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掉千億,孫正義該如何填平“史詩級窟窿”

驅動中國2022年8月11日消息

近日,軟銀集團發佈了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第二季度淨虧損3.16萬億日元(約合1582億人民幣),去年同期為盈利7615.1億日元,刷新了上季度虧損1.7萬億日元的紀錄,繼續刷新歷史虧損新高。

要知道2022年的時候,當“股神”巴菲特虧損3508億元的時候,軟銀可是完成了連續五個季度盈利近3000億元的“業界神話”,而孫正義本人更是被奉為“投資之神”但是,僅不過兩年之久,軟銀就遭遇了1580億的巨幅的虧損。同時,高達上千億的虧損額也將之前兩年盈利的數額耗資殆盡。曾經自比“上帝之子”耶穌為軟銀鉅虧辯護的孫正義,面對如此困境之下也不得不低頭表示:“我為自己過去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教訓太多了,已經數不清了”。

虧掉千億,孫正義該如何填平“史詩級窟窿”

那麼偌大的商業帝國又是如何“崩塌”的呢?

儘管在前兩年,軟銀一直佔據這世界500強前三的名頭,不過等到第三年的時候孫正義就已年度虧損達152億美元,再次反向佔據“前三”位置。直到今年的5月份,軟銀再次刷新紀錄,並公佈了其四十年曆史上最慘烈的年度虧損。根據財報顯示:軟銀集團淨虧損1.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9億元),願景基金虧損2.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97億元),雙雙創下虧損紀錄。

至於為什麼創下如此鉅額虧損,可能與孫正義一貫的投資手法有很大的關係。比如此次軟銀旗下願景基金,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軟銀願景的基金在市場“高估值”的打法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不計成本的瘋狂資本輸出,也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反噬後果。

尤其在這兩期的軟銀願景基金上反映最為明顯:一期基金實現虧損305億日元;被投組合的估值損失總額為12156億日元。投資損失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通貨膨脹、利率上行而導致的經濟衰退下,全球股價下跌和投資組合公司的公允價值下降。其中,最為軟銀看好的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自今年一季度跌幅就高達40%左右,軟銀在這家公司身上的浮虧已達到23.7億美元。

二期基金則實現了33億日元的投資收益,被投組合的估值損失總額為13260億日元。此外,願景基金一期共大手筆的持有80筆投資和23家上市公司,但是由於這些科技股價一路下滑,導致了上市投資公司未實現估值損失高達68億美元。而二期的虧損繼續上演着,雖然不如一期那般的投資規模,但是從269筆投資數量上來看更加誇張和激進。其中,二期未實現的估值損失為98億美元,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挪威倉儲機器人公司AutoStore和WeWork的股價下跌。

除此之外,不僅是因科技股的拋售導致軟銀投資價值血崩,各大高管的離職更是“傷口上撒鹽”。根據媒體的報道,作為願景基金二期的掌門人,Rajeev Misra已在近期離開軟銀,並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基金;同時,願景基金的兩位合夥人 Yanni Pipilis 和 Munish Varma 也已辭職,自去年3月以來,已有7位管理合夥人離開軟銀。

因此,長期的虧損和得力干將的紛紛離去,讓軟銀目前狀況更加岌岌可危。對於孫正義本人,更是在新聞發佈會上,展示了日本歷史英雄人物之一德川家康的插圖,來影射自己面臨的窘境。

那麼面對如此困境,孫正義又該如何填平“史詩級窟窿”呢?

首先,面對這幾千億的大窟窿,孫正義只能回血套現。昨日,銀集團及阿里巴巴集團發佈公告顯示,軟銀董事會已批准提前結算至多2.42億份阿里巴巴ADR的遠期合約,預計交易總收益達4.6萬億日元(約345億美元)。結算完成後,軟銀集團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佔比將從23.7%降至約14.6%。簡而言之,就是軟銀又開始賣阿里的股票來賺塊錢了,而且自從自從阿里巴巴上市以後,每當軟銀集團面臨危機,幾乎都會選擇出售阿里套現下手。

其中就包括了,2016年,為籌措資金收購ARM,軟銀首次減持阿里;2019年,軟銀再次出售阿里730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套現金額超130億美元,持股比例降至25.8%;2020年軟銀鉅虧1.35萬億日元,當年3月底表示將從阿里套現140億美元。所以,阿里巴巴幾乎就變成了孫正義乃至軟銀的“救命稻草”了。

其次,為了降低成本和改善投資策略,孫正義提出“要為在市場高點買進初創公司的決定負責”,更要通過具體措施來為長遠計。同時,在願景基金上進入“防禦模式”而不是此前基金的打法。以及,在成本方面將減少一切“潛在的削減開支機會進行評估”,説的通俗一點就是能省就省,能裁員就裁員。

最後,在投資方向上專為提高投資價值,其中斥資320億美元買來的芯片設計公司ARM,計劃在明年,等待技術衰退結束後,瞅準時機送其上市,實現“讓此次IPO成為芯片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發行”的目標。但是,就目前來看恐怕最為行之有效的就是“套現了”,其他方式有待觀望。

總而言之,孫正義乃至整個軟銀集團未來是否挺過難關,甚至重新復刻投資“阿里巴巴”的奇蹟還無從得知,但是也警醒業內其他投資者在沒有很大把握下,不要輕易為初創公司進行高估值買單,否則會適得其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15 字。

轉載請註明: 虧掉千億,孫正義該如何填平“史詩級窟窿” - 楠木軒