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1185億瞬間沒了!“瑞士穩定聲譽的污點”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財經

一場引發全球擔憂的危機,一個多國歡迎卻又讓很多投資人損失慘重的交易;殘酷的現實背後,一個國家的形象已然受到損害……

連日來,瑞士信貸銀行危機持續震動全球金融市場。當地時間19日晚,在瑞士聯邦政府的推動下,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集團正式確認將收購陷入危機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根據交易方案,瑞銀集團將以30億瑞士法郎(32.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信這個昔日的長期競爭對手。

CNN稱,這一價格比瑞信上週五收盤時的市值低了大約60%,瑞信的股東損失慘重,原本每股1.86瑞士法郎瞬間變成了0.76瑞士法郎。而且非同尋常的是,在瑞士政府同意修改法律以消除交易的任何不確定性後,這筆交易不需要股東的批准。

瑞士國家銀行(即瑞士央行)19日發表聲明宣佈,可以向瑞信提供1000億瑞士法郎的流動性援助,以幫助達成這筆交易。

交易宣佈後,美聯儲主席、美國財政部長、英國金融大臣等人紛紛對這一“穩定金融市場”的舉措表示歡迎。

瑞信的第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20日發表聲明表示:“瑞信投資估值的變化對沙特國家銀行的增長計劃和2023年的前瞻性指導沒有影響。”

據法新社報道,沙特國家銀行去年11月投資55億沙特里亞爾(約15億美元)獲得瑞信9.88%的股份。同年12月,沙特國家銀行披露,對瑞信的投資不到其總資產的0.5%。目前,沙特國家銀行的總資產超過2510億美元。

按照19日達成的32.4億美元的收購價格,沙特國家銀行所持9.88%的瑞信股份市值還剩大約3.2億美元,短短几個月時間,損失近12億美元。

與財大氣粗的沙特國家銀行以及其他瑞信股東們相比,還有損失更慘的,他們的投資可以説是“一下歸零”——160億瑞士法郎(約合173億美元、1185億元人民幣)瑞信高風險債券的持有人。

綜合《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作為瑞銀救助合併瑞信的一部分,瑞士當局要求瑞信將160億瑞士法郎的“額外一級資本債”(AT1)全部減記,也就是全部清零。

據報道,“額外一級資本債”也被稱為應急可轉債,暱稱為“可可債”(CoCo Bond),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被引入。它是銀行債務中的最低級別債券,在好的環境下,能產生高收益,在糟糕情況下,則首先受到衝擊。

這一決定引發債券持有人的震怒,他們認為,通常在破產程序中股票的償還優先級低於債券,現在股東們尚能獲得32.4億美元,而“額外一級資本債”卻一無所有。

《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強調,這次交易將使瑞信風險最高的債券價值化為烏有,這令規模達2500億美元的歐洲銀行債務市場的投資者大為震驚,也讓今後“額外一級資本債”的發行變得困難。

20日,港股上市的金融股集體重挫,保誠大跌近9%,匯豐跌近6%,渣打集團跌近6%……一些分析認為,這與瑞信交易對債務市場的打擊有關。

一場瑞信危機讓資本市場的殘酷再次血淋淋地展現出來。不少外媒提到,這場危機也損害了瑞士的聲譽。

英國廣播公司(BBC)20日在題為“瑞士信貸:銀行救助損害了瑞士穩定的聲譽”的報道中寫道,近年來,瑞信的代言人是瑞士“網球之神”費德勒,他在瑞士機場的海報上微笑着,是力量、卓越、持久力和可靠性的象徵。但在光鮮亮麗的營銷背後,瑞信存在着一些大問題……上週,當瑞信股價暴跌時,世界其他地區都十分擔憂,然後一開始卻沒有聽到瑞士的任何消息,這很奇怪。瑞士媒體似乎沒有注意到《金融時報》的頭條新聞,他們更感興趣的似乎是關於中立的瑞士應該向烏克蘭提供多少支持的辯論。當人們注意到這一點時,無法挽救的損失已經造成了。

文章還稱,這種缺乏關注付出巨大代價。瑞銀以區區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信,這不僅是對瑞信的徹底羞辱,也讓股東變得更窮。此外,還會有數千人失業。但代價最大的損害,也許是瑞士作為一個安全投資地的聲譽。

美國彭博社20日則發了一條推特:“瑞士信貸的倒閉是瑞士穩定聲譽的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