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餐飲業也遭到了巨大打擊。5日晚間,在港上市的“火鍋一哥”海底撈突然宣佈關店300家,該消息也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年內將關停約300家門店,但不會裁員
11月5日,海底撈(HK.06862)發佈公告稱,在檢討其門店的經營表現後,集團決定調整門店擴張規劃決策,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關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對較低及經營業績不如預期的海底撈門店,其中部分門店將暫時休整、擇機重開,休整週期最長不超過兩年。海底撈同時表示,公司不會裁員並會於集團內妥善安頓該等門店的員工。
此外,為改善集團的經營表現,董事會決定開展由執行董事、副首席執行官楊利娟負責領導的“啄木鳥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持續關注經營業績不佳的門店,包括海外門店,並相應採取改善措施;重建並強化集團部份職能部門,並恢復大區管理體系;在科學考核各部門的前提下,持續向員工傳達企業文化及“雙手改變命運”的價值觀,並大力倡導愛和信任為核心的奉獻精神;適時收縮集團的業務擴張計劃,若集團海底撈門店的平均翻枱率低於4次╱天,原則上不會規模化開設新的海底撈門店。
海底撈同一天在其官方微博上發佈的公開信中表示,本次計劃關停的門店經營未達預期主要是由公司2019年制定的快速擴張策略所導致的,具體表現在部分門店選址出現失誤,組織結構變革讓各級管理人員無法理解且疲於奔命,優秀店經理數量不足,過度相信連住利益的KPI指標,以及企業文化建設的不足。
門店數擴張,翻枱率和淨利率卻暴跌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200.94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105.9%。
主要原因是疫情防控措施放寬,報告期內營業天數增加,客流量回升以及門店數量增加。2021年上半年利潤為人民幣965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海底撈在半年報中表示,影響業績的原因主要有:公司於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量較多,相關支出顯著增加;新開業門店達到首次盈虧平衡並實現現金投資回報的時間長於往期;門店營運仍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中國大陸地區疫情防控情況較好,但仍有局部地區出現疫情反覆的情況。而海外疫情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海外門店因此受到較大沖擊。
從門店數量來看,財報顯示,海底撈2018年末全球門店數有466家,2019年新增308家,在餐飲業遭受疫情重創的2020年新增544家,而進入到2021年,光上半年就新增299家,平均每天就新增1.64家海底撈門店。
截止到2021年6月31日,海底撈全球門店總數達1597家,其中1491家位於中國大陸,在減去計劃關停的300家左右之後,海底撈全球門店數仍有近1300家。
從衡量餐飲企業的關鍵指標翻枱率來看,海底撈2019年翻枱率為4.8次/天,2020年跌至3.5次/天,而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據更是下滑到3.0次/天,其中新開餐廳翻枱率僅為2.3次/天。
在擴店潮和翻枱率下滑的背後,海底撈的淨利率出現斷崖式的下滑,從2019年的8.84%,跌至2020年的1.08%,再跌至2021年上半年的0.48%。
2月來市值縮水超75%
對應下滑的業績,海底撈股價一路走低。截至2021年11月5日收盤,海底撈股價報21.05港元,總市值為1149億港元,股價較2021年2月的歷史最高點85.75港元已跌去75%,市值也隨之縮水了四分之三。
10月27日胡潤百富發佈的2021年中國百富榜顯示,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身家縮水51%至950億元,排名下降35位至46名。
創始人曾反思盲目擴張
今年6月,在海底撈股東大會上,創始人張勇曾就盲目擴張進行反思。
他表示自己對趨勢判斷錯了,“2020年6月份我判斷疫情在9月份就結束,但是直到今天為止,我們台灣,新加坡的店還受疫情影響開不了。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當我意識到問題的時候已經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應的時候已經是3月份了。”
他承認,自己在去年6月作出門店擴張的決定是錯誤的。
在現場回應海底撈未來是否會維持業績的持續增長這個問題時,張勇首先表示,他作為海底撈最大的股東,是不抱有希望的。他認為,企業是組織,和人一樣有生命力。今年好,不一定明年好;今年不好,不一定明年不好。
他還説,“大家神話海底撈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們要理性,投資要謹慎。我常常講,要想知道什麼是名不符實,看看海底撈就知道了。所有餐飲企業面臨的困難,我們同樣面臨;所有餐飲企業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依然沒有解決。盲目擴張的事情肯定會發生,一旦我整合好現在的門店,我還會擴張,因為這是我的使命。穩定了我就衝鋒,不穩定了我就穩定,穩定下來就再衝鋒,直到海底撈倒下來為止。”
證券時報雙十一寵粉福利來啦!!
這個“雙十一”購物節,
證券時報要幹大事!
啥情況?
編輯:葉舒筠
yeshuy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