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進“雙碳”目標,如何補上巨量資金缺口?

(經濟觀察)中國推進“雙碳”目標,如何補上巨量資金缺口?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已踏上推進“雙碳”目標之路,資金支持猶如動力燃料般不可或缺。從各方測算來看,中國要實現碳達峯和碳中和的資金需求規模級別都在百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面對如此巨量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很小一部分,剩下的缺口如何彌補?

“擴大來自私營部門的可用資金規模至關重要。中國擁有充足的國內儲蓄,因此也有條件引領綠色轉型並從中受益。”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在參加此間舉行的“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時如是説。

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間,中國積極構建綠色金融政策框架,支持綠色與低碳發展。截至目前,中國綠色貸款餘額接近14萬億元,綠色債券存量規模接近1萬億元,均位居世界前列。同時,中國綠色金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綠色貸款不良率低於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平均水平,綠色債券尚無違約案例。

在芮澤看來,中國需要推出範圍更廣的產品來幫助低碳經濟轉型提供融資,包括綠色抵押貸款、綠色建築基金、綠色汽車貸款、綠色資產證券化、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和債券等。隨着時間的推移,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對綠色資產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同時,政府也可鼓勵社會保障基金或國有保險公司等國有機構持有一定比例的綠色資產,以促進市場發展。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指出,在保險資金運營方面,今後保險資金會更多地投放到與綠色、與減碳相關的行業和產業,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傳統的煤炭、能源行業,也不可能從現在開始就不投資,必須要掌握節奏,既要把更多的保險資金投到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和企業裏面去,但同時對傳統行業也要投入。

“因為新的、綠色的(產業和企業)替代傳統的(產業和企業)是有一個過程,不能夠偏頗,兩者都要考慮。”肖遠企提醒説。

芮澤還提到,金融產品創新的另一個領域是為初創或成長期綠色企業開發長期的風險資本市場,以支持創新型綠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開發與部署,這將是實現低碳轉型帶來的潛在生產力增長的關鍵。

中國“雙碳”事業也能從海外市場引來“活水”。法國巴黎銀行集團(中國)副董事長Bruno Weill表示,綠色轉型和碳中和將是持續發展的一個狀態和方向,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問題,因此能夠在綠色金融共同的分類標準方面達成一致是至關重要的,這有助於全球進行協調。

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認為,目前全球的綠色或可持續金融的分類標準不一致,會強化市場分割、增加搜尋成本、降低投資信心和增加風險。

他進一步稱,各個國家和區域在建立自己的綠色可持續金融界定標準時,應要遵循六項共同原則:支持項目對SDG(可持續發展目標)有正貢獻;堅持無損害的理念;根據技術、政策等變化調整;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儘量採用更多定量的方法;考慮轉型因素。

“我們與國際機構、金融機構共同合作,中國也在積極設計一個綠色金融的分類標準,包括監測標準和記錄標準,現在,已經有了重大的進展。”Bruno Weill稱,中歐今年年底將發佈《綠色金融共同標準》,這將讓中國的企業更容易地發佈綠色債券,特別是在離岸市場,同時也可以讓離岸企業對中國在岸綠色債券的發行進行投資。(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0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推進“雙碳”目標,如何補上巨量資金缺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