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頔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為有效降低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國務院明確要求今年金融機構要為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
近日舉行的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發佈信息,今年前10個月金融系統通過降低利率、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工具、減少收費、支持企業進行重組和債轉股等渠道,已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
有關銀行讓利問題,市場上也有不同的聲音,有的認為銀行也是企業,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依法開展業務。而且國內的銀行數量很多,早已是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並不是“躺着就能賺錢”。那辛苦賺來的利潤,被引導讓出去,銀行能不覺得委屈嗎。
其實,對於銀行機構應該在哪方面進行讓利,銀保監會已經做了合理的安排。比如隨着金融科技的發展,很多業務都可以線上辦理了,有些服務收費項目就可以減免。銀保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配合發改委已經陸續減免了幾十項銀行服務收費項目,並指導銀行業協會推動銀行逐步縮減收費服務項目。
比如今年6月1日,《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貸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的通知》取消了信貸資金受託支付劃撥費、資金管理費,以及小微企業的提前還款違約金、法人賬户透支承諾費和信貸資信證明費等,嚴禁貸存掛鈎、強制搭售,規範銀保產品相關費率、加強銀行對第三方合作機構的管理等,減少了涉企收費。今年7月份銀保監會公開通報了6起違規涉企收費典型案例,提高了震懾力。
據統計,今年1~9月,21家全國性銀行服務收費減費讓利1873億元,銀行業整體減費讓利約2743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減費讓利3600億元左右。銀行在服務收費方面的合理讓利支出,一部分由銀行本身承擔,一部分通過優化風控、加強管理來壓降成本,不會影響銀行自身穩健運營。
降低貸款利率,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影響最為直接。降低銀行貸款利率,不能光給商業銀行壓任務,被業界稱為“央媽”的人民銀行也有切實的措施。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通過降低準備金率、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多種方式降低銀行可貸資金成本,引導銀行貸款利率下行,同時推出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等,實現為實體經濟讓利。數據顯示,今年9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63%,同比下降0.6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前10個月,通過降低貸款利率為實體經濟讓利約6250億元,通過中小微企業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兩個直達工具讓利2750億元,兩項合計約9000億元。銀行貸款利率的下降更多的是負債成本下降的帶動,因此不會對銀行造成太大的傷害。
“向管理要利潤”是銀行內部經常提的一句話。如果加強貸後管理,讓不良貸款減少,盈利能力就會提升,自然能夠為實體經濟騰出更多的讓利空間。因此,各銀行機構要切實強化貸款管理,努力降低信貸風險。今年前三季度,實現1.5萬億元,雖然下降8.3%,但業處置不良款1.7萬億元,同比多處置3414億元,這就為今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騰出了信貸空間。
從以上可見,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讓利的過程,也是提升金融科技實力、規範管理、提升內功的過程。這種主管部門合理引導的讓利,銀行也是能夠承受的。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