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最高法發佈10起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由 鈄翠娥 發佈於 財經

來源:人民網-法治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 (孝金波、周靜圓)3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10起人民法院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集中展示近年來人民法院服務保障民營經濟所取得的成效,同時發佈相關數據。

新聞發佈會現場。(最高人民法院供圖)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介紹,近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充分運用司法重整制度,幫助危困企業煥發生機。“充分運用司法重整這一制度工具,引進戰略投資、先進技術,進行債權債務股權重組,幫助一批有發展前景的危困企業擺脱債務危機、流動性困境,實現涅槃重生。截至2020年底,就有30多家債務總額在百億元以上的企業,完成司法重整,扭虧為盈。僅2020年,人民法院通過司法重整共計盤活資產4708億元,讓532家企業重獲新生。今天發佈的重慶力帆股份、廣西正菱集團以及江蘇剛松司法重整案,就是通過司法重整,使企業獲得重生的典型。”

“在保全、執行等司法活動中,我們堅守法律底線,加大執行力度,提高執行效率,快速幫助企業回籠資金、特別是解決中小企業的燃眉之急。”劉貴祥説。

據統計,2017年以來,人民法院僅以網絡司法拍賣的形式共實現債權1.69萬億元,節約佣金523.54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債權佔相當大的比例。浙江嘉興桐鄉法院、北京海淀區法院、廣州中院等法院的做法得到最高法的肯定。

劉貴祥介紹:“桐鄉法院把5G、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等最新的科技成果運用於‘活查封’,體現了智慧法院建設助力善意文明執行的成效。海淀區法院依據當事人的申請保全了7800多萬元,但根據實際情況以500多萬元為單位分成14筆‘滾動解封’,實現了‘以保促調’,也避免了被保全人因大額資金被保全而陷入僵局。”

“司法審判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共同富裕。”劉貴祥表示,人民法院加大對惡意違約、逃廢債務、侵犯產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懲治力度,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令五申禁止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在民刑交叉案件中處理好打擊犯罪與保護有關企業合法民事權益的關係。合理調整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對“砍頭息”、職業放貸、高利貸、套取金融機構信用轉貸等不予支持。助力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預防化解金融風險,助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人民法院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典型民商事案例

案例1:重慶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十家全資子公司司法重整案

案例2:廣西柳州正菱集團及53家關聯企業合併重整案

案例3:江蘇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司法重整案

案例4: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與山西梅園華盛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案例5:江蘇鎮江市丹徒區寶堰鎮前隍村委會與鎮江山水灣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

案例6:陝西西安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與鶴壁國龍物流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案

案例7:北京易車互動廣告有限公司等與北京新意互動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廣告合同糾紛案

案例8:浙江嘉興桐鄉法院上線“活查封”管理應用,實現動產保全“數智化”

案例9:廣東廣州中院推行民商事案件先行判決,促進當事人合法權益及時兑現

案例10:北京、江蘇、浙江、廣東等地法院與工商聯建立民營企業產權保護社會化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