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界人士匯聚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 談港青機遇論金融創科發展

中新社香港3月19日電 (記者 史冰筠)“領航9+2”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暨頒獎典禮19日上午在香港舉行,活動中十多位政界、商界嘉賓圍繞“港青灣區機遇”“金融互聯互通”“香港創新科技”三方面的未來發展方向發表見解。

在“港青灣區機遇”主題論壇上,全國政協委員、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啓剛稱“大灣區是家的延伸,是機遇的延伸。”香港是大灣區其中一箇中心城市,近兩年每年都有超過2萬的香港年輕人去內地交流,而相關的投資也越來越多。他建議今後的投資需要更有針對性,例如向“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的定位金融服務、跨境運輸、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等方面傾斜,並且加強專業領域的專業互認,推動人才的流動。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副主席陳志豪認為,大灣區給香港年輕人更低成本的發展機遇。另外宏觀來看,過去一年內地是全球少有的保持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而粵港澳地區是全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地方之一。“未來看好中國,就更要看好大灣區。”

在“金融互聯互通”方面,多位專家一致認為大灣區的跨境、跨制度金融合作創新將為今後大範圍的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更多機會。中銀香港有限公司國際經濟與金融處主管戴道華表示,中概股迴流的主要原因是規避美國的制裁和匯率不確定性風險,若今後大灣區可建立以人民幣為主的跨境支付、理財通道,相信對全國相關發展有借鑑意義。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指出,現在香港股市已經成為投資中國新經濟的重要窗口,未來深港通、滬港通、債券通、理財通都需要在制度上提前佈局,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勝出。香港作為中國內地和外國資產投融資的“中轉站”,創新發展的空間非常大。

當日的另一場“香港創新科技”論壇中,專家學者對香港發揮創科優勢,加強大灣區跨境合作十分有信心。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林家禮表示,數碼港已經培育了8個獨角獸公司,這些公司不僅在香港或內地落地,更在東南亞、日本、韓國等開拓了可觀的市場。他介紹,數碼港至今已培養了1600家初創企業,他們是寶貴的社會資本,帶動社會創科風氣的成長。香港作為世界級的科研中心,可以吸引全球的科研人才團隊,依託大灣區完整的產業鏈和資源,可以實現“再工業化”,也可以推動香港的經濟多元發展。(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13 字。

轉載請註明: 政商界人士匯聚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 談港青機遇論金融創科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