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國金合併傳聞成真!券業併購重組是大勢所趨?

國聯、國金合併傳聞成真!券業併購重組是大勢所趨?

近日市場上熱議的國聯證券與國金證券合併傳聞在9月20日下午成真。

據國聯證券披露的《關於收購股份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顯示,國聯證券於9月18日與長沙湧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湧金”)簽訂《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擬受讓長沙湧金持有的國金證券約7.82%的股份。國聯證券稱,與國金證券正在籌劃由國聯證券向國金證券全體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雙方於9月18日簽署關於本次合併的《吸收合併意向協議》。

當天,國金證券發佈公告,控股股東長沙湧金與國聯證券簽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公司股票自9月21日起停牌。

登陸A股僅約兩個月,中小型券商逆襲成功?

公開資料顯示,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2年11月,前身為無錫市證券公司,2008年5月通過改制更名為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3.781億元。2015年7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01456),約兩個月前的7月31日成功登陸上交所上市(股票代碼:601456),成為第12家“A+H”券商。

從業績上看,國聯證券在行業內排名並不突出。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聯證券實現收入達21.24億元,同比增長41.8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5.21億元,同比大增930.57%。

國聯證券2019年業績的大幅提升主要可歸因於經紀業務與自營投資業務收入的大幅提高。當年國聯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同比增加23.73%,自營投資業務同比增長326.8%。對此,國聯證券解釋,經紀業務的提升主要原因是由於其在科創板基金銷售、債券基金銷售、營銷活動、量化投資及兩融業務等五方面增長。而自營投資收入提升原因是堅持價值投資,準確把握2019年初的建倉時機。

不過,今年上半年國聯證券營收與淨利同比雙雙下滑,實現營收8.22億元,同比減少3.42%;實現歸母淨利潤3.21億元,同比減少9.84%。

而國金證券前身成都證券1990年12月成立於成都,註冊資本1000萬元。今年半年報顯示,國金證券總資產達到653.58億元,幾乎是國聯證券369.32億元的2倍。

業績方面,國金證券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8.96億元,同比增長51.36%;歸母淨利潤10.02億元,同比增長61.24%。

而從總市值方面計算,以9月18日收盤價計算,國聯證券總市值為467.1億元,國金證券總市值為462.4億元,兩家券商合併後總市值將達到929.5億元,將超過今年2月正式掛牌A股的中銀證券,成為39家A股上市券商的第13名,僅次於光大證券(1062.79億元),距離躋身第一梯隊已不遠矣。

年內券業多次傳出合併傳聞,併購重組是大勢所趨?

今年以來,已有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首創證券與第一創業證券曾被多次傳出合併消息,不過被涉事雙方先後公告否認。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證券行業的併購重組已是大勢所趨。

西部證券分析師張馳曾在報告中提出,“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駕齊驅,打造航母級券商已迫在眉睫。主要基於三點:一是金融業開放節奏不斷加快,競爭綜合實力決定能否引入更多海外長線資金;二是券商“走出去”是為企業國際化打基礎,是戰略亦是趨勢;三是行業格局分散、同質化供給過剩或將加快供給側改革及整合。

分析師指出,近5年國內上市券商數量擴大近1.5倍,但行業格局相對分散。2018年TOP5營業收入佔比僅為31%,遠不及美國市場同業70%以上的集中度水平。另外,同質化業務模式嚴重,加劇行業產能過剩,內耗式競爭已在所難免。考慮到中小券商因經營與風控能力偏弱,疊加部分股東或不滿足券商股權新規等要求,意味着在“穩健發展+扶優限劣”的基調下,加大行業整合、提升行業集中度及打造航母級券商龍頭將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2018年以來,中信證券通過收購廣州證券強化在華南地區的佈局,中金公司收購中投證券彌補經紀業務的短板,天風證券則收購恆泰證券增厚公司資本,行業整合步伐已然加快。

展望併購方式,張馳認為可能存在以下實現路徑:一方面,地區角度,或以省市為單位,同一地區整合形成龍頭;另一方面,股權角度,或以大股東牽頭,整合收縮同一股權控制下的券商;此外,頭尾角度,或將經營不善與不滿足券商股權新規的部分中小券商股權劃轉至龍頭券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思源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51 字。

轉載請註明: 國聯、國金合併傳聞成真!券業併購重組是大勢所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