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開年以來,A股呈現分化格局,機構資金集中抱團,繼續加持大市值行業龍頭股。
海外市場上,美股則是突現哀鴻,FAAMNG和特斯拉週一帶領科技股下跌,一度衝上4.2萬美元的比特幣也重挫入熊。
這一次,“殺”了比特幣和特斯拉們的“兇手”,正是王者歸來、連續上漲觸及新高的美元指數。
下一個遭受重創的會是誰?會是A股當中“業績平穩且具備可持續性的消費龍頭”嗎?
或許很有可能。
01 A股消費核心龍頭估值邏輯:與短期業績脱鈎,取決於宏觀利率變化在週日的一份研報中,天風證券看到,機構執着抱團的公司大致有兩類:一是外資最愛的穩定可持續消費龍頭,二是景氣度爆發的科技成長龍頭。
其中,對於真正業績爆發的科技成長方向而言,其超額收益的核心,不在於宏觀環境的變化(利率、通脹、流動性),而主要還是取決於自身的景氣度能否持續爆發。
但是,對於消費類核心公司,其估值水平與短期業績的波動正在脱鈎,全球宏觀上的利率、流動性、通脹等問題才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眾所周知,外資的偏好在於“業績的穩定性和可持續”,他們的選擇是A股中一小部分最具備此能力的核心公司——集中在白酒、調味品、家電、醫藥等消費品行業中。
其中的典例,自然就是市場最熟悉的績優大白馬——貴州茅台。
但與此同時,天風證券注意到,自2017年外資流入開始,A股核心公司的估值邏輯已經有所變遷:核心消費公司的估值與美債收益率的反向相關性極強,而與短期業績關聯度明顯下降。
隨後,國內資金也開始接受外資的定價邏輯,公募的發行和與核心消費資產的上漲,形成螺旋加速。
天風證券認為,鑑於目前MSCI納入A股比例僅有20%,中期來看,由於外資定價權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第一類抱團公司,也就是茅台之流的消費龍頭估值仍然需要站在全球宏觀視角來看待。
這也就是説,這批核心公司的估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尤其是美國利率的變化;應該關注的焦點是全球流動性的問題,也即2021年美國疫苗接種的進展、美聯儲每次議息會議關於購買資產的態度。
02 利率走高 美元走強資本盛宴或將迎來終結為應對疫情危機,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全球央行紛紛“大放水”,去年推出前所未有的寬鬆貨幣政策,令美元承壓。
在彭博宏觀市場評論員Ye Xie看來,美元走軟是通貨膨脹交易的一部分,從股票到大宗商品,這一切都從中受益。美元如果出現升值,這一場資本盛宴就可能終結。
如今,美元指數已經創下近四個月最大漲幅,站穩90關口上方,而美股則是應聲下跌,遭受重創。
在類似的估值邏輯之下,下一個“遭殃”的,很可能就是A股消費核心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因美國利率回升太快,華爾街大行也不再看空美元。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觀策略負責人Matthew Hornbach週一表示,考慮到美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通脹這三方面前景的新變化,美國實際利率已經進入築底的過程,現在這個時點繼續押注美元走弱已經沒有吸引力了。
在1月9日的報告中,包括Hornbach在內的分析師也提到,“在美國新的財政刺激幾率上升、美元交易擁擠之際,我們對美元的立場變為中性。”至於何時會轉為看多,該投行稱還在尋找相應的信號。
摩根士丹利稱,這種觀點轉變背後主要有兩個因素,首先是民主黨贏得佐治亞州參議院決選,意味着美國最早可能於一季度出台新的最高1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其次在於美聯儲可能要開始討論貨幣政策正常化,這最早可能從6月就正式開始。
摩根士丹利稱,在這兩個因素影響下,市場對於美國利率繼續保持低位、從而抑制美元走高的預期將會逐步改變,“隨着關注焦點轉向美國新的財政政策,我們認為美國實際利率以及美元都在築底的過程中。”
03 新一代散户要學會“聽媽媽的話”?對於跟風追捧特斯拉、嗶哩嗶哩(B站)以及比特幣的散户來説,“央媽”的眼色再也無法忽視。
今年以來,儘管“全都是泡沫”的聲音甚囂塵上,然而特斯拉、B站均在年內強勁上漲的基礎上續創新高,比特幣也不斷在歷史高點附近徘徊。
這些資產雖然講的是不同的故事,但他們身上卻有一個抹難以忽視的共同點:年輕一代是他們最大的擁躉。
《福布斯》雜誌專欄作者Leeor Shimron在此前一篇文章中將特斯拉、比特幣和標普500指數在過去六個月的價格相關性進行比較之後發現,特斯拉和比特幣在過去六個月裏表現出了0.615的強相關性,遠超這兩種資產與標普500指數之間的相關性。
作者認為,會得出這樣的結果,其原因可能是,特斯拉與比特幣的投資者基礎相似,不僅有着類似的價值觀,相信技術可以解決許多社會問題,一般也比較樂觀。
此外,持有上述兩種資產的投資者當中,散户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其中,比特幣本來就是靠散户起家,特斯拉也作為很多基金的權重股而被散户持有。
與此同時,還有很多投資特斯拉和比特幣的人都是對它們極具信心的長期持有者。這部分玩家對技術及其潛在的社會影響深信不疑,無論手頭的這兩種資產怎麼跌,都仍將繼續持有,波動性再高也無所畏懼。
不過現在可能是時候看一眼“央媽”臉色了。
而現在,美聯儲官員關於寬鬆政策退出的討論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