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市場"過山車"背景下的"正收益"體驗

在去年茅指數的不景氣和今年開年後創業板暴跌的雙重夾擊下,基金、股票頻頻跌上熱搜,不少投資者猶豫手裏的基金要不要調整,清倉、加倉,還是調倉。

面對全球市場的大幅震盪,投資者的收益體感也有所分化,"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現象被更多關注和討論。

不少基金銷售機構發佈針對基金投資者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近半數受訪基民的年內收益率為負。

眾所周知,基金投資中有很多"坑",如盲目跟風、喜歡買冠軍基金、只看短期業績、偏好新基金、買漲不買跌,新基民最容易中招。價值投資、長期主義、把握賽道、穿越牛熊……常常讓基民們不知所措。

在這種背景下,基金銷售平台作為連接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樞紐,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記者通過對比天天基金、螞蟻財富、陸金所基金等主流基金銷售平台,發現不同平台呈現出不同的推薦策略,而在這種表象下,折射出的是平台更深層次的核心理念及價值觀的差異。

"高收益"與"正收益"的路徑抉擇

打開螞蟻基金、天天基金、陸金所基金三家頭部基金代銷平台的APP發現了非常有意思的風格差異。

基金市場"過山車"背景下的"正收益"體驗

在首頁展示部分,螞蟻財富的基金頻道的輪播會展現"消費+製造"、"同類排名第一"等表述的內容,側重熱門板塊及排名頭部的基金產品,天天基金首頁會以"近一年漲幅超161%"的表述吸引用户,而陸金所基金優先向用户展示較為穩健的基金產品,這體現出平台對投資者的引導策略的差異。與天天基金等平台採用"高收益"策略不同,陸金所基金的核心理念是引導投資者穩健投資。

在去年茅指數的不景氣和今年開年後創業板暴跌的雙重夾擊下,基金、股票頻頻跌上熱搜,許多基金業績一夜回到解放前,不少投資者猶豫手裏的基金要不要調整,清倉、加倉,還是調倉。普通投資者對淨值波動的承受能力較低,相對於那種過山車式的 "高收益"體驗,相對穩健的"正收益"體驗也是客户的差異化需求。

目前,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可供選擇標的很多,既有公募基金也有私募基金,既有權益類產品也有固定收益產品,其中僅公募基金就有8000餘支,私募基金管理人超過20000家。那麼,如何滿足這些投資主力人羣的資產配置及分散投資需求,給他們提供一個有利於其總體平滑收益的環境?

基金市場"過山車"背景下的"正收益"體驗

此時,基金銷售機構的選品能力就會有差異化的表現。天天基金通過"用户自主篩選"+"天天嚴選"的結合,快速篩選出"金牛獎"、"五星評級"等標籤基金,幫助投資者快速決策,而陸金所基金則秉持穩健策略,通過發揮專業的選基及組合構建能力和基於平安集團專業的底層標的風控能力,最大程度保障客户在滿足各組合相應的參與期限後獲得"正收益"體驗,而非簡單的呈現過往業績。

"穩健"是最長情的告白

如何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有利於其總體平滑收益波動性的環境,拉長客户的投資時間,考驗着當今基金銷售平台在選品和運營兩大方面的能力。

以陸金所基金為例,選品方面,雖然陸金所基金是基金代銷平台,但"穩健理財"已根植於其基因。據瞭解,陸金所基金通過嚴格篩選與策略定製同類回撤較小,波動相對穩定的產品與組合,幫客户實現優於理財的合理收益而非超期收益。

在選品邏輯上,陸金所基金基於資產類別和風險特徵,對全市場基金進行全面科學地分類。具體而言,陸金所基金是通過多維量化模型綜合評價產品的收益能力、風控能力、擇時擇券能力等,三層打分篩選後對基金經理調研訪談,最終形成當期的"金選"產品,並進行持續跟蹤和動態調整,持續為用户甄選符合當下行情的優質產品。

因此,陸金所基金專門建立了自己的特色體系。以安信穩健增值這隻基金為例,根據基金合同顯示,它是靈活配置的混合型基金,股票投資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95%,但 0-95%跨度非常大,必須進一步細分才有評價和對比的意義。在此背景下,陸金所基金根據此類基金近4個季度實際運作的股票比例和含權可轉債比例進行加權計算,發現該基金屬於權益中樞20%-30%的優質基金。

基金市場"過山車"背景下的"正收益"體驗

2021年11月,基金組合產品迎來強監管,陸金所基金迅速轉型,攜手證監會首批試點的合規持牌機構華夏投顧,對愛定期180天組合進行了全面升級,率先完成整改,新增了自動調倉功能。該組合延續了之前的自動止盈服務,在第31-180天,若用户打開自動止盈功能,則達到目標止盈條件即可自動止盈,若未打開自動止盈功能,僅作止盈提醒。

一寸光陰一寸金。數據顯示,以"穩穩90天"和"愛定期180天"兩大組合為例,2021年,"穩穩90天"持有90天正收益概率為98.84%,持有90天摺合年化收益率超4.92%,"愛定期180天"持有180天正收益概率為100%,持有180天摺合年化收益率超7.32%;通過價值信息異動功能做出決策的客户實現10%以上收益的勝率比其他客户高114%。

守正創新,追求為客户帶來"正收益體驗"

在網絡化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第三方基金銷售憑藉互聯網廣泛的用户分發能力,突破傳統基金銷售機構侷限於自身客户的瓶頸,吸引廣泛客户羣體,尤其是年輕客羣,構建成為第三方基金銷售相較傳統銷售的競爭優勢。

在這片深待挖掘的"藍海"市場中,只要找準定位,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都可以贏得一席之地。為了追求規模增長,一些三方銷售平台力推某些"明星基金",推崇前三要素為歷史收益、整體資產配置和當下熱門題材,折射出追漲、追熱點的偏好,這也為後期市場風格轉向後投資者情緒爆發埋下了"暗雷"。

但事實上比規模更重要的是幫助客户提升獲得"正收益"和"好收益"的概率,為客户帶來"正收益體驗"。做好三方基金銷售並非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時代賦予的機遇,另一方面需要其守正創新打造差異化優勢。

基金市場"過山車"背景下的"正收益"體驗

在眾多基金銷售機構中,陸金所基金去年的投資者盈利數據脱穎而出。數據顯示,2021年陸金所基金盈利客户有69.62萬人,佔比高達92.7%,公募產品為用户賺取了13.02億元。陸金所基金通過良好的產品設計、甄選能力,成功地幫助投資者在震盪市場中獲得了理想的回報,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正收益"體驗。

陸金所基金投顧平台的差異化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對接投顧機構更早、更多。早在2020年,陸金所基金投顧平台就啓動對接外部投顧機構,對該業務的前瞻性、重視度更高,遠遠領先於同業,目前已接入陸金所基金平台的投顧機構8家,可供客户選擇的投顧品類更豐富,客户對於組合的認知度較高。

二是陸金所基金投顧對接系統為自研開發。平台系統兼容性強,可支持不同機構的投顧系統,滿足差異化需求,同時自研智能KYC/KYP系統,可實現風控貫穿投資全流程。

三是多措施全方位的"顧投服務模式"。已上線的電話服務、企微服務模式,為投顧客户提供時刻陪伴,同時平台深挖客户需求,創建"主理人的一封信、第一次上漲分析、第一次回撤陪伴、每週一回顧、每月一回顧"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服務,涵蓋投顧客户需求的各個方面,貼心陪伴。

今年以來,基金髮行驟然遇冷,近兩個月的新發基金規模僅1440億元,不及去年同期五分之一,爆款基金的巨大回撤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們對基金的投資信心,或許很少有人意識到,市場風險偏好的指針已經悄悄轉向,基金收益的短期急速增長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如果不能給持有人提供長期的業績回報和良好的收益體驗,最終損失的或許是行業的未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0 字。

轉載請註明: 基金市場"過山車"背景下的"正收益"體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