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跌太多了,太難受,怎麼辦?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誰也想不到,進入2022年,基金在短短的兩週裏,已經跌了很多。

比如去年表現非常不錯的國投瑞銀進寶,今年至今已經跌了12%,這可是一隻多次拿到三年冠軍的基金,居然下跌時也爹媽不認。

投資者覺得很受傷,但其實,這不是簡單的選基問題,而是資產配置的大問題。

既然跌都跌了,現在只能等,不如我們利用這段“垃圾時間”,好好的把“資產配置”補一補課。

01

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既想漲時漲得多點,又想跌時跌得少一點,但市場卻告訴我們,漲跌同源。無數的教訓之後,我想大家應該更明白,在投資的一開始,就做好股債比例的分配,是多麼的重要。

股債比例,關鍵還是考慮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我一直都認為基金只要長期的持有肯定就有收益,而且收益還不錯,很多人還沒辦法做到長期持有,很顯然就是沒有搞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一個非常穩健的人買了一些波動太大的基金那就會拿不住,因為虧損大的時候就會緊張;反過來,如果一位比較激進的朋友買了一些過於穩健的基金,同樣也會拿不住,因為會覺得沒什麼意思,別人漲的時候,自己的基金不怎麼漲。

基金跌太多了,太難受,怎麼辦?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所以,我們搞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然後以這個風險承受能力來確定自己的股債比例。這樣的就可以更長期地持有自己的基金。做到了這一點,只要我們的基金挑得還不錯,至少我們可以拿到平均值,也許在某些年份我們達不到平均值,但某些年份可以超過平均值,所以整體來説這個平均值有參考意義。

財説得明白特意把這些年來,每年的債券平均收益率和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整理出來,然後按不同的比例進行組合。

我們發現,如果你是60%的債券40%的股票型基金,在2018年跌得最厲害的這一年,這整個組合虧損也只是差不多10%,其他年份虧損更少。所以不希望承受超過5%的虧損的人,就可以選擇這個比例。過去的15年裏,有四個虧損的年度,裏面有三個年度虧損5%左右,有一個年度是超過5%,這説明,偶爾的極值跌穿了我們的預期(下跌不超5%),但是這種比例畢竟比較少。

能承受5%虧損的人,完全可以選擇這個,就算真的發生的超過了最大的承受範圍的情況,熬一熬,也很快漲回來。

基金跌太多了,太難受,怎麼辦?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02

通過上面的舉例,大家應該已經明白,我們就可以用自己能接受的最大虧損比例,來確定股債之間的比例。

確定了比例之後,就可以看看現在的資產比例,是不是合適,應該怎麼調整。

對於很多人來説,現在肯定是房產的比例佔比更高,也許你現在的現在的房產是佔了90%金融有10%,目標是未來變成60比40。就要想辦法增加金融資產,其中也包括一種方法,是把持有的幾套房產適當的變現。

然後下來我們就只看金融資產的內部比例了。

假設一個家庭有100萬,經過測算風險承受能力之後,目標就是50萬的股票型基金和50萬的債券型基金。如果現在股票型基金較多,沒關係,不要馬上賣出換成債券,而是等未來上漲,才慢慢調整達到這個比例。

未來達到這個比例之後,就要開始不斷的進行再平衡了。平衡的次數和的頻率因人而異,不宜太快。我的建議是這樣:股市漲得比較好,或者跌得比較快的那些年份,一年就做兩次就好了,每年都有幾個長假期,可以選擇其中一兩個假期,好好的回顧自己的基金組合,完成這個再平衡。

基金跌太多了,太難受,怎麼辦?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03

剛才説的是現有的資產,那麼,未來的收入是不是也按這樣的比例來定投呢?

我給大家一些大原則:假如你的現金流本身比例就不高,那麼你全部都放在權益類裏面。

假如某一個家庭現在有的金融資產的有50萬,未來每個月可以存下3000塊錢來做投資,這3000塊錢我覺得不需要1500股票基金1500債券基金。這3000塊錢應該全部是權益類基金,一年也就是36000,對比你的50萬來説影響不大,所以沒必要同樣按50比50的比例。

再看一個例子,如果是一位年輕的朋友,現在一個月省下1萬塊錢進行定投,但之前並沒有資產積累。這種情況下,如果把這1萬塊錢全部放在權益類基金,就完全沒有股債比例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1萬塊錢就應該五五分。

另外,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朋友,我建議定投也同樣按這個比例來配置。因為年齡比較大,最優先的是風險控制而不是收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5 字。

轉載請註明: 基金跌太多了,太難受,怎麼辦?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