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6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進口胃口提振美國農場地帶的前景 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導致美國農民依賴政府救濟度日。但如今,隨着出口猛增和食品價格大漲推動美國農業經濟復甦,中國正成為幫助美國農民轉變運氣的核心角色。美國農業部預測,在大豆、玉米、堅果、牛肉、小麥和禽肉等主要農產品帶動下,今年美國將向中國運送創紀錄的372億美元農產品,佔美國預計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3%。中國需求增加,加上巴西乾旱導致玉米和大豆供應受限,已拉動全球食品價格飆升,從而使美國農民處於更有利地位。“形勢確實發生逆轉”,伊利諾伊州玉米種植者馬克·威爾遜説,“目前看起來相當好”。
在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税以進行反擊後,美國農民獲得前所未有的政府補貼。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8月的銷售年度,中國已從美國進口或預訂2320萬噸玉米。相比之下,5年前的這個數字還不到20萬噸。今春玉米和大豆的價格都已接近歷史最高點。“對我們的生存來説,政府救濟不過是創可貼(杯水車薪),我們一直希望能看到(眼下)這種需求和價格”,艾奧瓦州農民戴夫·沃爾頓説,“因此我們心中充滿感激之情”。
美國農場地帶目前對中國的強勁銷售,正值華盛頓與北京緊張關係升級之際。目前這種銷售勢頭能否持續下去,已成為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重大問題。伊利諾伊州大學農業經濟學家斯科特·歐文説:“我不認為有任何原因會導致中國的購買勢頭髮生顯著變化。”
美國農業部前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格勞貝爾認為,中國(養豬業)一定程度上已從非洲豬瘟中恢復,是推動飼料糧食需求增長的背後力量,“我認為這並非一種暫時現象,中國將繼續是非常強勁的進口國。”經濟學家維羅妮卡·奈表示,倘若對華出口“江河日下”,那美國農民或將再次需要幫助。(作者艾梅·威廉斯,丁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