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訪 | 製造業轉型首先要轉變理念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財經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雅婧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新發展階段,服務型製造對傳統制造產業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如何認識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如何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圍繞相關問題,記者近日採訪了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製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

問:“十四五”規劃明確,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服務型製造。何為服務型製造?這對傳統制造產業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屈賢明:過去,大家一般認為,製造就是生產加工。實際上,生產和製造之間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製造包括生產和服務兩部分。

當今的製造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在市場需求拉動和技術創新推動的雙重作用下,從以產品為中心、以生產製造為主體的生產型製造,向以用户為中心(不僅要為用户提供產品,還要為用户提供基於產品的服務)的服務型製造轉變,即企業盈利模式由以賣產品為主變成以提供產品售前售後增值服務為主。

比如,在家用電器、傢俱等這些與大家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產業,用户需要的不僅是產品,更關注售前、特別是售後直至報廢回收全生命週期的保障服務,作為一家轉型為服務型製造的企業,其提供服務的收入要大於賣產品的收入。

有人形象地比喻,製造企業猶如一家奶牛場,不再是一次性地賣奶牛了,而是牽着奶牛去賣牛奶。這種生產模式不僅滿足了用户對服務的需要,而且提高了製造商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當前我國還有很多企業沒有實現這一轉變,仍停留在主要從事產品生產的生產型製造模式,但一些勇於開拓創新的製造企業,已將賣服務打造成為其主要盈利來源。對於傳統制造業而言,發展服務型製造,進行轉型升級,首先要轉變過去陳舊的理念,以新發展理念指導生產;其次要擁抱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利用技術提升企業的產品實力;最後要實施組織變革和管理創新。

問:數字化轉型是當前各行各業普遍關注的方向。《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指出,數字經濟包括數字產業化以及產業數字化。這兩者之間有何不同?您如何看待數字化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屈賢明:數字產業化是指通過數字技術帶來的各種數字產品、技術和服務,推動數字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實際上就是將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轉化為生產要素,產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比如我們所熟知的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

產業數字化是指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對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進行全方位數字化改造。當前正在全國大力推行的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就是用互聯網、雲計算、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予製造業新的功能。

數字化不僅是讓機器代替人的體力勞動,而且讓這些機器設備具有一定的感知、分析、決策功能,從而大幅提升了製造業的質量、效率和效益,幫助製造業快速適應市場需求,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同時,這也有助於解決勞動力成本提高帶來的招工難和用工貴問題。特別是對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用機器人代替了人的重複勞動,一批生產線、車間、工廠因此具有了自動化生產能力。設備與設備之間、製造業企業與用户及上下游企業間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了製造過程的協同和優化,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

問:“十四五”規劃提出要發揮企業家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您認為企業家如何在技術創新中貢獻力量?

屈賢明: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和主戰場,經驗表明,技術創新的資金、人力投入主要在企業,而技術創新的成果,如專利,90%出自企業。

企業家作為企業的掌舵者,同時也是做出技術創新決策的主導力量。其觀念、視野、戰略的制定、組織實施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企業能否將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我認為,企業家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中應做好五件事:根據企業基礎和擁有的資源,科學、理性地制定技術創新戰略;兼顧當前急需和長遠考慮,制定行動計劃;把人才的培養和吸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鼓勵企業員工人人蔘與創新,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對失敗要持寬容態度;堅持學習新技術、不斷吸收新知識、新理念,站在創新前沿。

問:現在我們都在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國家也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實行税收優惠。從企業角度來看,推進基礎研究目前還面臨哪些困難?對於發揮企業在基礎研究中的作用,您有什麼建議?

屈賢明:國家鼓勵企業要重視基礎研究,對不同企業應有不同的安排。對於大型企業,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要想實現由跟隨向並跑再向領跑的轉變,必須開展基礎研究以及前瞻性科學和技術的研究,實現原始創新的突破,才能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對於中小企業,由於受資金、技術人才的制約,可以在專注當下的基礎上進行適度超前研究。

目前,在我們國家,即使是大型企業,開展基礎研究仍面臨很多困難,其中最主要的是缺乏人才。因此加大與高水平大學和科研組織的合作,也就是有效的產學研合作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的有關部門應加快完善相關規章制度,保障產學研各方在合作研究中都能獲益,為各方投入基礎研究提供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