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度《印度時報》網站11月15日文章,原題:印度不是中國,複製其產業、貿易政策會招致制裁 。
政府宣佈了一項與生產掛鈎的激勵措施(PLI),金額為銷售額的4%至6%,5年內耗資約2萬億盧比(佔GDP的0.7%),適用於11個行業中承諾投資和大規模增產的公司。這意味着,印度試圖複製中國的“產業政策”,或者説國家對特定行業的支持,使其成為國家龍頭企業。這樣做的風險很大。因為印度不是中國。
(莫迪政府宣傳的)Atmanirbhar意指“自力更生”。政府説這不是“自給自足”,尼赫魯和英迪拉·甘地曾嘗試過“自給自足”,但結果是災難性的。“自力更生”的目標不僅僅是為印度生產,還為世界生產,把印度打造為出口中心,同時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印度將進口什麼?如果印度把進口拒之門外,但卻大規模出口,那將招致對印度出口的制裁,就像中國所遭遇的那樣。北京多年來一直能夠倖免,因為它最初很窮,出口的是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對西方沒有威脅。一旦中國變得更富有,在高科技領域與西方競爭,就會受到譴責和制裁。這也是對印度的警告。
在印度還是一個出口有限的窮國時,可以將進口拒之門外,而不必擔心報復。但印度強大了,就必須對進口敞開大門,否則會面臨制裁。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對印度實施了一系列貿易制裁,影響到印度價值60億美元的出口。
尼赫魯時期的“自給自足”只帶來了3.5%的GDP增長。有觀點認為,各國必須培育“嬰兒產業”,讓它成長,變得強大、有競爭力。然而,印度的“嬰兒”們拒絕成長,變成了沒有競爭力的“老年人”。
莫迪尋求創建吸引大型跨國公司的產業,創建擁有頂尖技術和規模經濟的大規模生產中心,成為全球出口中心。這比尼赫魯的願景要好得多。但它仍然有補貼高成本產業的風險,而這些產業永遠不會具有競爭力。
中國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的土地徵用既便宜又快速,而這在印度耗時且昂貴。印度的電力成本屬於世界上最高的之一,中國的電力則屬於最便宜的。中國的基礎設施和運輸成本極具競爭力,印度的競爭力低得可憐。中國有勞動力的靈活性,印度沒有。複製中國的政策並不僅僅意味着產業政策和補貼,它還意味着在其他政治敏感領域推動大規模改革,這在印度這樣的國家很難做到。
來源:(作者S·A·埃亞爾,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