創資本高級副總裁歐陽超曾表示,醫療器械跟電子、計算機、材料、機械等所有的工業都有可能產生交叉,下一個機會就是怎麼去跟蹤其他行業的新的基礎技術,結合醫療的需求——客户、臨牀醫生的需求。弘暉基金高級董事總經理何幸也在會上提到,國產替代進口,不光是下游終端產品的替代,上游零部件、材料的國產替代化率還相當低,過程中也有一些卡脖子的技術,都是投資的機會。

03

紅杉鼎暉等明星機構助陣,

身價200億“醫械圈最強夫妻檔”

股東方面,心泰醫療背後不乏紅杉、鼎暉等明星機構少量持股。

股權架構顯示,IPO前,維梧資本持有心泰醫療股份4.79%,寧波嘉度持股2.82%,紅杉資本持股1.92%,寧波嘉呈持股1.73%,上海生物醫藥持股0.97%,鼎暉投資持股0.96%,懷化皓智持股0.48%。

不過,公司的控股權依然掌握在母公司樂普醫療手裏。

心泰醫療的第一大股東樂普醫療連同其全資附屬公司天地和協,持有心泰醫療86.34%股權。59歲的創始人蒲忠傑博士是樂普醫療的實控人,擁有樂普醫療約25.25%的表決權。樂普醫療、蒲忠傑博士、天地和協,被視為心泰生物的一組控股股東。

提到創始人蒲忠傑,他算是典型的技術男。出生於1963年的蒲忠傑,本科畢業於西安交大金屬材料專業,博士階段在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專攻金屬材料。1990年代初,他作為訪問學者,進入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開始接觸心臟支架的研發。

蒲忠傑的妻子張月娥,同樣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1996年,也獲得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管理碩士學位。

如果説,醫藥界有孫飄揚和鍾慧娟夫婦,兩人掌舵恆瑞醫藥、豪森藥業,成為“最牛醫藥夫妻檔”。那醫械圈的“最強夫妻檔”莫過於蒲忠傑和張月娥了。二人分別掌舵上市公司樂普醫療和普華和順。2020年,這對夫婦以200億元財富,上榜《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

夫妻搭檔,事半功倍。1998年,兩人在佛羅里達州創立了第一家公司WP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一年後,蒲忠傑再度創業,成立了樂普醫療的前身。

2009年,樂普醫療作為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家公司之一,登陸資本市場。上市當日,蒲忠傑持有該公司的股票市值高達38.32億元,一躍成為創業板首富。當時,華誼兄弟的王中軍以31億的身價位列第二。

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樂普醫療已成長為國內高端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最新市值為383億元。

另一邊,妻子張月娥也十分擅長資本運作,早已經在國內醫療器械領域進行佈局,並掌舵了一家上市公司。

2008年,張月娥和華平資本聯手,開啓了一條另類醫療器械之路,分別併購精密過濾輸液器製造商伏爾特、骨科領域的威曼和博恩。這三家公司均在細分領域耕耘多年,業務能力與市場規模不足以獨立上市。

在華平的幫助下,張月娥以低估值打包收購三家,成立了全新的醫療器械公司:普華和順。全新整合後的普華和順,骨科和精密輸液業務快速進入市場前三,並於2013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上市後的普華和順並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2014年,普華和順花8億元收購新天福醫療公司全部股權,進軍生物材料領域的業務。2018年,普華和順與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泰邦生物進行換股交易,成為泰邦生物單一最大股東,後者是中國領先的綜合性血液製品和生物醫藥企業。2021年,泰邦生物完成私有化,普華和順正式退出,這筆交易,累計獲利超過10億人民幣。

[本文作者投中網,創業家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China-Venture)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