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8月下旬開始,管理部門從強化綜藝節目管理、強化榜單產品管理、強化粉絲消費管理、強化粉絲互動管理、強化明星經紀管理、強化明星自我約束、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等八個方面對文娛領域開展了綜合治理。一個月過去了,文娛領域有了哪些新變化呢?
近期,不少昔日風光明星或因違反法律或因失德失範而徹底“退圈”、“除名”,相關監管部門對其作品、商業代言同樣採取“零容忍”的嚴厲態度,下架、停機、撤檔聲不斷。幾乎一夜之間,“藝人風險”從一門“玄學”變成了“顯學”:一方面,製片方、播出平台、廣告主紛紛自發開展前期“風險調查”,“土辦法”五花八門;另一方面,艾漫數據公司8月17日正式推出“藝人風險盡調”,業務量猛增,截至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發稿時,已完成超過100人次的盡調——不到一個月的接單量相當於過去三年的總和。作為一家專門針對娛樂產業提供大數據服務的公司,艾漫數據創始人曹永壽對客户變化最大的感受是:“以往大家只看商業價值和粉絲,現在第一看風險。”
漫畫/陳彬
曾經:市場對明星狂熱追捧 風險被漠視
不久前,某公司拍攝過半的電視劇主演突然“爆雷”,其相關作品全部下架,電視劇被迫停機。接下來是換角重拍還是以其他技術方式挽回損失,製片方諱莫如深。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瞭解到,該公司的公關部門已受命着手自行開展藝人風險評估工作,老闆要求對包括現有作品和進入接洽名單的所有演員都進行風險評級。評估緯度大致圍繞已經發生的明星負面事件及其影響程度進行設計,分為1至4級,評級在2級及以下將不予採用。
與這種“土作坊”式的自發保護行為相比,在艾漫數據公司的業務中,“風險盡調”早已是很成熟的業務。曹永壽説,公司在2016年就有風險業務模塊,“但那時大家都被狂熱的市場推動,明星一火,簽約蜂擁而至,根本不查風險。”
進入娛樂行業前,曹永壽曾是尼爾森中國區總監,“數據標籤”為他觀察娛樂圈提供了與眾不同的視角。談到為何能有“先見之明”、多年“養”着並不賺錢的風險業務時,他卻強調,作為一個數據公司,風控意識永遠是排第一位的,這是最基本的行業規範!“風險意識是在數據公司骨子裏的,在評價商業價值之前必須先考慮包含多大商業風險。”當年吳亦凡的“約炮事件”首次曝光後,艾漫即在其商業價值分析報告中提示了風險,但大部分廣告主認為這只是年輕人道德上的瑕疵,並且可以通過公關“洗白”。事實表明,很多廣告主在此栽了跟頭。
如今:觸犯政治和法律風險的藝人將被一鍵“清零”
儘管近年來不斷有劇組和廣告商因明星出事受“牽連”並遭受無可挽回的損失,但是大部分人始終認為藝人風險是無法預判的,畢竟誰也無法拿着攝像頭監測封閉房間裏發生的事情。那麼,科學的數據統計模塊如何來破解這道難題呢?
曹永壽介紹,艾漫數據公司的“藝人風險盡調”總共定義了四個層級風險:首先是政治風險,包括港獨、台獨、藏獨、新疆民族事件、中日中美外交問題等;第二是法律風險,無論中國籍還是外籍,不能有觸犯現有法律的行為是底線,一旦有人出現上述兩類風險將立刻被清零——即從數據庫藝人名單裏除名,按照對劣跡藝人零容忍的原則,不會再提供任何推薦機會;第三是道德風險,包括是否存在婚外情、私生活混亂等;第四是商業風險,考察藝人有沒有跟合作伙伴耍大牌、片場不配合等行為。除此之外,最新還加入了線下調查,包括走訪藝人以往合作過的影視劇組、廣告主收集相關評價,蒐集個人私生活中未經報道的疑點等。
與此同時,曹永壽強調,“盡調”是把視野之外的事情排查出來,儘管沒有人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無死角,但蛛絲馬跡還是可以幫助委託方降低風險。讓這份“盡調”發揮最大價值,就是在合同條款上明確告訴合作藝人不許犯這些錯誤,而不是等到事情發生後才來懊悔、抱怨“我哪知道私生活的事情”。例如,如果一個男藝人已婚,卻經常混跡於夜場,同行的人私生活口碑不佳,本身就已埋下共同參與失德甚至違法的風險,那此時合作方應在合同條款裏寫明發生相關事件的賠償條款。而如果明明知道該藝人存在風險,製片方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他,那吃虧了也只能説是活該。
未來:“風險盡調”可以反向警醒藝人潔身自好
世界上並沒有一份可以完全消滅風險的報告,也沒有誰能打保票説自己未來不會再“爆雷”。但是,隨着業內越來越重視,“風險盡調”還可以起到反向警醒作用,時刻提醒藝人要潔身自好。曹永壽建議,對待盡調報告一定要從小事着眼,從道德、商業風險看起。“這兩個緯度的風險不一定是致命的,但往往會導致前面的政治和法律兩種致命風險。就像癌症往往先是身體出現異常,提醒我們注意,否則等到癌症晚期就再也無法挽回。”
曹永壽承認,藝人致命風險爆發的時候,他也並不比大眾能早知道一點點,例如張哲瀚的政治問題,現有的數據跟蹤查不出來。“全行業在加強風險意識同時,更加應該明確某些問題是堅決不能碰的。藝人和團隊需要學習基本的歷史、法律常識,懂得身為公眾人物如何愛惜羽毛。年輕不是理由,藝人如果不加強學習提高,短暫的人前風光最後可能是銷聲匿跡、牢獄之災。”
不過,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採訪中也瞭解到,雖然業內的風險意識明顯加強了,但當下受到影響的一些劇組或者正在籌備的製片方,在斬斷風險方面還不夠果斷,特別是對一些流量演員的使用,還在採取暫緩拍攝的觀望態度。至於將提示的風險寫進演員合同條款加以約束,不少製作人表示實際操作難度很大。顯然,治理藝人政治素養不高、法律意識淡薄、道德觀念滑坡,違法失德言行等問題,還將是一場長期的博弈。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